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270864)

作品数:16 被引量:205H指数:9
相关作者:夏天张仲海章梅李刚赵燕玲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脾虚
  • 10篇细胞
  • 8篇虚证
  • 8篇脾虚证
  • 6篇四君子
  • 6篇四君子汤
  • 6篇君子汤
  • 6篇甲状腺
  • 5篇小鼠
  • 4篇受体
  • 3篇胸腺
  • 3篇脾虚小鼠
  • 3篇激素
  • 3篇甲状腺激素
  • 3篇甲状腺素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胸腺细胞
  • 2篇血浆
  • 2篇血清
  • 2篇幽门窦

机构

  • 1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4篇夏天
  • 6篇张仲海
  • 6篇章梅
  • 4篇李刚
  • 3篇王宗仁
  • 3篇南耘
  • 3篇赵燕玲
  • 2篇崔大祥
  • 2篇徐重明
  • 2篇姬统理
  • 2篇颜真
  • 1篇王文波
  • 1篇梁红娟
  • 1篇胡家露
  • 1篇邱根全
  • 1篇张贺龙
  • 1篇靳风烁

传媒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虚证大鼠垂体—甲状腺轴激素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研究垂体—甲状腺轴激素变化 ,探讨脾虚证的本质。方法 :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3、T4,FT3、FT4,γT3及其垂体、血清TSH的含量。结果 :脾虚组、自复组大鼠血清T3、T4,FT3、FT4以及垂体TSH含量均较正常组为低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血清TSH量均较正常组为高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脾虚组、自复组大鼠血清T3、T4,FT3、FT4以及垂体TSH含量均较治疗组为低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血清TSH量均较治疗组为高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治疗组大鼠的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垂体 -甲状腺轴功能低下 ,相应激素变化是脾虚证客观指标之一 ,能部分反映脾虚证的本质 ,四君子汤通过调节该轴功能 ,进而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环路 ,健脾益气治疗脾虚证。
李刚姬统理夏天
关键词:脾虚证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垂体-甲状腺轴
大黄的泻下作用与肠道5-HT及其受体的关系被引量:30
2002年
为探讨大黄泻下作用与肠道 5 -HT及其受体的关系 ,将成年SD大鼠 2 0只随机分为灌服大黄组 (A组10只 )和对照组 (B组 10只 )。采用免疫组化和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各组大鼠十二指肠 5 -HT细胞的数目、面积、平均灰度、细胞内 5 -HT含量及 5 -HT受体的含量。结果发现A组大鼠十二指肠 5 -HT细胞的数目 (10 8 80± 5 2 6 )、面积 (30 18± 2 18) μm2 、5 -HT含量 (0 340 9± 0 0 30 8)AU、5 -HT受体含量 (0 3188± 0 0 312 )AU均高于B组 (P <0 0 1) ,平均灰度 (12 3 38± 3 94 )较B组降低 (P <0 0 1)。结果表明大黄的泻下作用可能与肠道 5 -HT及其受体含量的增高有密切关系。
赵燕玲张仲海王宗仁夏天
关键词:泻下作用十二指肠5-羟色胺受体5-HT
白细胞介素-12及白细胞介素-18致小鼠脾虚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 12 (IL- 12 )及白细胞介素 - 18(IL- 18)能否导致脾虚 ,研究脾虚与 IL- 12及 IL-18的关系。方法 :6 0只小鼠随机分为脾虚组、IL 组和对照组。采用利血平制作脾虚动物模型组 ,IL 组每日腹腔注射IL- 12、IL- 18。采用免疫分析技术检测 3组小鼠血浆 IL- 12、IL- 18的含量。结果 :IL- 12及 IL- 18引起明显脾虚证的表现 ,与利血平制作脾虚动物模型组相似。脾虚组和 IL 组血浆 IL- 12、IL- 18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IL- 12、IL- 18可导致脾虚 ,血浆 IL- 12、IL- 18的含量可作为脾虚证的实验室参考指标。
高建苑黄晨夏天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8小鼠脾虚动物模型
脾虚证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干扰素活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为进一步探讨脾虚证本质,应用淋巴细胞毒法和微量板染色法,对利血平塑造的脾虚证小白鼠模型脾脏 T 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干扰素(IFN)活性检测发现,脾虚证小白鼠的总 T、辅助性 T 细胞(T_H)、抑制性 T 细胞(T_S)、T_H/T_S 值和 IFN 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四君子汤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恢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四君子汤具有纠正脾虚证免疫功能紊乱,恢复正常免疫功能的作用。
王文波夏天
关键词:脾虚证淋巴细胞亚群干扰素四君子汤
甲状腺素对脾虚鼠脾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转化的作用被引量:2
2000年
1977年 Besedovsky 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学说,人们对激素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日益重视。此后,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学说进行了跨学科研究。甲状腺激素是重要的内分泌激素,但目前关于甲状腺素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以探讨甲状腺素对脾虚状态免疫的调节作用及机理。材料与方法1 材料1.1 动物 BALB/C6~8周龄纯雄性小白鼠,平均(48.6±6.2)天,体重(19±3)g,由本校动物中心提供。1.2 药物利血平注射液1mg/ml。
章梅夏天南耘徐重明
关键词:甲状腺素胸腺正常组脾淋巴细胞脾虚小鼠补气剂
