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SH028)

作品数:2 被引量:73H指数:1
相关作者:金一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劳动力
  • 2篇劳动力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性
  • 1篇社会性别
  • 1篇农村劳动力流...
  • 1篇离散化
  • 1篇弥合
  • 1篇劳动力流动
  • 1篇家庭研究

机构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金一虹

传媒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性别和两种生产的二元分割被引量:1
2009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男女不同的“外出一回乡”模式和男性转移优势。流动模式的性别化是城乡二元结构、市场因素和家庭性别角色分工、性别规范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之上的持续性别差异化流动,在带来农业女性化和家庭离散化的同时,也形成了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城乡分割的隐性二元结构。这一隐性二元结构扩大了妇女“主内”的范围和职责,也使妇女无偿提供的照顾性劳动价值被进一步低估,从而强化了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金一虹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
离散中的弥合--农村流动家庭研究被引量:72
2009年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分散流动和生产、人口再生产的城乡分隔,使得农村家庭出现"离散化"现象。离散化带来家庭在生产、抚育、赡养、互助、安全、情感和性的满足等诸种功能方面的障碍以及带来角色紧张、冲突。但目前尚无充分的数据证明离散化已导致家庭出现结构性破损。多数家庭通过一系列适应、维系、修复性行为,顽强地维系着家庭基本功能,使其在离散中呈现弥合效应。但是为了维系离散家庭的相对完整,个体特别是儿童、老人和妇女付出了痛苦的代价。
金一虹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离散化弥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