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1B02-2)

作品数:16 被引量:226H指数:7
相关作者:吕新王海江侯振安龚江陈砣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棉花
  • 8篇滴灌
  • 5篇土壤
  • 5篇膜下滴灌
  • 4篇施肥
  • 3篇滴灌条件
  • 3篇水分
  • 3篇农田
  • 2篇信息管理
  • 2篇盐分
  • 2篇盐分运移
  • 2篇养分
  • 2篇杂交
  • 2篇杂交棉
  • 2篇施肥推荐
  • 2篇土壤养分
  • 2篇绿洲
  • 2篇绿洲农田
  • 2篇棉花土壤
  • 2篇棉田

机构

  • 9篇石河子大学
  • 9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16篇吕新
  • 5篇侯振安
  • 5篇王海江
  • 4篇龚江
  • 3篇陈砣
  • 2篇陈彦
  • 2篇崔静
  • 2篇谢海霞
  • 2篇张伟
  • 1篇侯森
  • 1篇祁通
  • 1篇殷波
  • 1篇刘建国
  • 1篇王家平
  • 1篇孙肇君
  • 1篇张小伟
  • 1篇闫靖华
  • 1篇陈仲利
  • 1篇曹晓倩
  • 1篇谢鑫

传媒

  • 11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8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FCM的绿洲农田养分管理分区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以天山北麓绿洲农耕区——新疆农八师148团农田为研究对象,以193个耕层土壤(0~30cm)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分析数据为变量进行农田土壤养分精确管理分区研究。【方法】模糊c-均值聚类法被用来进行分区,以棉田产量为外部变量,采用FPI、c-φ多次组合法及基于外部变量的多元回归法来确定适宜的模糊控制参数。【结果】研究区最佳分区数为4,模糊指数为1.6。各管理分区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都较分区前全研究区有所减小,而分区间土壤养分差异显著。研究区的平均混乱度指数为0.19,不同模糊类别交叠程度小,地理空间上土壤的隶属关系相对明确。【结论】通过选取适宜的外部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管理分区划分,分区结果可以作为变量施肥的单独作业单元进行耕作管理。
陈彦吕新
关键词:管理分区模糊聚类土壤养分绿洲农田
棉花生产水肥管理及辅助决策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水分和养分是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两大投入要素。多年来,棉花生产中主要依靠肥水的大量投入来提高产量,不合理的灌水施肥不仅造成水资源和肥料的浪费,还造成农作物品质下降,环境污染加剧等不良影响。为了寻求合理的水肥投入,对施肥制度、灌溉制度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起棉花水肥管理的辅助决策体系,为下一步建立棉花生产水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服务于棉花生产打下了基础。
林光勇吕新
关键词:灌溉制度施肥制度
棉花膜下滴灌土壤水势的动态监测被引量:5
2008年
试验采用TS型压阻式土壤水势传感器测量0-20cm和20-40cm不同深度范围的土壤水势值,通过四通道土壤水势变送器把数据信号传输到上位机,在上位机接收到信号之后,通过系统动态监测软件分析出土壤水势的变化。根据北疆灌溉的实际情况,压阻式土壤水势传感器布置在0-20cm和20-40cm两个土层。此外,同时标定出棉田土壤0-20cm和70-40cm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方程把动态监测到的不同深度土壤水势值转化为土壤相对含水量,来指导实践生产中的灌溉。
赵永明吕新王军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势动态监测
膜下滴灌农田盐分运移情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为详细分析新疆次生盐渍化棉田膜下滴灌盐分的运移规律,从不同生育期、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土壤质地四个角度对膜下滴灌盐分的运移进行了分析比对,初步得出:随着生育期的推后,各土层含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垂直方向盐分的积累在0-60 cm土层逐渐增加,60-100 cm土层盐分积累受膜下滴灌影响较小;水平方向背行中央土层处盐分积累最多,滴头处盐分积累最少;对于不同土壤质地,壤土中的盐分分布较粘土中的呈更规律的变化;分析认为定期大水漫灌洗盐、做好春复水工作是土壤脱盐的必要手段。研究将为新疆棉田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王家平吕新孙学殷波陈仲利张宏斌张伟
关键词:膜下滴灌盐分运移
基于JSP的棉花施肥管理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1
2009年
根据膜下滴灌棉田水肥管理的要求,在建立施肥模型和施肥方案的基础上,综合气候条件、区域土壤肥力状况、棉花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施肥模型等众多因素,以新疆兵团农五师81团为系统试行和试验地点,利用JSP+SQL,构建了基于JSP的棉花施肥管理决策系统,实现了条田信息管理、智能化施肥决策和数据信息管理的集成。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为用户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以较少的投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陈砣吕新
关键词:肥料推理机JSP
