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1,269 被引量:12,646H指数:48
相关作者:孙良田张茂林孙雷梅海燕郭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64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2篇石油与天然气...
  • 361篇天文地球
  • 126篇理学
  • 50篇化学工程
  • 48篇金属学及工艺
  • 40篇一般工业技术
  • 39篇经济管理
  • 36篇建筑科学
  • 28篇机械工程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矿业工程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社会学
  • 7篇电子电信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水利工程
  • 4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7篇盆地
  • 100篇储层
  • 99篇油气
  • 97篇气藏
  • 86篇油藏
  • 67篇钻井
  • 56篇地层
  • 55篇油田
  • 44篇值模拟
  • 43篇数值模拟
  • 41篇低渗
  • 39篇凝析
  • 39篇气田
  • 38篇砂岩
  • 38篇孔隙
  • 37篇压裂
  • 35篇地质
  • 33篇渗流
  • 32篇水平井
  • 32篇平井

机构

  • 56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73篇成都理工大学
  • 256篇西南石油学院
  • 201篇中国石油天然...
  • 75篇中国石油
  • 71篇中国石油化工...
  • 47篇中国科学院
  • 45篇四川大学
  • 44篇中国石化
  • 43篇长江大学
  • 26篇南京大学
  • 25篇重庆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9篇西安石油大学
  • 15篇电子科技大学
  • 14篇中山大学
  • 13篇大连理工大学
  • 1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2篇四川省地震局
  • 11篇成都地质矿产...

作者

  • 53篇孙良田
  • 49篇张茂林
  • 46篇孙雷
  • 46篇梅海燕
  • 45篇郭平
  • 44篇李士伦
  • 34篇张鹏
  • 31篇李闽
  • 30篇朱哲明
  • 28篇李春福
  • 23篇孟英峰
  • 23篇康毅力
  • 22篇孙岩
  • 20篇叶仲斌
  • 20篇李勇
  • 19篇杜志敏
  • 19篇朱介寿
  • 18篇颜照坤
  • 17篇张吉军
  • 15篇闫亮

传媒

  • 121篇西南石油学院...
  • 69篇天然气工业
  • 42篇石油学报
  • 30篇钻采工艺
  • 27篇沉积学报
  • 27篇断块油气田
  • 25篇科学技术与工...
  • 2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1篇特种油气藏
  • 20篇四川大学学报...
  • 20篇成都理工大学...
  • 18篇新疆石油地质
  • 17篇石油机械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6篇重庆科技学院...
  • 15篇地球物理学报
  • 15篇油田化学
  • 13篇应用化工
  • 12篇岩石力学与工...

