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71005)

作品数:23 被引量:1,302H指数:17
相关作者:张凤荣徐艳齐伟孔祥斌王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北京市土肥工作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土壤
  • 6篇土地利用
  • 6篇农区
  • 5篇集约化
  • 5篇集约化农区
  • 4篇养分
  • 4篇土壤养分
  • 4篇耕地
  • 2篇盐渍
  • 2篇盐渍土
  • 2篇盐渍土区
  • 2篇指标体系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土壤质地
  • 2篇农业
  • 2篇评价指标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染
  • 2篇可持续利用

机构

  • 22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土...
  • 2篇北京市土肥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1篇张凤荣
  • 11篇徐艳
  • 11篇齐伟
  • 8篇孔祥斌
  • 3篇王茹
  • 2篇薛永森
  • 2篇黄勤
  • 2篇贾小红
  • 2篇胡克林
  • 2篇王军艳
  • 1篇余艳
  • 1篇张荣群
  • 1篇吕贻忠
  • 1篇欧阳进良
  • 1篇陈百明
  • 1篇颜国强
  • 1篇宇振荣
  • 1篇牛振国
  • 1篇东野光亮
  • 1篇姜广辉

传媒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农村生态环境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地理学与国土...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Pedosp...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城乡交错带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格局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被引量:35
2003年
通过 GPS定位采取土样 ,标准方法的土样化验、借助 GIS技术 ,应用 Kriging插值方法 ,分析研究了城乡交错带土壤肥力水平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近 2 0 a土地集约化利用和采用秸秆还田等土壤培肥技术 ,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都增加了 ,而速效钾含量因为作物产量增加而施用钾肥不足 ,含量却下降了。各肥力因素情况如下 :1 982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6~ 1 0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61 .2 3% ;1 0~ 1 2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5 .1 7% ;1 2~ 1 5 g/kg,占总面积的3.6% ;2 0 0 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6~ 1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1 4.35 % ;1 0~ 1 2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3% ;1 2~ 1 5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2 .43% ;1 5~ 2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1 2 .91 % ;2 0 g/kg以上 ,占总面积的 7.31 %。 1 982年土壤全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小于 0 .5 g/kg的 ,占总面积的 2 8.72 % ;0 .5~ 0 .8g/kg的 ,占总面积的 60 .81 % ;2 0 0 0年土壤全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在 0 .8~ 1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48.5 7% ;含量在 1 .0~ 1 .2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2 8.87% ;含量在 0 .5~ 0 .8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2 0 .
孔祥斌张凤荣王茹徐艳
关键词:土壤养分城乡交错带GIS
开展农地利用方式变化规律研究 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被引量:38
2002年
调查研究农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变化的驱动力 ,农地利用方式变化带来的水土资源质量变化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分析农地利用方式变化引发的水土资源质量变化及其社会经济效应对农地利用的反作用 ,可以从深层次上揭示农地利用变化规律 ,探索出科学可行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模式 。
张凤荣孔祥斌徐艳
集约化农区经济发展对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而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当中最活跃的部分,与人类利用行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文章选取黄淮海平原的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曲周县和黄土高原的山西省兴县的446个耕作层土壤20世纪80年代和2000年的有机碳含量数据和当地的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资料,结果表明:20年来,不同区域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空间变异,但是其空间分布格局并未发生变化;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并未造成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降低,相反,各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普遍增加。结合相应的农户调查和统计资料,发现区域经济发展强烈地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储量发生变化。无论自然条件优劣,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何种阶段,经济的发展都能够促使农户增加对土地的投入,经济发达地区有充足的资金和市场保障,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会增加对土地的投入;经济落后地区追求作物高产,促使土地投入也不断增加;使得作物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获得提高,促使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
徐艳张凤荣郑必昭孔祥斌
关键词: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
集约化农区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被引量:32
2004年
根据曲周县历年耕地数量变化统计数据和1986年土地利用现状以及1986~200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曲周县耕地面积经历了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上升→相对稳定的变化过程。1949~1957年为耕地增加期,全县年平均递增率达到0.43%;1958~1961年为耕地急剧减少期,年均递减1.55%;1962~1974年为耕地缓慢减少期,年均递减0.47%;1975~1985年为耕地数量快速增加期,年均递增0.63%;1986~1999年为耕地数量相对稳定的阶段,耕地年均递减0.026%。人口变化、自然因素变化、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演变共同组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系统。人口增加对粮食和住宅用地的需要为耕地数量的增加提供了最根本的需求;气候因素的变化为大量盐渍土的改良提供了基础,而只有技术进步才能使大量盐渍土变为耕地;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组成,使耕地比重占据了土地利用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而国家政策的阶段性变化,促使耕地数量发生了相应变化。
孔祥斌张凤荣徐艳齐伟
关键词:集约化农区耕地数量变化
