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2225080)

作品数:16 被引量:89H指数:4
相关作者:施萍庞希宁张殿宝王竟刘晓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干细胞
  • 9篇细胞
  • 9篇间充质干细胞
  • 9篇充质干细胞
  • 6篇羊膜间充质干...
  • 6篇人羊膜间充质...
  • 3篇脂肪间充质干...
  • 3篇聚乙烯亚胺
  • 3篇EGF
  • 3篇创伤
  • 3篇创伤修复
  • 2篇蛋白
  • 2篇羊膜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皮肤创伤
  • 2篇转录
  • 2篇间充质
  • 2篇角质
  • 2篇角质形成

机构

  • 1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5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庞希宁
  • 15篇施萍
  • 7篇王竟
  • 7篇张殿宝
  • 6篇刘晓玉
  • 5篇王瑞
  • 3篇谭丽萍
  • 3篇张涛
  • 2篇王喜良
  • 2篇赵峰
  • 2篇苏航
  • 1篇何旖旎
  • 1篇孟涛
  • 1篇林学文
  • 1篇王哲
  • 1篇霍双枝
  • 1篇郎宏鑫
  • 1篇李彩虹

传媒

  • 16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6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性纳米颗粒与脂质体介导REST-siRNA转染hADSCs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聚乙烯亚胺包被的磁纳米颗粒(PEI-SPIO)与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作为基因载体转染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的可行性及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转染效率及基因瞬时干扰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别将PEI-SPIO和lipofectamineTM2000作为基因载体连接REST-siRNA体外转染hADSCs,用MTT法检测hADSCs增殖和功能;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EST的表达。结果用磁性纳米颗粒和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转染细胞后,细胞成活率分别为99%和79%(P<0.05);磁纳米颗粒和脂质体的转染效率无差异,分别为75%和71%;磁纳米颗粒和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时RNA表达量分别为(0.46±0.04)和(0.53±0.05),蛋白水平表达量分别为(0.501±0.006)和(0.523±0.004)。结论磁性纳米颗粒因其具有低细胞毒性可代替脂质体作为转染干细胞的基因载体。
王瑞庞希宁施萍
关键词:磁性纳米颗粒聚乙烯亚胺脂质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转染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皮肤创伤修复的作用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皮内移植对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作用,为临床皮肤创伤后修复提供新的细胞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分离培养hADSCs,取3~5代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ID0、CD105、CD34和CD45的表达,并分别置于骨、软骨和脂肪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分化,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在实验小鼠背部制备一个面积为1cm×1 cm的皮肤创面,将磁性纳米颗粒标记的hADSCs以皮内注射方式移植到小鼠创面四周。分别于伤后0、7和14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90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具有骨,软骨,脂肪诱导分化潜能;实验小鼠皮肤创伤后3d开始,可见各组创面逐渐缩小,伤后21d创面愈合。移植组于创伤后第7天创面愈合率为(74.6%±4.1%),14d为(96.5%±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d的(26.7%±1.9%),14d的(47.3%±2.3%),(P〈0.05)。结论hADSCs移植能够提高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速度。
刘晓玉王瑞张涛庞希宁施萍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创伤愈合
聚乙烯亚胺包被的Fe_3O_4磁纳米颗粒对hAMSCs生物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PEI)包被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的最佳方法并检测hAMSCs的增殖。方法分别用含铁浓度为6、8、10和12 mg/L的PEI-SPIO标记体外培养的hAMSCs,利用普鲁士蓝染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PEI-SPIO的标记情况进行分析鉴定,将未标记组设为对照组;应用MTT法检测PEI-SPIO标记后hAMSCs的增殖活性。结果 hAMSCs经PEI-SPIO标记后,细胞内可检测到大量铁颗粒。PEI-SPIO标记具有浓度依赖性;10和12 mg/L浓度的PEI-SPIO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活力(P<0.05)。结论浓度为8 mg/L的PEI-SPIO标记hAMSCs可获得良好的标记效果,并且不影响细胞的增殖活力。
王瑞庞希宁施萍刘晓玉王竟苏航
关键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聚乙烯亚胺超顺磁性氧化铁
水通道蛋白1促进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染色、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AMSCs AQP1的表达,siRNA干扰AQP1后,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hAMSCs的迁移能力。结果 hAMSCs细胞膜上AQP1表达阳性。siRNA干扰AQP1 48 h后AQP1 mRNA表达水平降低60.13%;AQP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40.42%。siRNA干扰组穿过细胞数目为23.7±1.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15±1.15(P<0.01)。结论 AQP1促进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推测AQP1参与创伤的修复过程。
张涛庞希宁施萍王竟王喜良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1细胞迁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创伤修复
EGF对hAMSCs基因表达谱影响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基因表达谱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表达谱测序(Illumina 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100 ng/mL EGF干预前后的hAMSCs基因表达测序比对,确定hAMSCs基因表达谱,RT-PCR检测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04个(FDR≤0.001和|log2Ratio|≥1),其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56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48个;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26个生物学过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具有显著性差异(Q≤0.05),RT-PCR检测验证与基因表达谱结果一致。结论 EGF干预hAMSCs引起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和信号通路可能在hAMSCs增殖和迁移及促进创伤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庞希宁李彩虹施萍王竟刘晓玉张涛张殿宝赵峰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表达谱生物信息学