脾虚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变化及与脾虚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观察脾虚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脾虚证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68例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四君子汤治疗)和对照组,每组34例。采用免疫分析技术测定两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三烯C_4(LTC_4)的含量。并与34例健康献血员(正常对照组)对照。结果:试验第30天,脾虚证对照组血浆PAF、LTC_4的含量比四君子汤治疗组含量明显高,血浆TGF-β_1的含量比四君子汤治疗组的含量明显低。经过四君子汤治疗后,脾虚患者TGF-β_1、PAF、LTC_4的含量恢复正常。结论:TGF-β_1、PAF、LTC_4与脾虚证有关。
高建苑黄晨夏天徐先橘陈金凤房海英
关键词:血浆细胞因子脾虚证血小板活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白三烯
四君子汤对脾虚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1
2000年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探讨脾虚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方法  6 6例脾虚患者分为四君子汤治疗组和六味地黄汤治疗组 ,采用免疫分析技术对脾虚患者及其血浆 IL - 2 ,IL - 2 R,IL - 4,IL - 5 ,TNF-α,Ig E,s ICAM- 1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测定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对外周淋巴细胞 IL- 4m RNA,IL- 5 m 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 ,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外周血 CD2 m RNA.结果 脾虚患者 IL- 2 ,IL- 4,IL- 5 ,TNF- α,Ig E水平下降 ,s ICAM- 1和 s IL- 2 R水平升高 ,外周淋巴细胞 IL- 4m RNA,IL - 5 m RNA和 CD2 m RNA弱表达 ,表现为免疫功能下降 ,经过四君子汤治疗 ,上述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结论 四君子汤可通过益气健脾调节细胞因子的水平和功能 。
章梅夏天张仲海靳风烁颜真崔大祥
关键词:脾虚四君子汤细胞因子中医药治疗
四君子汤对脾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6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4
2000年
章梅夏天颜真崔大祥张仲海
关键词:脾虚四君子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6
鼠脾虚证与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5-HT及其受体的关系被引量:16
2000年
目的 探讨脾虚证与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的 5 - HT及其受体的关系 .方法 成年 SD大鼠 30只随机分为 3组 .A组 :脾虚组 ( n=10 ) ;B组 :对照组 ( n=10 ) ;C组 :四君子汤治疗组 ( n=10 ) .采用免疫组化和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各组大鼠胃窦及十二指肠 5 - HT细胞的数目、面积、平均灰度、细胞内 5 - HT含量及 5 - HT受体阳性细胞内 5 - HT受体的含量 .结果  1A组大鼠胃窦 5 - HT细胞的数目 ( 10 6±8) .HP- 1 ,面积 ( 35 .1± 4.0 )μm2 ,5 - HT含量 ( 0 .337± 0 .0 5 0 )AU,5 - HT受体含量 ( 0 .345± 0 .0 75 ) AU均高于 B组 ( P<0 .0 5或 P<0 .0 1) ,平均灰度 ( 12 0± 8)较 B组降低 ( P<0 .0 5或P <0 .0 1) ;A组大鼠十二指肠 5 - HT细胞的数目 ( 10 9± 5 ) .HP- 1 ,面积 ( 30 .2± 2 .2 )μm2 ,5 - HT含量 ( 0 .341± 0 .0 31)AU ,5 - HT受体含量 ( 0 .319± 0 .0 31) AU均高于 B组 ( P<0 .0 1) ,平均灰度 ( 12 3± 4)较 B组降低 ( P<0 .0 1) . 2 C组的上述指标测定结果与 B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 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 5 - HT及其受体含量的增高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
赵燕玲夏天
关键词:脾虚证羟色胺受体幽门窦
脾虚证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及下丘脑、胸腺细胞核T_3受体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研究脾虚状态时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轴调控功能及下丘脑、胸腺细胞核T3 受体水平变化 ,为脾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资料。方法 :成年SD大鼠 32只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只 ) ,即正常组、脾虚组、治疗组、自复组。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血清TRH、垂体、血清TSH及血清T3 、T4、FT3 、FT4、γT3 及下丘脑、胸腺细胞核T3 受体的含量。结果 :①脾虚组、自复组大鼠血清T3 、T4、FT3 、FT4以及下丘脑TRH、垂体TSH含量 ,下丘脑、胸腺细胞核T3 受体的含量均较正常组、治疗组为低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血清TRH、TSH含量均较正常组、治疗组为高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②治疗组大鼠的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脾虚状态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合成、分泌及调控功能低下 ,各级反馈不能使各层次激素水平恢复正常 ;血清甲状腺激素及下丘脑、胸腺细胞核T3 受体水平的降低 ,致甲状腺激素生物效应低下 ,经由神经内分泌调节环路 ,削弱免疫功能 ,这部分反映了脾虚证的本质 ;健脾益气的四君子汤能修复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轴功能的损伤。
李刚夏天姬统理
关键词:脾虚证受体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