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4ZR14021)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蒋雨平杜望春丁正同王坚邬剑军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色素上皮
  • 5篇色素上皮细胞
  • 5篇上皮
  • 5篇上皮细胞
  • 5篇视网膜
  • 5篇视网膜色素
  • 5篇视网膜色素上...
  • 5篇视网膜色素上...
  • 5篇网膜
  • 5篇网膜色素上皮
  • 5篇细胞
  • 4篇牛视网膜
  • 4篇牛视网膜色素...
  • 4篇微囊
  • 4篇微囊化
  • 3篇帕金森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帕金森病
  • 2篇细胞移植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5篇蒋雨平
  • 4篇杜望春
  • 3篇邬剑军
  • 3篇王坚
  • 3篇丁正同
  • 2篇刘学源
  • 1篇陈玉娟
  • 1篇任惠民
  • 1篇洪震
  • 1篇张厚亮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光照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多巴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猪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多巴胺(DA)分泌水平,观察光照和多次传代对其分泌DA功能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得猪RPE细胞。纯化并鉴定后观察原代RPE细胞的生长曲线。第2代细胞分为正常培养组、光照组和遮光组进行培养。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DA量。ELISA法测定其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的水平。结果: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显示原代RPE细胞纯度高,生长曲线显示第1~4天为其指数生长期。DA分泌在传代后第2天开始检测到,第4天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并趋稳定。多次传代后DA分泌量无显著变化。光照刺激24h后DA分泌增加,HVA、GDNF和BDNF变化不显著。结论:猪RPE细胞体外生长旺盛,易于纯化和传代。能够持续分泌DA且不受多次传代的影响。光照刺激可以使RPE分泌DA增加。
张厚亮任惠民王坚丁正同邬剑军蒋雨平
关键词:多巴胺光照
微囊化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体外BDNF及GDNF分泌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分泌特点,并观察微囊包裹对细胞存活率及BDNF和GDNF分泌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牛RPE,用高压静电成囊装置制备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细胞,台盼兰染色法检测囊内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BDNF及GDNF分泌量。结果原代及传代后RPE上清液中在基础状态下就能够检测到BDNF和GDNF,传代后两者的分泌量较原代无显著差异。微囊化细胞BDNF和GDNF分泌量在1-5 d与未微囊化细胞相比显著降低(P〈0.01),而6-8 d两组无显著差异。囊内活细胞数及BDNF和GDNF分泌量在体外培养的第14天至第21天趋于稳定。结论RPE基础状态下就能够分泌少量BDNF和GDNF,且不受传代及微囊包裹的影响。体外培养21 d后仍检测到囊内细胞的存活及BDNF和GDNF的分泌。牛RPE是一种具有一定前景的帕金森病细胞移植的供体。
杜望春刘学源陈玉娟蒋雨平
关键词: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BDNFGDNF微囊化
微囊化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大鼠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微囊化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大鼠的疗效。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牛RPE细胞,纯化、传代后用高压静电微胶囊成型装置制作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微囊化细胞,将其立体定向移植入6-OHDA大鼠PD模型的右侧纹状体,移植分为NS组、RPE组、空微囊组(APA组)和微囊化RPE组(RPE-APA组)。观察移植后: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变化、移植侧纹状体中多巴胺和高香草酸含量的变化、移植区HE染色及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RPE-APA组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次数在移植后第2周开始减少,减少幅度为39.29%(与APA组相比,P<0.05),至第4周减少更加明显,减少幅度为:56.89%(与第2周相比,P<0.05),改善现象一直持续到第14周。行为学出现改善的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和高香草酸含量的增加同其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次数的减少相符合。行为学有改善的大鼠囊内细胞TH染色呈弱阳性,微囊周边的纹状体可见TH阳性纤维密度较APA组高。结论:微囊化牛RPE细胞对6-OHDA大鼠PD模型有治疗作用,是一种前景良好的新型供体。
杜望春王坚丁正同邬剑军蒋雨平
关键词:视网膜细胞移植
藻酸钠-多聚赖氨酸-藻酸钠微囊化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多巴胺分泌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多巴胺分泌特点,并观察多次传代及微囊包裹对细胞存活率和多巴胺分泌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牛RPE细胞.纯化、鉴定后观察细胞的生长曲线.用高压静电成囊装置制备藻酸钠-多聚赖氨酸-藻酸钠(APA)微囊化细胞.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囊内细胞存活率.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多巴胺含量.结果生长曲线显示第1~4天为其指数生长期.多巴胺分泌在2 h开始检测到,48 h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并趋稳定.多次传代后多巴胺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囊化细胞多巴胺分泌量在第1~4天与非微囊化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但在第5~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囊内细胞总数在观察的21 d内逐渐增加,虽然囊内存活率逐渐降低,但囊内活细胞数及多巴胺分泌量在第14、21天趋于稳定.结论牛RPE细胞体外生长旺盛,易于纯化和传代.它能够持续分泌多巴胺且不受多次传代及微囊包裹的影响.体外培养21 d后仍检测到囊内细胞的存活及多巴胺的分泌.牛RPE细胞是一种具有一定前景的帕金森病细胞移植的供体.
杜望春王坚丁正同邬剑军蒋雨平
关键词:多聚赖氨酸微囊化上皮细胞多巴胺帕金森病
微囊化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治疗伴Lewy小体形成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微囊化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移植对伴Lewy小体形成帕金森病(P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蛋白酶体选择性抑制剂lactacystin制作伴Lewy小体形成的PD模型;将微囊化牛RPE植入大鼠纹状体,移植分生理盐水对照组(NS)、RPE、空微囊(APA)及微囊化RPE(RPE-APA)四组;观察移植后旋转行为变化、纹状体中多巴胺(DA)和高香草酸(HVA)及酪氨酸羟化酶(TH)含量的变化。结果微囊化RPE的旋转行为在移植后第1周开始改善(改善程度为21.3%,与空微囊组相比P<0.05),第4周改善更加明显(改善程度为57.89%,与第1周相比P<0.05),并一直持续到第14周(改善程度为59.47%,与空微囊组相比P<0.05)。行为学改善的大鼠,纹状体内DA和HVA含量的变化同其行为学改善相符合。行为学有改善大鼠囊内细胞TH染色呈弱阳性,微囊周边的纹状体可见TH阳性纤维密度较空微囊组高。结论微囊化牛RPE脑内移植对伴Lewy小体形成PD大鼠有治疗作用。
刘学源杜望春蒋雨平洪震
关键词:帕金森病细胞移植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