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Y1-00033-2)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易述红孟炜陈规划易慧敏杨扬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移植术
  • 6篇移植术后
  • 6篇术后
  • 5篇肝移植
  • 5篇肝移植术
  • 5篇肝移植术后
  • 3篇免疫抑制剂
  • 2篇胆道
  • 2篇胆道病
  • 2篇胆道病变
  • 2篇胆道疾病
  • 2篇原发性
  • 2篇食管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型
  • 2篇缺血型胆道病...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细胞
  • 2篇继发原发性
  • 2篇复习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6篇陈规划
  • 6篇孟炜
  • 6篇易述红
  • 5篇杨扬
  • 5篇易慧敏
  • 4篇许赤
  • 4篇李华
  • 3篇牛斌
  • 3篇傅斌生
  • 2篇张琪
  • 1篇张彤
  • 1篇牛斌
  • 1篇张在东
  • 1篇赵辉
  • 1篇任杰
  • 1篇李月婵
  • 1篇陈晓瑜
  • 1篇林静
  • 1篇陈云浩

传媒

  • 5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器官移植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5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肾移植术后生存半年以上并能接受定期随访的236例受者中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36例肾移植受者中,共有新发恶性肿瘤5例,发生率2.1%(5/236)。患者均为男性,新发肿瘤类型分别为直肠癌2例、肺癌1例、移行细胞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患者肾移植时年龄为46~70岁,平均年龄61岁,肿瘤确诊时的年龄为48~73岁,平均年龄65岁;从接受肾移植手术至发生肿瘤的时间为14~77个月,平均时间46个月。5例患者经确诊为新发恶性肿瘤后,给予手术治疗和(或)化学药物治疗及减少免疫抑制剂或者转换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均未发生肾功能异常和排斥反应。其中2例患者死于肿瘤进展和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存活。结论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进展隐匿迅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措施。
牛斌林静陈晓瑜李月婵
关键词:肾移植免疫抑制剂直肠癌移行细胞癌淋巴瘤
柚皮苷对L02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柚皮苷(naringin)对L02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设立空白组、naringin组、过氧化氢(H2O2)损伤组(损伤组)和保护组,其中空白组为L02肝细胞,naringin组为L02肝细胞加入终浓度25μmol/L的naringin,损伤组为L02肝细胞加入终浓度200μmol/L的H2O2,保护组为L02肝细胞加入终浓度200μmol/L的H2O2和25μmol/L的naringin。通过检测细胞吸光度值(A488)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四氯四乙基苯并咪唑基羰花青碘化物(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通过检测细胞吸光度值(A532)测定丙二醛(MDA),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强度测定活性氧自由基(ROS),改良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各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损伤组平均细胞活性(A488)、细胞凋亡率、Ψm分别为0.702±0.010、(25.0±0.9)%、0.95±0.03,保护组相应为0.839±0.032、(14.8±1.7)%、1.28±0.07,空白组相应为0.992±0.013、(6.2±0.5)%、1.71±0.08。损伤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率、Ψm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27.44,34.98,-19.88;P<0.05)。保护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率、Ψm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12.94,-18.91,8.66;P<0.05)。损伤组MDA(A532)、ROS(荧光强度)、SOD分别为0.610±0.051、1 772±69、(67±2)U/g,保护组相应为0.346±0.008、588±24、(111±6)U/g,naringin组相应为0.121±0.003、337±17、(159±5)U/g,空白组相应为0.123±0.007、375±16、(142±5)U/g。naringin组ROS、SOD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2.24,5.55;P<0.05)。损伤组MDA、ROS、SOD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31.66,77.85,-24.12;P<0.05)。保护组MDA、ROS、SOD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17.12,-65.97,14.03;P<0.05)。结论 naringin通过提高L02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发挥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赵辉孟炜易述红陈规划
关键词:氧化性应激柚皮苷再灌注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
肝移植术后新发食管癌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食管癌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术后生存半年以上并能接受定期随访的416例受者,观察其新发恶性肿瘤的情况,分析新发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中心肝移植术后新发食管癌1例,发生率为0.24%(国外平均发生率为0.11%)。该例男性患者肝移植时年龄为49岁,术前有长期吸烟史和嗜酒史,术后不完全戒酒、戒烟,术后46个月发现食管癌,从确诊新发食管癌至死亡历时10个月,死于肿瘤进展、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烟酒史、免疫抑制过强是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针对高危因素进行规范随诊以及优化免疫抑制方案,是早期防治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牛斌易述红许赤易慧敏张琪孟炜李华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免疫抑制剂
