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08K09-09)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颜真雷小英赵锦荣刘永兰郭晏海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胆固醇
  • 2篇突变
  • 2篇基因
  • 2篇焦磷酸
  • 2篇焦磷酸测序
  • 2篇骨髓
  • 2篇固醇
  • 2篇分泌
  • 2篇测序
  • 1篇代谢
  • 1篇胆固醇代谢
  • 1篇凋亡
  • 1篇冬凌草
  • 1篇冬凌草甲素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非依赖
  • 1篇遗传学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颜真
  • 3篇梁平
  • 3篇雷小英
  • 3篇张菊
  • 3篇郭晏海
  • 3篇刘永兰
  • 3篇赵锦荣
  • 2篇王蓉
  • 2篇贺大林
  • 2篇包晗
  • 2篇牛刚
  • 2篇汪钦
  • 2篇黄启超
  • 2篇李慎
  • 2篇隋文君
  • 1篇金天博
  • 1篇孙建斌
  • 1篇张少娟
  • 1篇杨扬
  • 1篇刘阳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乙肝治疗耐药基因突变的焦磷酸测序技术诊断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所致乙肝病毒基因耐药突变的定量检测方法,为临床乙肝耐药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针对乙肝病毒DNA聚合酶基因序列上4个常见基因突变位点的6种突变形式,分别克隆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作为标准品,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设计目标基因通用PCR引物和各突变点的焦磷酸测序引物,建立焦磷酸测序的突变检测方法。对接受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构建了乙肝病毒四种常见耐药性突变的标准株和变异株克隆,建立了分别或同时检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的焦磷酸测序方法,对68例临床耐药或疑似耐药的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双脱氧测序验证,检出拉米夫定耐药突变32例,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5例,其中焦磷酸测序检出20例为混合突变,而双脱氧测序显示为6例。结论:成功建立了焦磷酸测序定量检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耐药基因突变的方法,构建了乙肝病毒耐药基因突变的标准质粒,为临床动态监测乙肝病毒变异病毒株、指导合理用药奠定了基础。
汪钦郭晏海李勇年刘永兰包晗赵锦荣梁平雷小英张菊颜真
关键词:乙肝耐药基因焦磷酸测序阿德福韦酯
PIK3CA基因突变的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
2011年
目的:利用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胃癌组织PIK3CA基因突变。方法:从胃癌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PCR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PIK3CA基因突变;焦磷酸测序验证检测结果。结果:中国西部地区144例胃癌组织样本中PIK3CA_E542K(1624G>A)突变携带率为77.6%,PIK3CA_E545K(1633G>A)突变携带率为84%。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结果与焦磷酸测序结果达到100%吻合。结论:建立了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初步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胃癌组织PIK3CA基因PIK3CA_E542K(1624G>A)和PIK3CA_E545K(1633G>A)位点突变频数。
梁平赵锦荣惠延平孙建斌王伟汪钦包晗刘永兰金天博郭晏海张菊颜真
关键词:胃癌基因基因分型基因突变
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在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转化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进展过程中的神经内分泌转化(NED)体外细胞模型,分析前列腺癌NE细胞转化时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及其调控可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去雄激素诱导建立前列腺癌LNCaP细胞NE模型,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蛋白印迹检测多种NE标记物(SgⅢ、NSE、CgA)表达、体外细胞增殖实验检测NE的发生;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和SgⅢ的表达及分布;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多种参与胆固醇合成、摄取相关蛋白基因(LDL-R、SREBP-1、SREBP-2)的表达。结果:去除雄激素后体外培养,LNCaP细胞胞体缩小,轴突增长,呈NE样改变;SgⅢ、NSE、CgA等多种NE标记物表达上调,并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多;同时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NE转化后的LNCaP细胞内胆固醇分布呈现明显的轴突末端聚集趋势,但表达量并无显著改变,相应的细胞内参与胆固醇合成、摄取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期去雄激素体外培养可成功诱导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LNCaP细胞发生NED,NED后的细胞内胆固醇分布发生显著的轴突末端聚集趋势,以增强细胞内多种神经内分泌颗粒的形成。
王蓉吴开杰牛刚王新阳贺大林
关键词: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胆固醇代谢
胰岛素分泌囊泡双层脂膜中胆固醇的可视化与定量研究
2011年
目的通过菲律宾菌素III染色和脂质测定法,对胰岛素分泌囊泡双层脂膜中胆固醇的分布进行可视化与定量研究。方法利用胆固醇荧光探针菲律宾菌素Ⅲ标记稳定表达phogrin-GFP的MIN6细胞,对比细胞内游离胆固醇与胰岛素分泌囊泡的分布情况。通过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IN6细胞中的胰岛素分泌囊泡,应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和薄层分析法分别测定生物脂膜中磷脂和游离胆固醇含量,从而得到胆固醇所占比例。结果 MIN6细胞内菲律宾菌素III标记的游离胆固醇与胰岛素分泌囊泡在胞浆中的分布一致,主要聚集在核周及细胞膜下。此外,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胰岛素分泌囊泡层中富含胆固醇,该层游离胆固醇摩尔百分比为(48.62±3.28)mol%,高于其余各层的细胞器。结论本研究首次进行了胰岛素分泌囊泡双层脂膜中胆固醇的可视化与定量测定,发现胰岛素分泌囊泡富含胆固醇,为进一步研究胆固醇对胰岛素分泌囊泡形成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学依据。
