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834)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翠平张学光蒋觉安陈翰卿傅丰庆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共刺激
  • 3篇共刺激分子
  • 3篇分子
  • 3篇刺激分子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胸水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血清
  • 1篇炎症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干燥综...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机构

  • 8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卫生职业...
  • 1篇苏州市中医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张学光
  • 5篇刘翠平
  • 4篇蒋觉安
  • 3篇傅丰庆
  • 3篇陈翰卿
  • 2篇武剑
  • 1篇徐婷
  • 1篇高兵
  • 1篇陈永井
  • 1篇孙静
  • 1篇程钢
  • 1篇王婷
  • 1篇刘高勤
  • 1篇胡玉敏
  • 1篇方琪
  • 1篇俞立强
  • 1篇蒋建华
  • 1篇樊明月
  • 1篇沈宇
  • 1篇秦媛媛

传媒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U87细胞来源的脑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B7-H6表达上调且与其生物学特性相关
2016年
目的探讨B7家族分子B7-H6在脑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GS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使用亚克隆的方法并利用GSLC在体外形成神经细胞球的特性,从U87细胞株中筛选得到脑GSLC;通过实时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标志分子c-myc、性别决定区基因Y盒2(Sox2)、CD133、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通过化疗药物多柔比星、顺铂、卡铂杀伤鉴定其是否具有耐药特性;通过实时定量PCR及流式细胞术获得脑GSLC中B7家族的表达;采用小干涉RNA(si RNA)干扰下调B7-H6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使用亚克隆方法分离获得的脑GSLC能在体外形成神经细胞球,上调表达多种干细胞标志分子CD133、nestin、CXCR4,具有显著的耐药特性。B7家族分子B7-H1、B7-H3、B7-H4和B7-H6在得到脑GSLC中均表达,与原代U87细胞相比,细胞膜上的B7-H6的表达发生显著上调,使用si RNA干扰B7-H6表达后,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且c-myc基因的表达也下调。结论 U87细胞来源的脑GSLCB7-H6表达上调,并且与GSLC生物学特性相关。
陈翰卿时正朋高兵傅丰庆张学光
关键词:脑胶质瘤
hIL-23(p19)/mFc真核蛋白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2013年
目的在真核细胞中表达hIL-23(p19)/mFc融合蛋白并初步研究IL-23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RT-PCR法克隆获得hIL-23(p19)/mFc基因片段。将测序正确的hIL-23(p19)/mFc序列插入pCEP4质粒构建pCEP4/hIL-23(p19)/mFc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肾上皮293T细胞后,筛选阳性表达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法鉴定hIL-23(p19)/mFc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CEP4/hIL-23(p19)/mFc重组表达载体,并在293T细胞中稳定表达。获得的hIL-23(p19)/mFc重组蛋白能促进人T细胞hIL-17和hIL-10的表达。体外刺激巨噬细胞,能显著增加TNF-α等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表达hIL-23(p19)/mFc重组蛋白的293T细胞系,可用于进一步研究hIL-23的生物学功能。
程钢秦媛媛刘高勤刘翠平张学光
关键词:真核表达
一株特异性识别B7-H3杂交瘤单克隆抗体Y4F11的分析和鉴定
2016年
目的研制小鼠抗人恶性胸水细胞表面分子的单克隆抗体(m Ab),并对其中Y4F11识别的抗原进行鉴定和验证。方法以胸水细胞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和筛选阳性杂交瘤克隆;选取Y4F11为实验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在初始和活化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单核细胞)上的结合情况;通过免疫共沉淀法获得与Y4F11特异性结合的条带、割胶、蛋白质谱测序后拼接出肽段,并进行BLAST分析比对;采用Western blot法、Dot-blot法及流式细胞术验证Y4F11与B7同源物3(B7-H3)的抗体抗原关系。结果获得78株能持续分泌识别恶性胸水细胞表面表达分子的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Y4F11与胸水细胞结合最高;Y4F11特异识别的条带相对分子质量(Mr)大小约为50 000,质谱结果经BLAST比对为B7-H3分子;继而的结合实验显示,Y4F11可以与B7-H3的转基因细胞结合,也可以与B7-H3融合蛋白有效地结合,B7-H3在免疫细胞表面表达的模式与Y4F11抗体在这些细胞上的结合一致,表明Y4F11识别的抗原分子为B7-H3。结论成功获得1株持续表达B7-H3 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Y4F11,为进一步研究分析B7-H3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时正朋胡玉敏陈翰卿傅丰庆张学光
关键词:恶性胸水B7-H3单克隆抗体
B7-H4促进B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检测B7-H4受体在B细胞表面的表达,研究B7-H4蛋白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B7-H4通过未知受体传递的下游信号机制。方法分选扁桃体中CD19+B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B细胞的受体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和annexinⅤ/PI凋亡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信号通路的AKT、MAP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变化。结果 CD19+B细胞表面存在B7-H4未知受体,经LPS与anti-CD40刺激受体表达增加;B7-H4蛋白抑制B细胞增殖,促进B细胞的凋亡,并抑制AKT和MAPK的信号通路。结论 B7-H4蛋白通过B细胞表面表达的受体促进细胞凋亡,这为B7-H4未知受体的寻找及其进一步介导的信号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时正朋陈翰卿孙静樊明月傅丰庆
关键词:扁桃体B细胞B7-H4凋亡磷酸化