年份

  • 37篇2023
  • 43篇2022
  • 43篇2021
  • 29篇2020
  • 34篇2019
  • 33篇2018
  • 54篇2017
  • 42篇2016
  • 54篇2015
  • 68篇2014
  • 55篇2013
  • 64篇2012
  • 36篇2011
  • 38篇2010
  • 38篇2009
  • 51篇2008
  • 66篇2007
  • 68篇2006
  • 50篇2005
  • 72篇2004
1,2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沾化凹陷泥岩裂缝油气藏油气运移聚集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为了研究泥岩裂缝油气藏中油气的运移聚集规律,通过对沾化凹陷泥岩孔隙和裂缝特征的观察与研究,分析指出泥岩裂缝油气藏中油气运移以异常高压为动力,以泥岩孔隙喉道、微裂缝、干酪根网络和断层缝为油气运移通道,并经历了泥岩油气欠压实喉道阶段和高压微裂缝间歇性阶段两大运移过程。受这些特征的控制,油气藏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存在于超压泥质岩微裂隙带和断裂带附近。
智凤琴李琦樊德华张翠梅
关键词:泥岩裂缝油气藏油气运移沾化凹陷孔隙喉道泥质岩异常高压
差动式超越离合器的演化及其伴生连杆机构被引量:4
2001年
超越离合器系脉动无级变速器的关键部件 ,其工作能力决定了整机效率的高低、输出扭矩的大小和耐用寿命的长短。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高副式 (如滚柱式 )超越离合器承载能力低、工作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介绍了新型低副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的演化过程。研究了衡量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工作能力的自然增值系数v与制动块个数n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该类型超越离合器的伴生连杆机构的分析 ,认为该机构属于具有自调自适应性的内力加压装置 ,即能够自动适应输出轴在其端面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微量变化 。
林军王维黄茂林
关键词:差动式超越离合器自适应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与筇竹寺组页岩含气性差异及成因被引量:30
2016年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和筇竹寺组页岩是同时期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的2套重点层位,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效果却不理想。利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野外露头资料、已钻页岩气井生产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海相页岩的地质特征,并分析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与筇竹寺组页岩的含气性差异及其主要原因。研究认为,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海相页岩最显著的特征为"高演化"和"强改造",这与北美海相页岩差异明显。统计大量页岩气井生产情况发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产气情况明显好于筇竹寺组页岩。筇竹寺组页岩压力系数较低,有机孔发育程度较差,相邻储层沥青分布广泛,这些都证实了桐湾期不整合面对筇竹寺组页岩含气性的破坏作用。震旦系顶桐湾期不整合面形成的排烃"通道"从生烃期开始的长期排烃,使层内残留烃量减少,是筇竹寺组页岩含气性较差的主要原因。
周文徐浩余谦谢润诚邓坤
关键词:不整合面
浅谈QuickBird遥感卫星影像几何精校正被引量:23
2007年
Qu ickB ird卫星影像是目前商用高精度遥感图像,因其空间分辨率较高,数据产品格式复杂,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对其几何精校正(包括正射校正)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近年来承担有关项目———高精度遥感图像在西藏、云南、四川等地区机场建设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探讨了Qu ickB ird卫星影像的几何精校正方法、原理以及高精度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制图工艺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万里红杨武年李天华夏涛简季刘汉湖
关键词: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DEM
FLU-net:用于表征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的深度全卷积网络
2021年
页岩孔隙是页岩气储集的主要空间,孔隙的形状、大小、连通性与发育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页岩储集层的储集性能,因此,页岩气开采首先需要对其孔隙有充分的认识。基于阈值分割法获取页岩孔隙结构参数是目前页岩微观结构表征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受扫描电镜图像灰度分布差异的影响,该方法需要逐一修改图像的最佳分割阈值以达到最好的孔隙分割效果,且阈值分割方法无法直接划分孔隙类别,这给后续的页岩微观结构定量表征带来了麻烦。为了实现页岩孔隙的智能识别和分类,笔者设计基于像素级语义分割的深度全卷积神经网络FLU-net,对页岩孔隙识别并分类为有机孔、无机孔(粒内孔、粒间孔)及裂缝,并结合孔隙尺度分类统计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孔隙发育数量、孔径大小、孔隙度等参数,实现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自动化定量表征。以重庆渝西区块足201井区和四川盆地威远地区威204井区的页岩扫描电镜图像为研究对象,在对1600幅页岩扫描电镜图像原始数据进行人工标注并划分数据集后,使用FLU-net进行孔隙识别,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同时自动化程度和泛化能力均高于传统预测方法。因此,扫描电镜与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模型结合是定量研究页岩微观结构表征的有效手段。
