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75057)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谷渝秋蔡达锋温天舒淳于书泰郑志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核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篇相互作用
  • 4篇激光
  • 3篇快电子
  • 2篇飞秒
  • 2篇飞秒激光
  • 2篇薄膜靶
  • 2篇超热电子
  • 1篇能谱
  • 1篇强激光
  • 1篇热电子
  • 1篇自生磁场
  • 1篇角分布
  • 1篇固体靶
  • 1篇超短
  • 1篇超短超强
  • 1篇超短超强激光
  • 1篇超强激光
  • 1篇磁场

机构

  • 5篇中国工程物理...
  • 3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周维民
  • 5篇焦春晔
  • 5篇郑志坚
  • 5篇淳于书泰
  • 5篇温天舒
  • 5篇蔡达锋
  • 5篇谷渝秋
  • 1篇杨向东
  • 1篇王晓东
  • 1篇曾小明
  • 1篇黄小军
  • 1篇周凯南
  • 1篇郭仪
  • 1篇陈豪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中国科学(G...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飞秒激光-薄膜靶相互作用中快电子和快质子前向发射的研究
2008年
采用飞秒激光与金属薄膜靶相互作用,测量了前向(靶背方向)发射的快电子和快质子。实验显示:快电子主要沿靶背法线附近发射且有较大的发散角,这与PIC模拟的结果一致;快质子发射方向与快电子大体一致,但其发散角远小于快电子。原因在于电子产生和加速在靶前(激光辐照面),在输运中受过密等离子体和靶的散射;而质子来源于靶背的含H污染物,并由靶法线鞘加速机制(TNSA)加速,未受散射地到达探测器。快电子和快质子能谱给出的快电子有效温度和质子最大能量较好地满足定标关系Emax=αTh,其中α≈2。
蔡达锋谷渝秋郑志坚周维民焦春晔温天舒淳于书泰
关键词:飞秒激光薄膜靶快电子
快电子前向发射的实验与模拟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飞秒激光与金属薄膜靶相互作用,测量了激光以不同入射角入射时快电子前向发射的分布,并用2D PIC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快电子主要集中于靶背法线附近区域发射,这与模拟的结果基本一致;20°入射时,快电子数目和最大动能达到极大,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显示此时共振吸收最强,快电子最大动能达2MeV;60°入射时,发现快电子沿靶面方向发射,这是由于靶面准静态电磁场的缘故.
蔡达锋谷渝秋郑志坚周维民焦春晔温天舒淳于书泰
关键词:快电子
激光-薄膜靶相互作用快电子和自生磁场的各向异性分布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飞秒激光与金属薄膜靶相互作用测量了快电子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快电子主要集中于激光反射方向和与激光成60°方向发射,呈现出明显地各向异性;其原因在于反射激光和共振吸收机制加速电子.采用OMA谱仪测量了飞秒激光与金属薄膜靶相互作用产生的二倍频散射光谱,由其伴线结构推算出的自生磁场大小为MG量级.结果显示,自生磁场的大小与快电子空间分布存在密切关联.初步估算由快电子发射形成的电流密度约10^(10-11)Acm^(-2),这与国外计算机模拟的电流密度基本一致,也许正是这个由快电子发射形成的强电流成为激发自生磁场的主要原因.
蔡达锋谷渝秋郑志坚周维民焦春晔温天舒淳于书泰
关键词:激光薄膜靶快电子自生磁场
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角分布被引量:14
2004年
 用3TW超短超强激光器进行了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实验。采用电子角分布仪和LiF热释光探测器探测了超热电子的角分布。测量结果显示:能量较高的电子发射的定向性好于能量较低的电子;能量较低的电子呈溅射状发射;能量较高的电子发射出现两个尖锐的发射峰,其中,激光反射方向的超热电子发射峰则由反射激光、有质动力径向分量、侧向拉曼散射等加速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靠近靶法线方向的超热电子发射峰是由其振吸收机制产生,且理论预言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蔡达锋谷渝秋郑志坚杨向东焦春晔陈豪周维民温天舒淳于书泰黄小军王晓东郭仪周凯南曾小明
关键词:超短超强激光超热电子角分布
飞秒激光-金属薄膜靶相互作用中靶前后超热电子能谱的比较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电子谱仪测量了飞秒激光-金属薄膜靶相互作用中靶前和靶后产生的超热电子能谱.结果显示:靶前超热电子能谱的峰出现在约430keV处,靶后超热电子能谱的峰出现在约175keV处;靶前超热电子的有效温度分别为218keV和425keV,靶后超热电子能谱出现“软化”现象,其有效温度分别为96keV和347keV.靶前和靶后超热电子能谱明显不同是由于超热电子输运穿越过密等离子体和冷材料的靶,并在靶后建立Debye鞘,鞘电场使靶后超热电子能谱峰向低能端移动,鞘电场和自生磁场导致靶后超热电子能谱产生“软化”,估算出的鞘电场小于激光电场.
蔡达锋谷渝秋郑志坚周维民焦春晔温天舒淳于书泰
关键词:飞秒激光超热电子能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