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90012)

作品数:19 被引量:511H指数:9
相关作者:吕炜孙克竞王伟同刘国辉刘畅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财政
  • 7篇政府
  • 7篇公共
  • 5篇公共财政
  • 4篇绩效
  • 4篇绩效管理
  • 4篇管理改革
  • 3篇预算支出
  • 3篇预算支出绩效
  • 3篇政府部门
  • 3篇支出绩效
  • 3篇失衡
  • 3篇农村
  • 3篇均等化
  • 3篇公共服务
  • 3篇部门预算
  • 3篇财政体制
  • 2篇政府能力
  • 2篇政体
  • 2篇体制性

机构

  • 16篇东北财经大学
  • 2篇安徽财经大学

作者

  • 10篇吕炜
  • 6篇孙克竞
  • 4篇王伟同
  • 1篇宋根苗
  • 1篇曾芸
  • 1篇刘国辉
  • 1篇童大龙
  • 1篇管永昊
  • 1篇卢太平
  • 1篇刘畅
  • 1篇储德银
  • 1篇孙永军
  • 1篇范辉

传媒

  • 3篇财贸经济
  • 2篇财经科学
  • 2篇财政研究
  • 2篇地方财政研究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贵州财经学院...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审计研究
  • 1篇财政监督
  • 1篇财会通讯(中...
  • 1篇产经评论

年份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和谐社会建设视角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出台对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难题与瓶颈提供了开创性的改革思路,为我国今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孙克竞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财政体制
中国农村公共投资、社会性支出与贫困问题研究被引量:31
2008年
农村贫困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最重要因素,减贫制度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农村贫困状况改善的程度。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性质的演变为线索,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了开发式减贫制度的作用机理,指出其在制度设计中强调公共投资,忽视、弱化社会性支出的安排可能是导致近年来农村减贫边际效益递减的最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扶贫资金投向角度,提出了农村减贫制度创新的基本分析框架,对公共投资和社会性支出的历史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制度分析和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扶贫资金中不断提高教育和各项社会性支出水平,对于下一阶段农村减贫效果显著。这一结论对于重新审视中国减贫战略,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的制度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政策含义。
吕炜刘畅
关键词:公共投资社会性支出农村贫困
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框架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是在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遵循政府预算支出管理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而对我国政府公共部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提出的客观要求。其中理论框架构建、制度设计创新、技术手段要点是这项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以上改革框架的分析设计,将为未来我国政府预算支出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的搭建和改革实践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指导。
孙克竞
关键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均等化问题研究——基于公共需求与政府能力视角的分析被引量:40
2008年
如何顺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内涵,并以均等化标准、政府能力与公共需求作为切入点,研究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般分析框架。文章通过对我国2002~2006年的各省区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服务提供更多的是依据政府能力而非公共需求,并对这一现象的深层体制背景进行了剖析,最终提出通过体制改革建立以公共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是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路径。
吕炜王伟同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需求政府能力面板数据
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基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89
2008年
发展失衡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一般认为其直接原因是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症结在于政府责任的缺失。通过区分"发展阶段型"和"政府责任型"失衡形态,可以发现,公共服务供求双方的因素共同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失衡问题的集中爆发,发展阶段型失衡和政府责任型失衡的混合形态是中国当前发展失衡的本质属性。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制约了政府的效率,并导致了政府行为的偏差,是当前发展失衡的根本症结所在。因此,改变中国发展失衡现状的途径,不应仅仅要求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承担更多责任,更应立足体制转轨背景,加快变革引致政府行为偏差的体制性因素。
吕炜王伟同
关键词:发展失衡公共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偏好政府效率
体制性约束、双重失衡与政策权衡--全球金融危机挑战与中国的财政政策选择被引量:9
2009年
在中国经济发展总量得到实质性提高的今天,重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着眼点不仅在于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带来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次契机化解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约束,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财政政策也因此面临着如何权衡缓解经济危机冲击和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问题。从中国财政政策实践来看,单纯的反周期调节可以拉动经济走出低迷,却无力恢复经济的自主增长动力,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长期内部失衡更需要财政政策着眼于整个改革过程和整个经济结构。本文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面临双重失衡的判断,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内外失衡的概念,并探讨了两种失衡条件下财政政策的运行原理,同时以转轨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体制性约束为限制条件,考察了财政政策困境的现实根源,并给出了财政政策权衡的政策涵义。
吕炜曾芸
关键词:财政政策体制性约束外部失衡内部失衡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框架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一、前言 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是深化公共财政建设,转变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与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改革途径,也是衔接宏观政府预算管理改革与微观部门预算单位财政资金运行方式变革的一项“中观”预算管理制度创新。
孙克竞
关键词:预算管理改革绩效管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公共财政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预算管理模式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均等化问题研究——基于公共需求与政府能力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14
2008年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背景从《十一五规划纲要》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均提出要加速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这表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
吕炜王伟同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能力公共需求公共财政体制
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公共财政对策被引量:4
2009年
文章首先借鉴西方消费理论,尝试建立不同的农村居民收入消费函数计量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永久性收入,而且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和攀附行为。最后,基于公共财政视角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童大龙储德银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公共财政政策
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框架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框架分析是以公共部门"理性人"和制度契约假设为理论研究前提,突出组织实施系统构建、部门预算分析员设置、绩效信息审计约束等制度体系创新,同时配合以必要的技术手段,使政府部门能够在科学的制度保障下,在产出、效率、结果和生产率四种不同层次绩效评定间进行理性选择,并最终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以提高支出绩效水平为根本目标的现代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孙克竞
关键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