聚乙烯亚胺包被的Fe_3O_4磁纳米颗粒对hAD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PEI)包被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从人皮下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hADSCs并鉴定,选取第3代hADSCs,分别用含铁浓度为6、8、10和12 mg/L的DMEM/F12培养液共孵育。通过普鲁士蓝染色、MTT细胞增殖实验、锥虫蓝染色及多向分化诱导实验来探讨PEI-SPIO标记后,hADSCs的标记能力、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结果 1)当铁终浓度为8、10和12 mg/L时,PEI-SPIO对hADSCs的标记率为99%,当铁终浓度<8 mg/L时,PEI-SPIO对hADSCs的标记率为96%。2)当铁终浓度为6和8 mg/L时,PEI-SPIO标记的hADSCs的活细胞比率为99%,而当铁终浓度为10和12 mg/L时,活细胞比率为(79.03±2.25)%和(70.23±1.3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当铁浓度为10和12 mg/L时,在诱导hADSCs分化过程中,细胞绝大多数死亡。结论铁浓度8 mg/L为PEI-SPIO标记的最适宜浓度,既能高效的标记hADSCs,又不影响hADSCs的细胞增殖、多向分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
王瑞刘晓玉庞希宁施萍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超顺磁性氧化铁生物学特性
EGF促进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迁移上调MMP14和IL-1β表达
2013年
目的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促进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迁移过程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EGF促进hAMSCs迁移的机制。方法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Transwell小室检测EGF对hAMSCs迁移能力影响;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MMP14和IL-1β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原代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CD44,不表达CD45;不同浓度EGF作用hAMSCs 24 h 100μg/L EGF迁移指数最大为2.0;100μg/L EGF作用hAMSCs12、24和48 h迁移指数为1.6、2.0和1.7;MMP14蛋白表达12 h为(0.81±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3±0.12)(P<0.05);IL-1β蛋白表达48 h为(0.55±0.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30±0.05)(P<0.05)MMP14和IL-1βmRNA表达上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GF促进hAMSCs迁移上调MMP14和IL-1β表达;MMP14、IL-1β和EGF协同激活MAPK/ERK、P13K/AKT信号通路参与调控EGF促进hAMSCs迁移。
谭丽萍庞希宁施萍王竟王喜良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表皮生长因子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储备库的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库,为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方法将胎盘冲洗干净后,分离出羊膜组织,从羊膜组织原代和传代培养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方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及干细胞标记,使用不同的诱导分化培养基检测鉴定hAMSCs多向分化的能力,细胞周期等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将磁性纳米颗粒标记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小鼠创面进行细胞功能评价。结果羊膜来源的细胞生长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传代过程中未发现细菌、真菌、霉菌、支原体和内毒素等的污染。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CD90和CD105,不表达CD45、CD14、CD34和HLA-DR。在不同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状态下,细胞可向成骨、成软骨和成脂方向分化。细胞大多数处于G1期,仅少数细胞处于活跃的增殖期G2;建库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显著促进小鼠创面愈合(P<0.05)。结论所得到的细胞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初步建立了库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标准和相应的干细胞质量控制体系。
庞希宁刘晓玉施萍王竟林学文张殿宝谭丽萍
关键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细胞分化细胞库
导师负责制教学法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49
2013年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用导师负责制教学法是拓展其应用的新思路。根据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师资不足的特点,探索尝试与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相适应的、有培训特色的导师负责制教学法并加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同时也缓解带教教师不足的矛盾。同时,对提高学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施萍何旖旎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
人2型糖尿病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及纯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体外原代无血清培养人2型糖尿病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并进行纯化。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分离人2型糖尿病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使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通过两步消化传代纯化细胞,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WST-8法测定细胞增殖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型和纯度。结果无血清培养并纯化的角质形成细胞呈典型的上皮形态,第3代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曲线为S形,对数增长期的平均倍增时间为36.9 h,角蛋白阳性率为98.9%。结论建立高纯度的人2型糖尿病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无血清培养方法。
张殿宝王竟庞希宁施萍苏航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2型糖尿病原代培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