陈雁李祉呈程超程超蒋裕强蒋裕强王占磊
新型铝合金钻杆对岩屑运移效率提升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设计一种新型铝合金钻杆。该钻杆可以悬浮在井眼上部,使高速区与岩屑床重合,提升岩屑运移效率。对新型铝合金钻杆进行载荷分析及各零件强度校核,验证新型钻杆的强度。在Fluent中,对环空井眼岩屑运移三维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对比不同钻杆转速、岩屑粒径、钻井液排量和钻井液密度下新型铝合金钻杆相对于传统钢钻杆岩屑运移的效率提升。结果表明:新型铝合金钻杆在不同条件下都有更好的携岩能力,特别是对于大粒径的岩屑运移有较大优势。研究结果有助于新型铝合金钻杆的使用和提升井眼清洁度。
李俊雄吴昱王海斌周国彬张海超赵小龙夏成宇
关键词:强度校核
井筒与油藏耦合作用下的底水驱油藏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被引量:4
2004年
在段永刚等人提出的井筒与油藏耦合作用下的水平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借鉴H .Cinco等人求解有限导流垂直裂缝压裂井压力动态的计算方法 ,建立了井筒与油藏耦合作用下底水驱油藏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 (其中 ,油藏模型为底水驱无限大油藏 ,井筒模型中考虑了流体摩阻、动量变化、井筒壁面流入的混合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 ,对该模型进行迭代求解可以获得定产量条件下井筒流率分布、井筒压降分布等重要信息。
陈伟段永刚黄诚刘青山林少宏李其正
关键词:井筒油藏底水驱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
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白垩系生物铸模孔及体腔孔发育的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34
2014年
伊拉克地区艾哈代布油田白垩系(含)生物灰岩的生物铸模孔和体腔孔普遍发育,是主要的储集空间。本文综合利用铸体薄片观察、物性实验数据和压汞曲线等资料对该类储层的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生物铸模孔以绿藻铸模孔为主,常发育在生物碎屑滩和藻屑滩中;发育的体腔孔主要为底栖有孔虫和浮游有孔虫体腔孔,在滩间凹地及台坪中常见。研究区灰岩储层的平均孔隙度在20%~25%,为中高孔储层,渗透率与孔隙结构和孔隙组合类型密切相关。生物铸模孔和晶间微孔组合储层的孔隙结构相对较好,平均渗透率约在2×10-3~10×10-3μm2之间,为中高孔-中低渗储层;体腔孔和晶间微孔组合储层的孔隙结构相对较差,平均渗透率小于2×10-3μm2,属于中高孔低渗储层。生物铸模孔及体腔孔灰岩储层的发育受控于沉积环境和同生期溶蚀作用。藻屑滩沉积在较局限的环境,因同生期的暴露溶蚀作用,发育铸模孔。滩间凹地、台坪等相对静水环境沉积物中有孔虫含量较高,原生的有孔虫体腔孔发育。由于这两类孔隙分布相对"孤立",主要靠晶间隙连通,形成了储层的中高孔和低渗透的特征。
周文郭睿伏美燕陈文玲赵丽敏黄婷婷谢润成
关键词:白垩系
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的非参数回归被引量:4
2002年
提高神经网络模型推广能力的关键是控制模型的复杂度。该文探索了贝叶斯神经网络的非参数回归的建模方法,通过融入模型参数的先验知识,在给定数据样本及模型假设下进行后验概率的贝叶斯推理,使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算法来优化模型控制参数,实现了对神经网络模型中不同部分复杂度的控制,获得了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及预测分布。在5个含噪二维函数回归问题上的应用显示了模型的复杂度能根据数据的复杂度而自适应调整,并给出了较好的预测结果。
杨斌聂在平夏耀先蒋荣生
关键词:贝叶斯神经网络非参数回归人工智能
桂中坳陷及周缘地下水化学-动力学特征与油气保存被引量:6
2011年
水文地质条件是评价油气保存条件好坏的直接参数,从地下水化学-动力学角度对桂中坳陷及周缘油气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桂中坳陷及周缘自泥盆纪以来共经历了3个水文地质旋回,即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喜山期;桂中坳陷及周缘在泥盆纪-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中三叠世阶段分别形成了2次主要的油气藏形成期,但燕山-喜山运动使得区内原已形成的油气藏几乎被破坏殆尽.多次构造运动和多期大气水下渗作用使得现今桂中坳陷内埋深小于800 m的浅部地层油气保存条件普遍差,地层水普遍为低矿化度水,800 m以下地层进入交替阻滞带,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好,推测交替停滞带在2 km以下;往坳陷外尤其是坳陷东部和东南部,大气水下渗深度更大.总体上,桂中坳陷中西部油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
金爱民尚长健朱蓉李梅楼章华
关键词:桂中坳陷水化学水动力油气保存
共1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