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786)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5
相关作者:洪亚群王华李佳吴松黄伟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肌
  • 7篇心肌肥厚
  • 7篇肌肥厚
  • 7篇肥厚
  • 6篇电针
  • 6篇内关
  • 5篇电针内关
  • 3篇针灸
  • 3篇内关穴
  • 2篇电针内关穴
  • 2篇穴位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细胞
  • 2篇灵枢
  • 2篇模型大鼠
  • 2篇紧张素
  • 2篇不同穴位
  • 1篇递质

机构

  • 13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作者

  • 11篇洪亚群
  • 9篇王华
  • 8篇吴松
  • 8篇李佳
  • 5篇黄伟
  • 3篇唐宏图
  • 2篇刘建民
  • 2篇陈泽斌
  • 2篇粱凤霞
  • 1篇谭三春
  • 1篇梁凤霞
  • 1篇吴桂州
  • 1篇吴桂洲
  • 1篇金鸿韵
  • 1篇尤行宏
  • 1篇毛慧芳
  • 1篇陈松

传媒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内关、神门对心肌肥厚模型大鼠AngⅡ和ET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神门穴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心肌肥厚模型大鼠血管紧张素(AngⅡ)和内皮素(ET)的影响,为针灸临床研究方法提供思路。方法: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正常组背部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每日上午背部皮下注射ISO,3.0mg·kg-1·d-1;电针组分为内关组、神门组,皮下注射ISO 3mg·kg-1·d-1,接HANS-200型电针治疗仪,连续波,频率2Hz,强度1m A,通电20min,1次/d,共14d。所有大鼠于相应处理结束后心电图记录观察并称重隔夜取材:麻醉后开胸摘取心脏并分离左心室称重,放射免疫法检测AngⅡ和ET。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T段显著抬高,心肌肥厚指数升高,AngⅡ和ET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模型组比较,电针两组大鼠ST段抬高幅度均变小,心肌组织中AngⅡ和ET含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电针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内关组、神门组心肌肥厚指数均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电针能使心肌肥厚大鼠ST段趋于正常,内关、神门穴作用无统计学差异;2电针能降低心肌肥厚大鼠AngⅡ和ET含量,这可能是电针改善心肌肥厚的神经递质调节作用机制之一。
吴松王华唐宏图洪亚群毛慧芳李佳
关键词:心肌肥厚内关
电针“内关”对心肌肥厚模型大鼠心肌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心肌肥厚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心肌细胞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基本应答,心肌肥厚即使在早期也是一种有害的反应[1],因此抑制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是防治心衰的一项重要措施。
吴松王华李佳陈松黄伟
关键词:心肌肥厚内关穴
电针内关穴对肥厚心肌细胞JNK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对心肌肥厚(cardiac hypertrophy,CH)模型大鼠心肌细胞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H2-te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以盐酸异丙肾上腺素3mg/(kg·d)背部皮下注射14天的方法制备CH大鼠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电针组在造模的同时选取内关穴进行电针,每天1次,共14天。计算各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 rweight index,LVWI)和全心质量指数(heart weight index,HWI);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JNK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WI、HWI升高,左心室AngⅡ含量增加,JNK及p-JNK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防治CH与调节JNK信号通路有关;电针可能是通过调节其上游神经内分泌因子来发挥作用。
王华李佳洪亚群吴松黄伟吴桂州
关键词:心肌肥厚电针内关穴氨基末端激酶
论“膺腧中膺,背腧中背”
2009年
"膺腧中膺,背腧中背"出自《灵枢.终始》篇,历代医家对其各抒己见。纵观古代注释,结合临床实例,在综合分析各家学术观点的基础上,认为膺腧既可中膺亦可中背,背腧既可中背亦可中膺。"膺腧中膺,背腧中背"不仅反映膺背部腧穴的主治特点,而且更能集中体现出所有腧穴都具有分部主治规律这一重要学术思想,即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
洪亚群
关键词:灵枢经腧穴
试论“和”思想在针灸中的体现
本文以阴阳、气血、寒热及虚实为纲,通过对针灸作用的分析,说明针灸学的治病思路都在于"调"与"和"。以平为期,以"和"为贵,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提示针灸学是一门"和"医学。
洪亚群
关键词:针灸
文献传递
试析“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理论与临床运用被引量:1
2010年
"必在悬阳,及与两卫"语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宜作"必在悬阳,及与两衡"解。悬阳,目也,悬于衡下也;两衡,泛指眉间及面部。在针灸临床中,观察患者面目神情的变化,对于估量耐针程度、调整针刺手法、预防针刺意外、保障针刺安全、促进针刺得气、提高针刺疗效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洪亚群
关键词:灵枢针灸临床
试论针灸以“和”为贵思想
2012年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和”(毹)起初指音乐和谐,如《老子》中的“音声相和”,后被逐渐引申,如许慎《说文解字》日:“和,相应也。从口禾声,户戈切。”“和,调也。”《周易·乾卦》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总之,“和”是指事物间的一种和谐而统一的秩序,“保合太和”即是最高的和谐。“和”思想对针灸医学有重要的意义,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尤为突出,本文试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及气血五方面作一探讨。
洪亚群王华谭三春
关键词:针灸原理调和阴阳调和气血
比较针刺不同经穴对健康人心率即时效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对健康人心率即时效应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的相对特异性。方法:针刺60名健康人不同穴位,观察针刺前后心率的变化,比较针刺不同穴位对心率即时效应的影响。结果:各穴位针刺前后心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各穴位心率幅值变化,内关和其它穴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关和其它穴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针刺内关和外关对不同心率组的心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包经和三焦经穴位对健康人心率的良性双向调整作用,和胃经、脾经、胆经、肝经、大肠经穴位相比具有相对特异性,心包经和三焦经要优于其它经脉。
吴松梁凤霞李佳金鸿韵王华
关键词:针刺心率
电针内关穴对心肌肥厚模型大鼠TNF-α和IL-1β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心肌肥厚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肥厚大鼠模型,电针组采用连续波,频率2Hz,强度1mA,通电20min,1次/d,共14d。称重法测定体质量(BW)、全心质量(HW)、左心室质量(LVW),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和全心质量指数(HWI),放射免疫法技术检测心肌组织和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研究电针内关穴对BW、HW、LVW、LVWI、HWI、TNF-α和IL-1β的影响,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HW、LVW、LVWI、HWI、TNF-α、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大鼠HW、LVW、LVWI、HWI、TNF-α、IL-1β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可以有效防治心肌肥厚,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NF-a、IL-1β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吴松李佳洪亚群黄伟唐宏图刘建民陈泽斌尤行宏吴桂洲王华
关键词:心肌肥厚内关白细胞介素
《标幽赋》“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探要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对《标幽赋》文法及上下文,结合窦汉卿学术思想综合分析,认为《标幽赋》"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中"水木"代指五输穴,全句意为下手针刺时,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气血盛衰的状况,以五输穴为根基,或补或泻,则可事半功倍。
洪亚群
关键词:五输穴根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