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JL017)

作品数:21 被引量:243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尚蒲罗必良钟文晶刘德学钟晓君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地方政府
  • 5篇财政
  • 4篇土地出让
  • 4篇出让
  • 3篇地方政府债务
  • 3篇债务
  • 3篇政府债务
  • 3篇农地
  • 3篇资源禀赋
  • 3篇禀赋
  • 3篇财政赤字
  • 3篇赤字
  • 2篇地方政府竞争
  • 2篇信贷
  • 2篇信贷资源
  • 2篇预算软约束
  • 2篇政府竞争
  • 2篇融资
  • 2篇软约束
  • 2篇实证

机构

  • 18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广东技术师范...

作者

  • 16篇李尚蒲
  • 11篇罗必良
  • 2篇杨十二
  • 2篇钟晓君
  • 2篇钟文晶
  • 2篇刘德学
  • 1篇何勤英
  • 1篇何应龙
  • 1篇林文声
  • 1篇李敏骞
  • 1篇卢聪杰
  • 1篇张日新
  • 1篇郑茱馨
  • 1篇何一鸣
  • 1篇罗军
  • 1篇胡凝

传媒

  • 3篇学术研究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当代经济
  • 1篇经济评论
  • 1篇当代财经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南方农村
  • 1篇南方经济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亚太经济
  • 1篇制度经济学研...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地市场化是否推动城投债发行?被引量:12
2017年
本文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发现土地市场化能够体现土地的价格,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收入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利用200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前土地市场化水平显著促进城投债发行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后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城投债发行规模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转为抑制作用。考虑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政策背景下土地市场化对城投债发行规模的影响时,使用面板倍差法和解决土地市场化内生性问题的GMM估计也得出类似结论。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有助于地方债发行的顶层制度设计和土地市场化改革,为地方政府财政解困贡献力量。
李尚蒲罗必良何勤英
关键词:城投债土地出让土地市场化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基于广东省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出广东省1985-2010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并分别以三者作为被解释变量实证考察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技术效应,但这种技术效应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实现的,技术效率效应并不显著,技术效率改进的驱动力似乎更多地来自于国内因素。另外,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效应的发挥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效应"和"适应期效应",只有越过技术门槛和适应期,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才能完全显现。
钟晓君刘德学
关键词: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
农地调整的内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6
2015年
国家强化农地产权稳定的政策导向与普遍存在农地调整的现实,构成了中国农地制度运行中的重要反差。本丈基于农地调整的机理分析与模型估计,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农地制度所内含的"均分"基因和植入的"变更"基因,增加了农地调整的概率。第二,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农地调整更为频繁;农户家庭中女性成员比例上升、家庭成员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和物质资产水平提升会加剧农地调整。第三,政治关联会增加农地调整发生概率,农户排他能力会促进农地调整,农户处置能力则会抑制农地调整。通过模拟政象性"赋权"对农户行为能力的影响,本文发现,强化农户行为能力能够起到抑制农地调整的效果。
李尚蒲罗必良
关键词:制度环境资源禀赋
中国城乡土地市场化:估算与比较被引量:13
2016年
文章通过估算中国城乡土地市场化水平,分析其演变趋势和时空特征。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全国土地市场化上升趋势明显,表现为1995-2009年农地流转规模逐年攀升,1995-2012年城市土地市场化波动上升;(2)各地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加强,但土地违法程度和耕地征收比率下降;(3)土地市场发育存在区域差异性。一是西部地区土地市场发育程度最低,二是三大区域组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大于组间差异。文章强调,必须统筹城乡土地市场化改革,关注农地市场化发育滞后和土地财政依赖问题,并加大土地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改革力度。
李尚蒲罗必良
关键词:泰尔指数
浅析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培训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也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进程。农民培训是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需要与时俱进,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农民需求,才能发挥作用。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提出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培训,需要完善新型农民培训法律法规和制度,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
罗军卢聪杰李敏骞
关键词: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公共产品理论
农地市场与相关要素市场互动:基于1986-2009年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梳理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和相关要素市场化的指标体系,测算了农地市场及其相关要素市场发育水平和互动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发育相互促进,互为因果。(2)从长期而言,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发育、城市土地市场发育均推动了农地市场的发育,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发育对农地市场发育起到阻碍作用。(3)从短期而言,城乡土地市场影响不显著,即城乡分割的土地要素市场安排可能会阻碍农地预期价格形成。
李尚蒲胡凝
关键词:城市土地
我国耕地保护补偿评估与“纵横模式”构建被引量:1
2014年
现行耕地保护政策是一种"委托-代理"式的体制,其核心是指标管理加上监督惩罚,忽视了调动地方政府保护保耕地的积极性,导致中央和地方在耕地保护上的激励不相容。从土地财政、廉价土地出让和违法超额占地等3个方面评估了我国耕地保护的数量;从粮食盈余、财政支农、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估算了耕地保护的质量。通过对各省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的测算,划分出耕地保护赤字区、平衡区和盈余区。根据分析的结论,补充并完善了耕地保护补偿的"纵横模式",促进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公平分担耕地保护的成本,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可行性。
杨十二李尚蒲
关键词:耕地保护补偿
地方财政压力:来自土地引资与融资策略的验证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探讨地方政府如何利用土地要素的引资和融资功能缓解财政压力,并使用199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土地引资功能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而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程度增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以及中央对土地资源监管技术的提高则降低了地方财政自给率;(2)土地融资功能缩小了地方财政赤字规模,土地出让收入和抵押收入对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长期作用效果最明显;(3)土地市场化表征了融资与引资的比率,土地市场化提升并没有有效的缩小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说明地方政府倾向发挥土地引资功能。
李尚蒲罗必良
关键词:土地出让土地财政财政赤字
资源基础、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债务被引量:28
2015年
预算软约束是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主要原因,而土地要素和信贷资源构成预算软约束的资源基础。基于审计结果公告,对地方政府债务特征进行研究,可得出三点结论:(1)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可控,但财政资金的流动性堪忧。(2)地方政府债务表现出强烈的异质性特征。高收入地区债务的绝对量大,负债集中在市、县两级政府;中低收入地区债务的相对规模高,负债集中在省、市两级政府。(3)各地负债的资源基础存在差异。高收入地区银行贷款的绝对量大,中低收入地区对土地出让、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性较强。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要素市场发育、改革举债机制和理顺财税关系。
李尚蒲郑仲晖罗必良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预算软约束信贷资源
地方政府竞争:财政赤字扩张及其攀比效应——来自县域的证据
地方政府竞争呈现阶段性特征,从廉价土地出让转化为依靠财政赤字膨胀和债务扩张。本文使用广东省及其相邻省区的沿边县域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间财政赤字存在"攀比效应"。县域财政赤字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相邻县...
罗必良李尚蒲林文声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财政赤字攀比效应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