Spatial Patterns of Soil Heavy Metals in Urban-Rural Transition Zone of Beijing被引量:44
2006年
To identify the main sources responsible for soil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70 topsoils were sampled from the Daxing County in the urban-rural transition zone of Beij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Cu, Zn, Pb, Cr, Cd, Ni, As, Se, Hg, and Co; the soil texture; and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were determined for each soil sampl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geostatistic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and Kriging analysis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unobserved points and to map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soil heavy met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l the soil heavy metals exceeded their background levels with the exception of As and Se. However, only the Cd concentration in some areas exceeded 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national soil quality standard. The semi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distances for soil Cu, Zn, Cr, Cd, As, Ni, and Co ranged from 4.0 to 7.0 km, but soil Se, Pb, and Hg had a larger correlation distance. Soil Co, Se, Cd, Cu and Zn showed a strong spatial correlation, whereas the other soil heavy metals showed medium spatial correlation. Soil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were related to soil textur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s, which was because of air deposition and use of water from the Liangshui, Xinfeng, and Fenghe rivers that are contaminated by wastewater and sewage for the purpose of irrigation of fields. Hence,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lan for these rivers should be formulated.
HU Ke-LinZHANG Feng-RongLI HongHUANG FengLI Bao-Guo
关键词:土壤污染污染化学重金属
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被引量:21
2004年
根据曲周县统计资料和水利观测资料,分析了近30年来土地投入变化及其对粮食作物单产变化的贡献率,并对区域水资源平衡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集约化农区的曲周,30年来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表现为土地的复种指数、化肥投入和灌溉率不断提高;播种作物面积单产的生产函数模拟表明,灌溉保障率的提高对作物播种面积单产的贡献率最大,达到了0.546;作物播种面积单产提高对水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导致了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区域水资源失衡。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将对区域的资源持续利用产生不利影响。要促进集约化农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降低复种指数,减少耗水作物,特别是小麦的播种面积。
孔祥斌张凤荣齐伟姜广辉颜国强
关键词: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生产函数水资源
应用指数和法对潮土农田土壤肥力变化的评价研究被引量:81
2001年
应用指数和法探讨了北京市大兴县 1982年~ 2 0 0 0年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 ,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近 2 0a来 ,土壤肥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在 90年代 ,由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秸秆还田 ,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上升 。
王军艳张凤荣王茹贾小红张彩月
关键词:北京平原土壤肥力变化潮土农田
黄淮海平原农区县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建议被引量:15
2003年
研究目的:系统分析黄淮海平原农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存在问题、形成机制及其优化调整思路。研究方法: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景观生态学格局定量分析方法,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系统研究了曲周县的土地利用景观的空间格局指标。研究结果:曲周县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在我国广大农区具有代表意义,是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及高人口密度综合作用的结果;景观人文干扰强,耕地在整个景观中占首要位置,水浇地、旱地和居民点的优势度明显高于其他景观类型。研究结论: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可以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最后提出了以加强沟渠、防护林等廊道建设和促进农村城市化的平原农区优化景观格局的建议。
齐伟张凤荣
关键词:土地利用黄淮海平原景观生态学农村城市化平原农区
盐渍土区耕地质量指标及其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40
2001年
选择华北平原盐渍土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分析建立了该区耕地质量指标 ,它们是土壤水溶盐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重金属容量空间、地下水资源的量与质 ;应用这些评价指标对典型样区的土地利用管理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结果是 :近 2 0年来 ,耕地质量和生产力明显提高 ;排水与灌溉系统的建设使农田的抗旱防涝能力大大增强 ,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土壤重金属虽有增加 ,但还未超过限制性标准 ;地下水位不断降低 ,水资源逐渐耗竭。虽然在短期内还不是制约因素 ,但从长远看 ,地下水资源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总体上看 。
张凤荣齐伟薛永森黄勤
关键词:盐渍土区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2
2002年
本文讨论了构建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管理系统进行持续性评价的方法。虽然可以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来选取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但限于土地利用管理系统的复杂性,目前最有效的选取方法是根据科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均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的有效方法。
张凤荣齐伟徐艳薛永森
关键词:评价指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