王蓉牛刚张少娟贺大林
关键词:胰岛素分泌囊泡胆固醇
siRNA沉默SOCS1表达增强IFN-α2a-NGR的抗肿瘤效应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肿瘤血管导向性干扰素IFN-α2a-NGR抗肿瘤效应的分子机制,发现影响干扰素敏感性的关键信号分子,提高耐药肿瘤细胞敏感性。方法:培养IFNAR高表达细胞株A549、IFNAR低表达细胞株MKN-45,通过MTT检测IFN-α2a-NGR的抗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CM)、Western blot检测IFN-α2a-NGR处理前后STAT1、p-STAT1、p53、OAS与SOCS1的表达变化,合成siRNA靶向干涉SOCS1。结果:IFN-α2a-NGR刺激后,A549中,p-STAT1、p53、OAS与SOCS1表达上调;MKN-45中P53、OAS无显著变化,SOCS1显著上调。靶向干涉SOCS1后,MKN-45对IFN-α2a-NGR的敏感性增加[抑制率从(14.69±1.05)%提高到(36.97±2.05)%]。结论:IFN-α2a-NGR与IFN-α2a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效应基本一致,p-STAT1、p53与SOCS1可影响细胞对干扰素的敏感性,通过siRNA沉默技术可提高耐药细胞株敏感性,为IFN-α2a-NGR的进一步研发奠定了基础。
黄启超雷小英刘艳隋文君李慎张英起颜真
关键词:干扰素肿瘤信号转导
焦磷酸测序检测RARβ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为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标志物的检测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人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复合巢式PCR的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克隆构建对照标准品质粒.使用甲基化特异性焦磷酸测序检测RARβ2基因启动子CpG岛的5个甲基化位点,双脱氧测序验证.将阳性和阴性对照标准品质粒PCR扩增产物按不同比例混合后进行焦磷酸测序,检测每个点的甲基化程度,制作校正曲线.结果:构建了甲基化特异性焦磷酸测序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标准品.经焦磷酸测序检测后,阴性对照标准品甲基化程度为0%,阳性对照标准品甲基化程度为100%,与双脱氧测序结果一致.经对混合样品检测,甲基化频率符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性大于0.99,斜率约为1,并且所有位点的标准偏差约为1%.结论:成功构建了甲基化特异性焦磷酸测序检测RARβ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标准品质粒.建立了甲基化特异性焦磷酸测序检测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方法.
李宏伟李慎梁平赵锦荣黄启超郭晏海雷小英刘永兰隋文君张菊颜真
关键词:甲基化焦磷酸测序
冬凌草甲素协同马法兰对人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oridonin)和马法兰(melphalan)单药及联合用药对人骨髓瘤RPMI-8226细胞生长、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二者的协同作用,阐明药物联合应用对骨髓瘤细胞的毒性增强作用。方法:本实验共设4个RPMI-8226细胞处理组,即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药物)、冬凌草甲素(10μmol.L-1)组、马法兰(30μmol.L-1)组和联合(冬凌草甲素10μmol.L-1+马法兰30μmol.L-1)组。MTT法检测各用药组作用不同时间后RPMI-822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DI)评价联合用药性质;Annexin-Ⅴ/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周期分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冬凌草甲素组、马法兰组和联合组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均具有时间-效应依赖性,联合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1)。各时间点CDI值均小于1,即冬凌草甲素可协同提高马法兰的细胞毒作用。冬凌草甲素和马法兰单独处理RPMI-8226细胞36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01%±0.47%和20.03%±1.30%,而联合组细胞凋亡率为43.06%±1.96%,与单药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各药物组RPMI-8226细胞主要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除冬凌草甲素组S期细胞比例外,其余药物组各期细胞比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联合组与单药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联合马法兰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具有协同性。
郝亚宁罗媛媛张梅李莎莎
关键词:骨髓瘤细胞冬凌草甲素马法兰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C6胶质瘤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在体内环境下对C6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的BMSCs表面标记;SD大鼠生存周期绘成Kaplan-Meier图,行Log-rank Test,HE染色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MSCs对胶质瘤的趋向性和治疗情况。结果流式实验显示所培养细胞为BMSCs;HE染色结果示呈瘤率为100%,实验组较对照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BrdU免疫组化染色示BMSCs存在于肿瘤组织及其周边。结论侧脑室移植BMSCs后,BMSCs可向肿瘤组织迁移,并可改善荷瘤大鼠的生存质量,明显延长其晚期生存周期。
郑朝辉刘卫平魏礼洲张玉奇钟俊刘阳龙乾发杨扬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C6胶质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