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生和防治(附九例报告)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且接受完整随访的416例中9例新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30~60岁,中位年龄57岁。术前有吸烟史4例、长期二手烟接触史3例,1例有肝细胞癌(肝癌)家族史。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肝移植手术方式均为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采用甲泼尼龙+他克莫司(FK506)或环孢素(CsA)免疫抑制方案。患者术后接受随访,观察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生、治疗、预后等情况。结果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发生率为2.2%(9/416),其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3例、呼吸系统恶性肿瘤3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例、软组织肉瘤1例。肝移植至肿瘤确诊的时间为10~73个月,中位时间49个月。患者接受相应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化学药物治疗(化疗)。5例术后免疫抑制剂转换为西罗莫司,4例FK506用量为肿瘤确诊前的半量。随访期间6例死亡,均死于肿瘤进展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确诊距死亡的时间为2~25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结论吸烟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能为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规范化随访并针对高危因素早期防治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易述红易慧敏傅斌生牛斌孟炜李华许赤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吸烟免疫抑制剂
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ITBL)并发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术且术后确诊为ITBL并发门静脉高压症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46±14)岁。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患者门静脉高压症发生、发展及其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ITBL确诊时患者合并轻度脾肿大11例,中度脾肿大14例,重度脾肿大4例,无脾肿大3例。随访期间5例病情稳定,脾肿大保持在轻度或由中度转为轻度;余27例脾肿大等门静脉高压症状随着ITBL病变进展而加重,其中发展至重度脾肿大者11例。53%(17/32)患者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食管下段轻度静脉曲张2例,食管下段胃底轻-中度静脉曲张8例、中-重度静脉曲张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PTC)途径介入治疗,行再次肝移植术11例、胆肠吻合术4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探查术1例。患者存活18例,死亡14例,其中死于黄疸加深肝功能恶化4例、肝癌复发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再次肝移植术后重度感染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肾衰竭1例。结论大部分肝移植术后ITBL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着ITBL进展而病情逐渐加重。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介入治疗、再次肝移植、胆肠吻合,患者预后极差。
易慧敏张在东张彤傅斌生陈云浩任杰孟炜杨扬易述红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疾病门静脉食管和胃静脉曲张脾大
肝移植术后新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四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术后随访的416例中4例新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48—61岁,中位年龄57岁。收集患者肝移植手术时年龄、原发病、既往病史、吸烟及饮酒不良嗜好病史、肿瘤家族史、新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治经过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移植术后新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0%(4/416)。4例患者中食管癌、胃癌、肝肉瘤、结肠癌各l例,男女比例为3:1,手术时年龄47—57岁,中位年龄53岁。原发病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2例,肝细胞肝癌(肝癌)2例,2例肝癌均合并乙肝,其中1例合并酒精性肝硬化。既往有胃溃疡病史1例,有结肠息肉病史1例。术前有吸烟史2例,有长期二手烟接触史1例;有长期饮酒史2例。有肝癌家族史1例。4例患者从接受肝移植手术至确诊为新发恶性肿瘤的时间为10.71个月,中位时间为34个月。患者确诊新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后,3例患者将他克莫司(FK506)转换为西罗莫司治疗,另1例患者继续口服确诊前一半剂量的FK506。仅1例患者接受手术切除,但拒绝行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另3例因故均未行手术、放疗及化疗。4例患者从确诊为新发恶性肿瘤至死亡时间为2~25个月,中位时间为5个月,均死于肿瘤进展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术后新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差,肝移植术前应给予评估有否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高危因素,并针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监测。
牛斌易述红许赤易慧敏张琪孟炜李华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他克莫司结合蛋白质类
联合肝门板的肝门 ̄空肠吻合术治疗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患者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联合肝门板的肝门 ̄空肠吻合术治疗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ITBL)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先后收治的3例ITB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4、34、36岁,中位年龄34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3例患者发病时间分别为肝移植术后14个月(例1)、3年(例2)、18个月(例3),均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症状,ITBL主要位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局限于肝门部)。采用联合肝门板的肝门 ̄空肠吻合术。观察3例患者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等。出院后患者接受定期随访,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无发生胆漏和肠漏等手术相关并发症。例1患者由于肝内胆道缺血型胆道病变进展,在术后病情稳定2年9个月后再次出现ITBL临床表现,拟行再次肝移植;例2患者术后随访3年情况稳定;例3患者术后病情稳定6个月后再次出现严重的ITBL表现,放弃治疗。结论联合肝门板的肝门 ̄空肠吻合术可用于治疗局限于肝门部且病情稳定的ITBL患者,可延缓或避免再次肝移植手术。
易述红易慧敏傅斌生孟炜李华许赤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疾病胆肠吻合术肝门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