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B14B05)

作品数:25 被引量:122H指数:8
相关作者:朱一民李艳军骆斌斌韩跃新李瑞平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矿业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4篇浮选
  • 10篇铁矿
  • 8篇捕收
  • 8篇捕收剂
  • 7篇石英
  • 6篇反浮选
  • 5篇铁矿石
  • 5篇矿石
  • 3篇动力学模型
  • 3篇新型阳离子
  • 3篇阳离子捕收剂
  • 3篇药剂
  • 3篇玉米
  • 3篇力学模型
  • 3篇赤铁矿
  • 2篇循环农业
  • 2篇玉米生长
  • 2篇玉米生长发育
  • 2篇生长发育
  • 2篇土壤

机构

  • 19篇东北大学
  • 5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鞍山钢铁集团...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北京矿冶研究...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攀钢集团矿业...
  • 1篇沈阳隆基电磁...

作者

  • 12篇朱一民
  • 10篇李艳军
  • 6篇骆斌斌
  • 6篇韩跃新
  • 5篇刘武仁
  • 4篇李伟堂
  • 4篇郑金玉
  • 4篇罗洋
  • 4篇郑洪兵
  • 4篇李瑞平
  • 3篇高鹏
  • 3篇贾静文
  • 2篇孙传尧
  • 2篇赵瑞超
  • 2篇陈佳丽
  • 1篇冯雅丽
  • 1篇李浩然
  • 1篇杨光
  • 1篇袁帅
  • 1篇赵宁宁