滴灌条件下灌溉量和频率对杂交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对杂交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2个灌溉水平400和520 mm(分别用W400和W520表示)和2种灌溉频率5和10 d(分别用F5和F10表示)。【结果】高灌溉频率可以维持0~40 cm土壤含水量稳定在较高水平,有利于作物生长。灌水量和灌溉频率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主要是在花铃期(播种后90 d),此时增加灌溉量或灌溉频率都可以促进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尤其是提高灌溉频率可明显促进棉花生长。【结论】增加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可促进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棉花产量;尤其是提高灌溉频率可以显著增加棉花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水分利用率。不同处理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顺序均为:W520F5>W400F5、W520F10>W400F10。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或时期,通过提高灌溉频率可以有效的增加棉花产量、提高水分利用率。
郭琛祁通侯振安吕新王海江张波龚江
关键词:滴灌杂交棉灌溉频率水分利用效率
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对杂交棉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效应对杂交棉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并通过产量建立施肥模型。【结果】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施肥不足或过量都造成产量下降,其中氮素对棉花生长影响最大。膜下滴灌氮、磷、钾与产量三元二次方程为:Y=4 382.22+5.456N+1.937P+6.823K+0.013 84NP-0.009 24N2-0.307 5P2-0.027 72K2。由模型方程得到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383.26、117.76和123.07 kg/hm2,其产量为5 961.8 kg/hm2。【结论】氮、磷、钾合理的组合可以获得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龚江王桂花谢海霞吕新
关键词:杂交棉膜下滴灌
咸水滴灌条件下棉花生长和氮素吸收对水氮的响应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咸水滴灌条件下棉花生长和氮素吸收对水氮的响应。【方法】试验设置了3种灌溉水盐度0.35(S1)、4.61(S2)和8.04(S3)dS/m,2个灌水量405(L1)和540(L2)mm以及2个施氮量240(N1)和360(N2)kg/hm2。【结果】棉花的株高在生长前期主要受灌溉水盐度、灌水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和盐度、灌水量和施氮量三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生长后期主要受灌水量的影响显著。高灌水量L2(540 mm)各处理株高为S2>S1>S3,施氮量对株高的生长差异影响不显著。棉花茎和叶的干物质积累量受灌溉水盐度、灌水量和施氮量其中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而棉铃和总的干物质积累量受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棉花的氮素吸收量受灌溉水盐度、灌水量和施氮量三因素及其两者或三者的影响显著;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增加,棉花的氮素吸收量呈下降的趋势;而氮素吸收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显著增加,表明增加灌水量可促进氮素吸收。
侯森侯振安冶军王海江谢鑫吕新
关键词:咸水滴灌棉花氮素
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品种棉花干物质积累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方法】选用当地主栽棉花品种标杂A1和新陆早33号,设置不同灌水量和氮肥用量。【目的】积累变化及品种间差异。分析膜下滴灌棉花干物质。【结果】两棉花品种在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总量呈现慢-快-慢的增长趋势,随着灌水量和氮肥用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总量在增加,最大增长速率增大,快速增长期推后,但过量的灌溉会使干物质积累总量有所减少。【结论】标杂A1在各处理中干物质积累均大于新陆早33号,在低水处理中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中高水处理品种间差异显著。
王海江崔静侯振安龚江吕新
关键词:棉花干物质积累
基于WEB的棉花信息管理及施肥推荐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依据区域土壤肥力差异、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等众多因素,以新疆兵团农五师81团为系统试行和合作地点,建立棉田土壤养分信息管理、施肥推荐模型,利用SQL+JSP+Win2000构建综合性、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基于WEB的棉花信息管理及施肥推荐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条田信息管理、智能化施肥决策和数据信息管理的有机耦合与集成。系统于2005—2006年在农五师81团等用户中应用推广,其中2006年应用面积2.87万hm2,平均皮棉单产1806kg,比前3年平均1683kg增产123kg,增产率7.3%,每公顷节约化肥投入成本114元,合计节本增效1584万元。
陈砣吕新
关键词:知识模型施肥推荐决策支持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