诱导共刺激分子和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检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和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的表达,以及血浆中可溶性ICOSL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SLE患者和39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ICOS及CD14+单核细胞、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ELISA检测血浆可溶性ICOSL的表达,分析临床意义.采用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SLE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均显著升高[(19.1±1.7)%与(14.0±1.5)%,t=2.156,P=0.035]、[(10.0±1.0)%与(6.4±1.0)%,t=2.587,P=0.012].CD14+单核细胞上ICOSL的表达高于健康志愿者个体[(2.94±0.88)%与(0.89±0.21)%,t=2.152,P=0.04],且与患者血浆C3、C4水平呈正相关(r=0.401,P=0.031;r=0.44,P=0.017).活动期组SLE患者血浆sICOSL的浓度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362±25) ng/ml与(278±15) ng/ml,t=2.356,P=0.025],且与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4243,P=0.022;r=-0.4099,P=0.025).MMPI可显著抑制sICOSL产生.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ICOS和ICOSL,以及血浆sICOSL异常表达,且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提示ICOS/ICOSL信号通路可能参与SLE免疫病理进程.
胡筱涵安竞男沈宇蒋觉安武剑刘翠平张学光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ACI患者空腹外周血标本,以后循环缺血(PCI)和非脑血管病(NCD)患者为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hs-CRP的水平,同时检测血清中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结果(1)与PCI组(3.56±3.89 mg/L)和NCD组(2.65±3.02 mg/L)比较,ACI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7.35±5.93 mg/L)显著升高(P<0.01);ACI患者血清Glu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与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在ACI患者和对照组之间,TC、HDL-C、LDL-C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CI患者hs-CRP水平与梗死部位无关;但是与神经功能缺损显著相关(r=0.627,P<0.001);在不同梗死体积的ACI患者之间,hs-CRP水平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抗血小板联合调脂治疗能够显著降低ACI患者hs-CRP水平(P=0.034)。结论ACI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和药物治疗显著相关,提示hs-CRP作为ACI炎症标志的潜在应用价值。
蒋建华董万利方琪刘翠平俞立强段晓宇蒋觉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炎症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 pSS)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分子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1例pSS患者外周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pSS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sPD-L1的表达,比较13例初诊pS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PD-L1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pSS患者血清sPD-L1表达显著升高(0.705±0.051 ng/mL vs 0.366±0.021 ng/mL,P<0.0001);pSS患者血清sPD-L1表达水平与ANA滴度、RF、ESR、抗ds-DNA呈正相关(P<0.05);活动期的pSS患者血清sPD-L1的表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0.788±0.086 ng/mL vs 0.559±0.042 ng/mL,P=0.022);伴发多系统损伤pSS患者血清sPD-L1的表达显著高于单纯外分泌腺损伤患者(0.863±0.114 ng/mL vs 0.630±0.114 ng/mL,P=0.022)。治疗后sPD-L1分子的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pSS患者血清sPD-L1异常高表达,且与疾病活动度、组织损伤密切相关。提示sPD-L1信号可能参与pSS免疫病理进程。
刘翠平胡筱涵蒋觉安陈永井徐婷吴敏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共刺激分子
ICOS/ICOSL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检测初发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ICOS和ICOSL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的方法,检测85例初发RA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OS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比较15例初诊RA患者治疗前后ICOS和ICOSL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RA患者外周血中ICOS/ICOSL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OS表达显著增高[(7.08±4.72)%vs(3.01±1.39)%,P<0.0001]。RA患者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5.77±3.45)%vs(3.64±1.43)%,P<0.05]和CD19+B细胞[(5.78±4.52)%vs(3.97±1.63)%,P<0.05]表面ICOSL的表达均高于HC。活动期的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ICOSL表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5.45±3.50)%vs(4.04±1.55)%,P=0.036]、[(6.59±5.74)%vs(5.63±4.30)%,P=0.016],治疗后CD4+T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均显著下降[(3.33±0.31)%vs(5.56±1.11)%,P=0.076]、[(5.12±1.23)%vs(9.99±2.02)%,P=0.045]、[(3.74±0.57)%vs(8.62±1.77)%,P=0.011]。结论: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ICOS和ICOSL异常高表达,且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提示ICOS/ICOSL信号通路可能参与RA免疫病理进程。
王婷蒋觉安胡筱涵潘建中武剑刘翠平张学光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共刺激分子ICO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