传媒

  • 9篇金属矿山
  • 3篇吉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矿业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矿产综合利用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矿产保护与利...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现代矿业
  • 1篇Intern...
  • 1篇2015(第...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常温捕收剂DLG-2浮选石英被引量:1
2016年
为检验东北大学新合成的浮硅捕收剂DLG-2的性能,以石英单矿物为对象进行了浮选试验,并借助Zeta电位检测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该药剂在石英表面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p H≥10,DLG-2用量为40mg/L,矿浆温度≥22℃,无Ca^(2+)活化的条件下,DLG-2浮选石英的回收率可达99.5%左右。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DLG-2在石英表面的吸附形式有静电吸附、键合吸附和氢键作用。
宫贵臣朱一民骆斌斌韩跃新李艳军
关键词:石英活化剂
绿泥石的球磨特性及其破裂参数被引量:2
2018年
在相同的球磨条件下,对4种窄粒级的绿泥石进行实验室分批湿式球磨试验。结果表明:4种粒级绿泥石的磨矿动力学都遵循一阶磨矿动力学,球磨0.25~0.5 mm的绿泥石时获得最大的破碎速率函数Si=0.35 min^(-1),正常的破碎粒级范围应该小于0.5 mm;在较短的磨矿时间内,0.25~0.5 mm绿泥石的细粒级产出具有明显的零阶产出特征;采用G-H算法获得0.25~0.5 mm粒级绿泥石的累积破碎分布函数Bij,利用磨矿总体平衡动力学模型,对粒级为0.25~0.5 mm的绿泥石进行球磨模拟仿真计算,试验结果与模拟仿真结果高度一致。
赵瑞超韩跃新韩跃新李艳军
关键词:绿泥石
高压辊磨超细碎对攀西钒钛磁铁矿分选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对攀西钒钛磁铁矿进行了高压辊磨超细碎及其选别试验.当入料d80为15.5 mm时,辊压中料-3.2 mm产率为91.05%,-0.074 mm产率为15.29%,P80降低至1.55 mm,边料及闭路循环工艺对粉碎产品粒度特性的影响也非常明显.采用"铁钛平行分选"工艺对高压辊磨超细碎的-3.2 mm攀西钒钛磁铁矿进行了选别试验.结果表明,选铁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45%时,铁精矿Fe品位可达55.05%,回收率70.64%;选钛流程在-0.074 mm占80%时,钛精矿TiO2品位47.78%,回收率35.16%.
李丽匣袁致涛郭小飞谢琪春
关键词:高压辊磨机超细碎
东鞍山贫赤铁矿石阶段磨矿—磁选—阴离子反浮选试验被引量:5
2015年
东鞍山铁矿石铁品位为33.28%;铁主要以赤褐铁矿形式存在,分布率为86.47%,但3.29%的铁以菱铁矿形式存在,会对浮选产生不利影响。现场采用两段连续磨矿—粗细分级—粗粒螺旋溜槽重选、重选中矿再磨后与细粒磁选精矿合并反浮选工艺,存在尾矿品位偏高,重选处理量小,精矿铁回收率低等问题。为此,对东鞍山铁矿厂现场原矿进行了两段阶段磨矿—阶段磁选—磁选精矿再磨后1粗1精3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反浮选试验,可获得铁品位为65.32%、回收率为75.71%的精矿,尾矿铁品位为13.38%。与现场原工艺流程相比,铁品位提高了0.58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10.43个百分点,且该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实现工业改造。该试验结果对改善东鞍山贫赤铁矿选别指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为国内其他贫赤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张兆元李艳军袁帅刘杰
关键词:赤铁矿阶段磨选磁选反浮选
用阳离子型捕收剂DYP反浮选铁矿物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脂肪酸类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选铁矿物,需要通过加温矿浆来保证其捕收性,不仅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而且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为此东北大学研发了新型常温阳离子捕收剂DYP。为了研究其对铁矿物反浮选的分选效果,进行了石英、赤铁矿、磁铁矿单矿物及人工混合矿的浮选试验。结果显示:在捕收剂DYP体系中,3种单矿物的可浮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石英>赤铁矿>磁铁矿;DYP的用量为50 mg/L时,石英的回收率达到了97.33%,而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回收率分别为6.50%、4.33%,说明捕收剂DYP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适合铁矿物反浮选。对捕收剂DYP在溶液中化学平衡、DYP对石英表面动电位及可浮性影响的分析表明,DYP对石英的捕收作用是静电吸附和氢键吸附协同作用的结果,且氢键作用强于静电吸附。
朱一民王鹏杨艳平韩跃新李艳军
关键词:浮选单矿物
胺取代脂肪酸捕收剂对齐大山铁矿石浮选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探索性地在脂肪酸α位碳原子位置上引入极性胺基基团,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铁矿浮选药剂DMP-3,并以此为捕收剂对鞍钢集团齐大山选矿厂混合磁选精矿进行了反浮选试验研究。在浮选温度30℃,矿浆pH值11.50,淀粉用量600g/t,捕收剂DMP-3用量600g/t,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的闭路浮选试验流程,获得精矿铁品位65.84%,回收率89.85%,尾矿品位10.32%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胺代改性脂肪酸捕收剂DMP-3具有无需活化,药剂用量少,低温活性好的特点。
骆斌斌朱一民仝丽娟李艳军孙传尧
关键词:反浮选铁矿石脂肪酸
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为明确秸秆循环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于2000年设计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定位试验,通过对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结合深松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增加玉米单株叶面积,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提高,产量数据表明,全方位深松、高茬还田、粉碎还田和条带覆盖分别比现行耕法产量提高8.27%、13.50%、13.59和10.07%,增产效果明显。
郑金玉刘武仁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关键词:循环农业秸秆还田环境效应
新型阳离子捕收剂对石英的捕收性能及作用机理被引量:5
2015年
用东北大学研制的新型高效阳离子捕收剂DBA-1对石英纯矿物进行了药剂用量、浮选温度、合适酸碱度试验,并借助Zeta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和接触角测定对DBA-1浮选石英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以检验DBA-1对石英的捕收性能及效果。结果表明:10.074-0.038 mm粒级石英纯矿物在p H=8.5、矿浆温度为18℃、药剂用量为75 mg/L的情况下可获得97.3%的回收率。2在无DBA-1的矿浆中,石英零电点的p H=2.26,而与DBA-1作用后的零电点偏移至10.10,说明DBA-1可以以阳离子形式在石英表面发生静电吸附;DBA-1与石英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二者间存在氢键吸附。3DBA-1的添加可大幅度提高石英表面的接触角,增强其表面的疏水性和可浮性,接触角在12.6°-27.0°范围内的小幅增大都会引起回收率的大幅度提高。
朱一民陈佳丽贾静文刘双安
关键词:石英
高碳酸盐铁矿分步浮选药剂制度试验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确定东鞍山高碳酸盐铁矿石分步浮选的药剂制度,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药剂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该铁矿石浮选效果影响的顺序为捕收剂KS用量>活化剂CaO用量>pH调整剂NaOH用量>抑制剂玉米淀粉用量;在NaOH、玉米淀粉、CaO、KS用量分别为1 900、550、1 400、360 g/t时,可获得铁品位为56.18%、铁回收率为57.80%的精矿。
李鹏慧高希宇赵留成邓翔意孙春宝
关键词:分步浮选正交试验浮选指标
新型常温捕收剂DMP-1反浮选研山混磁精被引量:11
2014年
为提高司家营研山铁矿阴离子反浮选精矿指标,并解决原捕收剂需加温浮选的问题,用东北大学新研制的常温捕收剂DMP-1对现场混合磁选精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确定的工艺条件下,采用1粗1精3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铁品位为39.05%的现场混合磁选精矿,最终获得了铁品位为64.65%、铁回收率为78.64%的铁精矿;新型捕收剂DMP-1对浮选温度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即使在14℃下经1粗1精开路反浮选,仍可获得铁品位62.13%、铁回收率为60.60%的铁精矿。试验产品的XRD、SEM分析表明:新型捕收剂DMP-1对石英、白云石等脉石矿物有较强的选择性捕收效果;吸附在较粗大铁矿物颗粒表面的细小石英因没有得到有效分散,最终随铁矿物一起被抑制是造成精矿铁品位有待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细小铁矿物颗粒因吸附在较粗大脉石矿物表面而上浮,或以铁矿物贫连生体形式而上浮是造成金属流失的主要原因。
骆斌斌朱一民李艳军孙传尧
关键词:石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