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046)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学勤更多>>
相关机构:呼伦贝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学校教育
  • 2篇盟会
  • 2篇民族
  • 1篇地方高校
  • 1篇学员
  • 1篇遗产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非物...
  • 1篇清末
  • 1篇清末民初
  • 1篇民初
  • 1篇民国
  • 1篇民国初年
  • 1篇民族教育
  • 1篇教育传承
  • 1篇国初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高校

机构

  • 6篇呼伦贝尔学院

作者

  • 6篇王学勤

传媒

  • 2篇民族教育研究
  • 2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满族研究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民国初年西布特哈地区学校教育简论被引量:1
2013年
西布特哈地区的学校教育在民国初年有一定发展,学校规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纵观西布特哈地区的学校教育,课程设置体现时代需求是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各级官员的高度重视和努力实施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力,而体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又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
王学勤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在地方高校的构建与实践——以呼伦贝尔学院“三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方面有着地缘、文化、人才等诸多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大学生校园活动等诸多层面建构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体系。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和良好效应。
王学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高校教育传承
试述布特哈八旗贡貂制度的历史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布特哈贡貂制度始于天命、天聪年间,一直持续到清朝末期。这一制度是一种特殊的赋税制度,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统治管理方式,是巩固东北边疆的有效手段,也是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布特哈八旗贡貂制度使布特哈地区成为朝廷的貂皮供应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统治阶级对貂皮的需求,并有利于保持索伦、达斡尔、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民族传统和特征,在有清一代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学勤
关键词:盟会
试论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的学校教育被引量:1
2013年
历史上,我国西布特哈地区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自清末新政以来,该地学校教育较为迅速地发展起来,经过清末的初建到民国时期的学校调整和制度的逐步完善,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王学勤
关键词:清末民初学校教育
布特哈八旗贡貂刍议被引量:1
2014年
贡貂是布特哈八旗各族部众对封建王朝所尽的主要义务,"身足五尺,岁贡貂皮一张"已成共识,但贡貂制度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是因事因时而异的,存在免贡、缓贡等多种情况,体现了清廷对布特哈八旗管理之特征,即其管理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地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布特哈八旗各族部众的进步和发展。
王学勤
试述布特哈八旗贡貂制度及其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布特哈八旗的贡貂制度是清朝管理布特哈八旗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后金"政权建立开始实施一直到清朝灭亡。这一制度经过了三个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在有清一代发挥过重要作用。
王学勤
关键词:盟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