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0882)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卢少微张海军王继杰高禹冷劲松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光栅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外贴
  • 2篇光谱
  • 2篇光纤
  • 2篇光纤光栅
  • 2篇反射光
  • 2篇反射光谱
  • 1篇增强复合材料
  • 1篇熔铸法
  • 1篇树脂
  • 1篇树脂传递模塑
  • 1篇树脂传递模塑...
  • 1篇碳纤维
  • 1篇碳纤维增强
  • 1篇碳纤维增强复...
  • 1篇啁啾
  • 1篇啁啾光栅
  • 1篇温度

机构

  • 4篇沈阳航空航天...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计划生...

作者

  • 4篇张海军
  • 4篇卢少微
  • 3篇王继杰
  • 3篇高禹
  • 2篇冷劲松
  • 1篇郑炜炜
  • 1篇刘霞
  • 1篇张磊
  • 1篇张齐好
  • 1篇邓新燕
  • 1篇黄亚东
  • 1篇高丽莲
  • 1篇陈系古
  • 1篇李朝华

传媒

  • 2篇光电子.激光
  • 1篇中国激光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航空科学技术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后固化对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监测被引量:2
2012年
研制了双光纤Bragg光栅(FBG)温度/应变传感器,监测二次后固化对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复合材料的应变自由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残余应变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分析模具材料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次后固化后,复合材料应变自由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从189.0℃、189.4℃增加到200.2℃、204.0℃;外层残余应变从-597.7με下降至-671.5με;外层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从5.248×10-6/℃下降为4.275×10-6/℃,说明后固化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性能。
卢少微张海军高禹王继杰冷劲松
关键词:后固化玻璃化转变温度
外贴光栅监测带双缺口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损伤
2012年
布拉格光栅对沿其纵向的非均匀应变分布十分敏感,这种影响会反映在传感器位置的反射光谱光强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外贴光栅监测带双缺口碳纤维复合材料损伤的新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当带双缺口碳纤维复合材料损伤产生及扩展时,光栅的反射光强在某些波长变化明显,反射光谱的突变点与复合材料静态拉伸应变—光栅中心波长曲线突变点一一对应。该方法可用于预测复合材料的损伤状态。
卢少微高禹张海军冷劲松
关键词:布拉格光纤光栅反射光谱
Sn-Al合金基镀Ni光纤光栅传感器研究
2012年
制备了熔点约为350℃的Sn-Al合金,利用真空熔铸法将化学镀Ni后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铸造到Sn-Al合金中,以改善FBG传感器与金属结构的焊接性能,达到对金属结构材料的传感增敏作用。传感器的温度标定实验结果表明:镀Ni的FBG传感器经过熔点350℃的Sn-Al合金熔铸封装后FBG传输信号正常,并且其温度传感灵敏系数从裸FBG传感器的10.8pm/℃增加到升温阶段的17.3pm/℃和降温阶段的17.4pm/℃。
卢少微王继杰张海军高禹
关键词:化学镀NI
外贴啁啾光栅监测带双缺口复合材料静态拉伸损伤被引量:3
2012年
啁啾光栅对沿其纵向的非均匀应变分布十分敏感,这种特性会反映在啁啾光栅的反射光谱图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外贴啁啾光栅监测带双缺口碳纤维复合材料损伤的新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结构静态拉伸应变为4500με与8500με时,啁啾光栅反射光谱变化明显,这与复合材料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在应变8000με时产生突变完全吻合,同时光栅反射光谱光强突变点位置与光栅几何位置完全一致,可实现对复合材料缺口位置损伤的定位及扩展监测。
卢少微张海军李朝华王继杰
关键词:啁啾光栅反射光谱
悬滴培养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与平板培养比较,探讨悬滴三维培养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肝样分化的诱导效应。方法:对rMSCs进行悬滴培养,以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为诱导因子,同时设定平板培养诱导和非诱导对照组,在培养第7、14和21d后,通过RT-PCR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PF)和角蛋白(CK-18)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并通过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ALB的分泌。结果:HGF悬滴培养的rMSCs形成球状三维结构,内部呈现空囊样结构,大量细胞聚集在球体外侧面;在第7d就出现ALB和CK-18的强阳性表达,而AFP则表达较弱。HGF培养的单层rMSCs直到第14d才出现ALB、AFP和CK-18 mRNA的弱阳性表达,蛋白表达则在第21d才呈现阳性。ELISA检测到HGF悬滴培养后rMSCs能够胞外分泌ALB,与正常和平板培养诱导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悬滴培养为rMSCs创造一种球形三维培养微环境,在HGF的诱导作用下,rMSCs横向分化为肝样细胞。
张齐好郑炜炜高丽莲刘霞邓新燕张磊陈系古黄亚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肝样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