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0BB5165)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刘迎春顾小红张云东段绪伟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性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星状细胞
  • 1篇增强子
  • 1篇增强子结合蛋...
  • 1篇细胞
  • 1篇纤维化
  • 1篇结合蛋白
  • 1篇肝纤维化
  • 1篇肝纤维化动物...
  • 1篇肝星状细胞
  • 1篇肝硬化
  • 1篇PAR1
  • 1篇RA
  • 1篇SD大鼠
  • 1篇C/EBP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顾小红
  • 2篇刘迎春
  • 1篇段绪伟
  • 1篇张云东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SD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通过胆管结扎法建立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与探讨。方法选用禁食12h、能自由饮水的SD雄性大鼠,腹腔麻醉后,分离胆管,以丝线两处剪断1cm结扎胆管,分别于0、2、4、6、8周测定大鼠体质量、肝脏质量、肝功能、肝纤维化酶谱,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设立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结果 4~6周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及肝脏质量较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肝脏湿质量明显下降(P<0.05),造模第2周即可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酶谱较0周时明显升高(P<0.05),病理切片可见肝组织结构明显破坏,大量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生及假小叶形成。结论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方法简单,形成周期短,是一种稳定且可靠的肝纤维化研究模型。
刘迎春顾小红
关键词:肝硬化动物模型
上调C/EBPα对PAR1激活的HSC-T6细胞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上调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对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激活的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增殖和分泌胶原蛋白的影响。方法瞬时转染法转染经PAR1激活的HSC-T6,根据转染质粒的加PAR1活性肽的情况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未做任何处理)、SFLLR组、SFLLR+C/EBPα质粒组、SFLLR+空载体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24、48hHSC内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前胶原的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度。结果 SFLLR+C/EBPα质粒组细胞内α-SMA及Ⅰ型前胶原蛋白的表达较其余各组明显减少,细胞增殖度也明显下降,均以转染后48h明显改变(P<0.01)。结论上调C/EBPα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PAR1对HSC-T6的活化、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
刘迎春顾小红张云东段绪伟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