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AA070046)
- 作品数:24 被引量:143H指数:9
- 相关作者:刘海峰刘一彬刘希伟张亚群宋方青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论科举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被引量:1
- 2009年
- 首先对科举文献进行了界定,进而着重介绍几种重要科举文献类型及其史料学术价值。探讨了保护科举文献的意义与措施,并提出应充分利用科举文献为科举学研究提供服务。
- 刘一彬
- 关键词:科举文献
- “策学”与科举学被引量:7
- 2009年
- "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一千三百年。古代的"策学"就是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清代"策学"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不仅"策学"文献种类繁多、发行量大,而且推陈出新,到晚清时期,还出现许多以西学或自然科学为内容的"策学"著作。"策学"文献对研究当时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其考试内容有直接的价值,从策问题目和对策内容往往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关注的重点、政治方向和文风的变迁,并为研究当时学术和文化提供一种特别的史料。"策学"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将从一个方面促使科举学走向繁荣。
- 刘海峰
- 关键词:科举科举学科举文献
- 科举制的历史合理性与合法性被引量:2
- 2009年
- 科举制在其"历史存在"的绝大多数时段内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科举制的合理性包含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两个层面;而科举制的合法性则主要来自其合理性及其合利益性与合道德性。清末中西文明冲突带来了科举制的合理性危机,而这种合理性危机又导致了其合法性危机的出现。在其合理性与合法性遭受严重危机的近代境遇下,科举制由于其巨大历史惯性未能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换而终被废止。探讨科举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是为科举制平反的必然诉求,同时也是理性评价科举的必然要求。
- 刘希伟
- 关键词:科举制合法性
- 为科举正名被引量:11
- 2010年
- 近百年来,"科举"和科举制长期被妖魔化。我们不应将"科举"看成一个贬义词,而应该当成一个中性词,一个含义非常丰富而复杂的词语。通过对历史表象的辨析,可以发现以往人们对科举制存在太多的误解。古往今来的实践表明,不能否定科举制的合理内核,彻底否定整个科举制度实际上就是否定考试制度。作为传统社会相对公平的一种选才制度,科举不是传统社会的万恶之源,而是凝聚着中华历史上众多文化巨人无数智慧的一项制度创造。
- 刘海峰
- 关键词:科举科举制
- 科举政治与科举学被引量:12
- 2010年
- 科举政治是指以考试选拔为官员主要录用方式的官僚政治。科举时代多数中高层官员由进士出身,而科举牢笼天下英才,不仅能消弭反叛力量,所选拔者尤多报效国家的志士。科举与古代地缘政治、吏治、朋党等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科举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从隋唐到明清1300年间,大部分政治精英从科举选拔出来,科举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产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科举政治研究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支撑着科举学,促使科举学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 刘海峰
- 关键词:科举科举学进士
- 科举观:科举学研究的新视角被引量:4
- 2009年
- 科举观体现为人们对于科举制度的认识与评价,它潜在而长久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科举考试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在科举制度的历次变革中,不同社会阶层的科举观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科举观研究的价值集中地通过"科举观研究"与"科举学"的关系体现出来。20世纪科举观的转变表明,科举观念具有承传与变易的基本特征,同时个体差异、科举认识、科举属性等因素都对科举观念的形成有着深刻影响。今后一个时期,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将是科举观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 陈兴德
- 关键词:科举学
- 功过是非再观照:在古代科举与现代教育之间
- 2011年
-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由科举考试进身为官的"仕途"被废除,科举制度也被彻底否定。但作为我国古代实行最久、最重要和最完备的任官制度,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重新认识和合理评价古代科举制度,同时审视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对照两者之间的功过是非,对促进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作用。
- 李玲玲
- 关键词:古代科举现代教育功过是非
- 文化自觉与科举学研究
- 2010年
- 20世纪上半叶,在废止科举制的激愤余绪中,科举研究总体上而言比较薄弱,迨及建国直至"文革"期间更加被边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举研究日渐升温,科举学理念、为科举制平反的理念相继出现,这既是学术研究走向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自觉的一种典型表达方式。科举学的正式出场为科举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平台,有助于科举研究走向更深层次的文化自觉,从更为宏观的视野来看则有助于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 刘希伟
- 关键词:文化自觉科举学科举研究
- 试论科举文献的独特性与专门性被引量:4
- 2010年
- 科举文献是直接记载科举制度及其运作历史的文献,在类型和分类上具有独特性与专门性,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科举文献学来研究科举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保存和利用,通过充分利用科举文献把科举学的研究推向深入。
- 刘一彬
- 关键词:科举文献专门性
- 清代科举考试中的“商籍”考论——一种制度史的视野被引量:15
- 2010年
- 在清代,商籍主要是指为盐商及其子弟设立的应考科举的籍类标记。但除此之外,"商籍"一词尚有其他的某些含义。科举考试中的商籍,是盐业与科举"联姻"的产物,同时也是政府与盐商之间利益交换的产物。清代在延续明代旧有商籍的基础上,在全国多个省份均设置了商籍学额与中额。在别省行盐执引者及其亲子弟侄果系无法回籍应试,是商籍应考条件最为严整的规定。但一方面这种应考规定在某些地区存在一定的变通之处,另一方面制度的成文规定并不能必然保证其完全按章运作,在录取率较高的背景下,大量本身并不符合应考条件的考生纷纷冒考商籍,由此造成了清代科举史上的一大冒籍类别。
- 刘希伟
- 关键词:清代科举考试制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