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3-014)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王虹李亮马丽萍李琦姜晓颖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项目江苏省实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结核
  • 5篇肺结核
  • 4篇耐多药
  • 3篇复治肺结核
  • 2篇细胞
  • 2篇利福
  • 2篇利福霉素
  • 2篇利福霉素类
  • 2篇耐多药肺结核
  • 2篇耐多药结核
  • 2篇化疗
  • 2篇初治
  • 1篇多药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系统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不良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药物疗法
  • 1篇药物性

机构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秦皇岛市第三...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黑龙江省结核...
  • 2篇荆门市疾病预...
  • 2篇北京结核病控...
  • 2篇天津市结核病...
  • 2篇徐州市传染病...
  • 2篇泰州市疾病预...
  • 2篇沈阳市胸科医...
  • 2篇北京京煤集团...
  • 2篇北京老年医院
  • 2篇唐山市第四医...
  • 2篇广东省结核病...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虹
  • 3篇姜晓颖
  • 3篇李琦
  • 3篇马丽萍
  • 3篇解卫平
  • 3篇李亮
  • 2篇陈东进
  • 2篇陈效友
  • 2篇黄学锐
  • 2篇谈绮
  • 2篇杜建
  • 2篇陈玲
  • 2篇戴冠群
  • 2篇梁煊
  • 2篇闫兴录
  • 2篇王晓萌
  • 2篇谢莉
  • 2篇戈启萍
  • 2篇张朋
  • 2篇马艳

