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9ZR1406300)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春生陈昊舒先红潘翠珍陈昶宇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评价心脏移植术后右心室功能的变化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在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价值。方法2000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心脏移植后随访的患者30例,根据心内膜活检(EMB)和临床诊断分为排斥组(A组)和非排斥组(B组)。选取健康体检成年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C组)。所有研究对象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脉冲多普勒记录三尖瓣、肺动脉瓣血流图;组织多普勒记录三尖瓣环右室侧壁频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采集右室全容积图像储存光盘并进行脱机分析。结果(1)A、B组左房内径均大于C组(P均<0.05)。A组右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B组(P<0.01),B组右室射血分数略低于C组(P<0.05)。(2)A、B组右室每搏输出量小于C组(P均<0.05),A组右室体部和流出道部局部射血分数均小于B组和C组(P均<0.05),B组右室流出道部射血分数小于C组。(3)A组三尖瓣环右室侧壁的收缩速度较B组降低(P<0.05),B组右室侧壁的收缩速度和A峰峰值速度低于C组(P<0.05)。(4)RT3DE测得的右室射血分数与右室Tei指数及三尖瓣环右室侧壁的收缩速度有较好相关性(r分别为0.592和0.543,P<0.01)。结论心脏移植术后排斥患者右室收缩功能较正常人明显下降,非排斥患者右室收缩功能较正常人略有下降,实时三维右室射血分数和组织多普勒参数有助于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
- 潘翠珍陈昶宇舒先红陈昊王春生
- 关键词:心脏移植移植物排斥
- 右心室功能参数变化检测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右心室功能参数变化在检测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价值。方法入组原位心脏移植并于术后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28例,分为心脏移植术后排异组7例及非排异组21例,均经心内膜活检证实;无相关心脏疾病病史,辅助检查均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25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脉冲多普勒记录三尖瓣、肺动脉瓣血流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采集右心室全容积三维图像。结果排异组、非排异组的左房内径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排异组、非排异组、正常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非排异组、排异组的右心室Tei指数指标呈递增趋势,排异组右心室Tei指数明显高于非排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非排异组、排异组的右心室射血分数呈递减的趋势,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与右心室Tei指数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332,P=0.024);右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的局部射血分数无论是排异组还是非排异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排异组右心室流入道的射血分数较非排异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Tei指数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价右心室整体收缩功能,且有助于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预测和诊断。
- 何晨潘翠珍王春生陈昊陈海燕姚豪华舒先红
- 关键词:心脏移植移植物排斥TEI指数
- 斑点追踪技术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左心室扭转及节段功能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技术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心脏扭转及节段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hilips iE33超声显像仪,X3-1探头,及GE 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M3S探头,对20例心脏移植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正常对照组20例中有2例(10%)心尖部呈顺时针旋转,而心脏移植组20例中有8例(40%)心尖部呈顺时针旋转.将心脏移植组分为A组(心尖部呈逆时针旋转)和B组(心尖部呈顺时针旋转),心脏移植A组前间隔、后壁、下壁及后间隔心尖部旋转角度收缩期峰值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心脏移植B组心尖水平各节段的旋转角度收缩期峰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均<0.05),A组和B组心尖水平各节段的旋转率收缩期峰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心尖水平各节段的峰值旋转率舒张早期峰值及舒张晚期峰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及A组明显增高(P<0.05),而A组与正常对照组心尖水平各节段的峰值旋转率舒张早期峰值及舒张晚期峰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移植A组和B组的位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左室扭转角度较正常对照组及A组低(P<0.05);心脏移植A组和B组的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参数指标:16节段时间的标准差(Tmsv 16-SD)、12节段时间的标准差(Tmsv 12-SD)、6节段时间的标准差(Tmsv 6-SD)、16节段时间的最大差(Tmsv 16-Dif)、12节段时间的最大差(Tmsv 12-Dif)、6节段时间的最大差(Tmsv 6-Dif)以及经心率校正的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斑点追踪技术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快速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左室扭转及各节段收缩功�
- 潘翠珍舒先红孙敏敏姚豪华陈昊王春生
- 关键词:心脏移植斑点追踪显像
-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术后供心的右心形态学及功能学改变.方法 入组健康志愿者60例及心脏移植术患者3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的相关参数,所有心脏移植患者超声检查3个月内曾行心内膜活检.根据1990年国际心肺移植协会排异反应标准,将病例组分为排异组和非排异组.结果 对照组、非排异组、排异组间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测值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VSV:对照组、非排异组、排异组分别为(56.18±23.72)ml、(36.08±10.94)ml和(26.22±9.84)ml,P<0.0001;RVEF:对照组、非排异组、排异组分别为(62.09±7.18)%、(51.04±7.58)%和(35.86±9.86)%,P<0.00001].剔除排异患者后,短期组、长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快速评价右室形态及整体收缩功能,其中RVEF最敏感和稳定,对心脏移植患者术后长期监测随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陈海燕潘翠珍陈昶宇方晓燕陈昊王春生舒先红
- 关键词:心脏移植
-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右室形态及功能
- 目的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大大延长了心脏移植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也对临床如何长期有效地监测急、慢性排异的发生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在各种病理状态下右室较左室更易发生一系列形态学乃至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因此本研究旨在应用全新的单心动...
- 陈海燕潘翠珍陈昶宇方晓燕陈昊王春生舒先红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右室
- 文献传递
- 斑点追踪显像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移植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 2011年
-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入组16例心脏移植患者,采集左心室二维及三维图像,测量左心室三维收缩同步性参数,包括16节段、12节段和6节段达最小容积时间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Tmsv6-SD)及其最大差(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测量左心室二维收缩同步性参数,包括16节段、12节段和6节段纵向、横向、轴向、径向应变收缩峰值时间标准差(LS-SD16/SD12/SD6、TS-SD16/SD12/SD6、CS-SD12/SD6、RS-SD12/SD6)和16节段、12节段和6节段横向、径向位移收缩峰值时间标准差(TD-SD16/SD12/SD6、RD-SD12/SD6)。结果 STI获得的16节段横向位移收缩峰值时间标准差和RT-3DE测得的16节段达最小容积时间标准差呈正相关(r=0.5140,P<0.05),两种方法所获得的12节段和6节段指标均不相关(均P>0.05)。结论 STI和RT-3DE均可以用于评估心脏移植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且TransvDisplSD16可以作为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有效指标。
- 史静潘翠珍舒先红陈昊王春生
- 关键词:心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