传媒

  • 2篇结核病与胸部...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群体病例管理数据库的开发研究--含样品管理的新型医学病例信息管理系统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当前病例临床信息与样品管理存在交叉需求的空缺,开发一种将临床信息与样品管理相结合的医学病例信息管理系统。以MS SQL Server 2000建立数据库,以Visual C++6.0开发基于Client/Server模式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以实现对病例资料及相关样品信息的录入、浏览、查询选择、分级统计、样品管理及自动生成病例信息综合文档等功能,从而达到按科研所需对群体病例资料及其样品的管理。该系统有助于提高临床科研工作的效率、质量及管理水平,为医学病例及样品信息的综合动态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潘世扬穆原王虹王彤黄珮珺马建锋蒋理张杰顾兵衣鲁江
关键词:生物样品信息管理系统
复治肺结核患者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剂量的调查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调查复治肺结核患者在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利福平和利福喷丁)的剂量情况。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选取我国部分省市31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和结核病专科医院中诊断的复治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对象,共742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患者既往在第一次治疗结核病(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治疗的剂量、体质量及性别等信息,根据既往使用利福类药物方法与患者年龄、体质量分组,分析利福类药物是否按照我国肺结核治疗指南所规定的剂量用药。结果共纳入患者742例,女196例(26.4%),男546例(73.6%)。采用利福平每日疗法组522例,用药剂量正确154例(29.5%),用药剂量不足363例(69.5%),用药剂量过大5例(1.0%)。采用利福喷丁间歇疗法组29例,用药剂量正确13例,用药剂量不足15例,用药剂量过大1例。采用利福平隔日疗法组191例,用药剂量正确175例(91.6%),用药剂量不足15例(7.9%),用药剂量过大1例(O.5%)。利福平隔日疗法组中,用药剂量正确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参与调查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及专科医院大部分的复治肺结核在初治期间使用利福类药物剂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杜建钟球傅衍勇陈玲李波林明贵黎友伦梁煊尚好珍马丽萍闫兴录王晓萌纪滨英高飞陈森林吴湘崔爱东张朋孙瑞敏曹文利张海睛谢莉陈东进戈启萍黄学锐陈效友韩喜琴马艳姜晓颖李亮李琦高微微
关键词:结核利福霉素类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rhIL-2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随机对照实验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Meta结果显示,rhIL-2辅助治疗能显著提高复治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P<0.01)、空洞闭合率(P<0.01),治疗组病灶吸收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未报道临床应用rhIL-2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rhIL-2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复治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痰菌阴转、空洞闭合。
沈红闵锐谈绮解卫平王虹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肺结核META分析免疫治疗
复治肺结核患者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剂量的调查
2016年
目的调查复治肺结核患者在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利福平和利福喷丁)的剂量情况。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选取我国部分省市31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和结核病专科医院诊断的复治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对象,共742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患者既往在第一次治疗结核病(初治)时使用利福类药物治疗的剂量、体质量及性别等信息,根据既往使用利福类药物方法与患者年龄、体质量分组,分析利福类药物是否按照我国肺结核治疗指南所规定的剂量用药。结果共纳入患者742例,女196例(26.4%),男546例(73.6%)。采用利福平每日疗法组522例,用药剂量正确154例(29.5%),用药剂量不足363例(69.5%),用药剂量过大5例(1.0%)。采用利福喷丁间歇疗法组29例,用药剂量正确13例,用药剂量不足15例,用药剂量过大1例。采用利福平隔日疗法组191例,用药剂量正确175例(91.6%),用药剂量不足15例(7.9%),用药剂量过大1例(0.5%)。利福平隔日疗法组中,用药剂量正确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参与调查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及专科医院大部分的复治肺结核在初治期间使用利福类药物剂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杜建钟球傅衍勇陈玲李波林明贵黎友伦梁煊尚好珍马丽萍闫兴录王晓萌纪滨英高飞陈森林吴湘崔爱东张朋孙瑞敏曹文利张海晴谢莉陈东进戈启萍黄学锐陈效友韩喜琴马艳姜晓颖李亮李琦高微微
关键词:利福霉素类
18个月化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由6种药物组成、疗程为18个月的化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为缩短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化疗疗程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等20家结核病专科医院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的681例患者,按照所采用的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8个月方案组,515例)和对照组(24个月方案组,166例)。收集治疗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结果,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转归(治疗成功、失败、死亡、丢失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有差异的临床指标与治疗成功率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64.66%,333/515)高于对照组(54.22%,90/166)(χ^2=5.818,P=0.002),病死率(2.33%,12/515)低于对照组(5.42%,9/166)(χ^2=4.015,P=0.045)。而两组的失败率(17.06%,92/515;23.49%,39/166)、丢失率(11.46%,59/515;11.45%,19/166)、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24.85%,128/515;25.90%,43/1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61,P=0.109;χ^2=0.000,P=0.997;χ^2=0.095,P=0.7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β=0.549,Sx=0.204,Wold χ^2=7.262,P=0.007,OR(95%CI)=1.731(1.161~2.579)]和使用乙胺丁醇[β=0.485,Sx=0.190,Wold χ^2=6.516,P=0.011,OR(95%CI)=1.625(1.114~2.359)]是影响治疗成功率的风险因素。结论采用6种药物组成、疗程为18个月的化疗方案能够达到24个月化还歹案的疗效,并获得较好的治疗成功率,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可行性。
李琦姜晓颖高孟秋刘宇红杨坤云阚晓红梁建琴田明刘锦程崔文玉刘文余德美谭守勇唐神结刘玉琴梁煊邱丽华邵世峰高飞接力蔡宝云卜建玲马丽萍刘智徐麟杜娟操敏高静韬舒薇李亮
关键词:疗效比较研究
耐多药结核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Th)17细胞的水平,探讨人体抵抗MDR-TB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取MDR-TB患者25例(MDR-TB组),初治肺结核患者23例(TB组),健康正常人25例(HC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人群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应用流式微球分析法检测各组人群外周血Th17相关的白细胞介素(IL)17和IL-6的表达。结果 MDR-TB组和TB组患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分别为(2.18±0.65)%和(1.32±0.34)%,明显高于HC组的(0.41±0.10)%(P<0.05);MDR-TB组的Th17细胞比例亦高于TB组(P<0.05)。MDR-TB组和TB组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分别为(6.45±1.88)pg/ml和(3.53±0.38)pg/ml,明显高于HC组的(2.39±0.46)pg/ml(P<0.05);MDR-TB和TB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TB组患者外周血IL-6水平为(571.70±188.24)pg/ml,明显高于TB组的(18.50±5.87)pg/ml和HC组的(5.76±1.86)pg/ml(P<0.05)。三组外周血IL-17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824,P<0.01)。结论 MDR-T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I、L-6水平升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MDR-TB的发病。
戴冠群解卫平闵锐谈绮徐传财潘洪秋缪昌东王虹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辅助性T细胞
耐多药肺结核51例化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处理情况,为今后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耐多药肺结核5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耐多药化疗方案中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特点,将患者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列为观察指标。结果:(1)服用PZA45例中,血尿酸异常升高38例,最高者1492mmol/L,其中出现明显的四肢关节疼痛14例。(2)PAS胃肠道反应最重,化疗第1天就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31例。(3)注射Cm28例,低血钾21例,前4周出现14例。轻度缺钾4例,中重度缺钾15例,因同时口服PAS腹泻2例,血钾分别为1.91mmol/L、1.57mmol/L。(4)注射期尿蛋白阳性18例,尿蛋白+者9例,++者8例,+++者1例,血尿素氮或肌酐轻度异常6例。(5)TSH异常升高10例,同时服用Pto和PAS7例,单独服用Pto 2例,单独服用PAS 1例。检测值5.02-20.0mIU 8例,最高检测值为30.0mIU、68.1mIU 2例。(6)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期间31例(60.79%)因不良反应调整化疗方案。结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及时处置,可保证耐多药治疗方案有效执行。
缪昌东姜继军周晓江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药物
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结核分枝杆菌作为最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体之一,其引起的结核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发生,是引起结核病治疗失败以及结核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出现和流行是造成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对于结核病的控制形成了障碍。随着全球范围内对于MDR-TB的日益重视,各种预防和治疗MDR-TB的新观点和新方法不断被提出。现就近年来MDR-TB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戴冠群解卫平王虹
关键词:结核耐多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