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10GXS5D226)

作品数:22 被引量:453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平许家云张庆昌王春晖张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实证
  • 6篇门槛
  • 5篇人力资本
  • 5篇资本
  • 5篇技术创新
  • 5篇技术进步
  • 5篇海归
  • 4篇门槛效应
  • 4篇国际技术扩散
  • 3篇要素生产率
  • 3篇政府
  • 3篇生产率
  • 3篇实证分析
  • 3篇全要素生产率
  • 3篇门槛回归
  • 3篇工资
  • 2篇智力外流
  • 2篇省级面板数据
  • 2篇实证研究
  • 2篇自主创新

机构

  • 20篇山东理工大学
  • 8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北大学
  • 1篇中国银行国际...

作者

  • 18篇李平
  • 7篇许家云
  • 5篇张庆昌
  • 3篇王春晖
  • 3篇张玉
  • 2篇孔帅
  • 2篇田朔
  • 1篇李淑云
  • 1篇唐红
  • 1篇吴石磊
  • 1篇宫旭红
  • 1篇杨立娜
  • 1篇刘廷华
  • 1篇李蕾蕾
  • 1篇张玉
  • 1篇慕绣如
  • 1篇臧乐
  • 1篇白清

传媒

  • 3篇财经研究
  • 2篇现代财经(天...
  • 2篇产业经济研究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财贸经济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南开经济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科技与经济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管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国际技术扩散的视角被引量:2
2013年
文章从国际技术扩散视角,详细阐述了本币升值对一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3-2011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总体上显著促进了国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时机;就具体作用渠道而言,人民币升值通过进口贸易、出口贸易、FDI均可以显著促进国内技术创新,通过OFDI也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但效果并不显著;各个作用渠道中,出口对于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最大,OFDI作用最小。
李平臧乐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技术创新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影响的门限效应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动态广义矩估计和内生门限估计方法,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市场竞争效应和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视角,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影响技术进步的技术溢出效应较为显著,而市场竞争效应不显著。进一步的门限效应检验发现,这两种效应均具有非线性的双门槛特征。
孔帅张玉李平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门限效应
工资上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存在性及门槛效应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工资上涨主要通过要素替代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人力资本投入效应、效率工资效应及创造性破坏效应等机制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但工资上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存在"门槛效应",过低的工资水平不利于一国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反而使其陷入低工资低生产率陷阱。经借助GMM及非线性内生门槛检验方法对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相关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工资高劳动生产率的结论适用于中国,不同时间段的比较得出近年来工资上涨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升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内生门槛回归得出中国工资劳动生产率的门槛值为年均12693.05元,目前工资越过该门槛值的仅有上海、北京等8个省份,进一步比较分析得出该8个省份的工资上涨在劳动生产率提升中的作用显著高于未跨过门槛值的省份。
李平宫旭红张庆昌
关键词:工资上涨劳动生产率门槛效应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被引量:4
2011年
在非对称信息背景下,建立了一个潜在者和在位者的竞争模型。在不确定条件下,相比潜在进入者,在位的垄断者有减少R&D投资的动机,所以,潜在者将通过高于在位垄断者的技术创新投入进入垄断市场。通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测度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将技术创新作为市场进入的重要手段。
张庆昌唐红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技术创新民营企业潜在进入者
智力跨国外流有利于中国技术创新吗?被引量:9
2013年
智力跨国外流究竟是提升了外流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导致创新人才流失而削弱了技术创新能力?文章在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开放经济框架内,将智力外流引入技术创新生产函数,从理论上探讨了智力外流与外流国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构造智力外流指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智力外流与中国技术创新之间呈倒U形关系,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智力外流水平处于倒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因此,鼓励和合理引导人才国际流动对于提升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李平许家云张庆昌
关键词:智力外流人力资本技术创新
金融市场发展、海归与技术扩散:基于中国海归创办新企业视角的分析被引量:26
2011年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研发生产函数并引入海归智力增益因素,考察中国金融市场对海归创办新企业引致的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对中国1997-2008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在促进外资研发及海归创业引致的技术扩散方面作用显著。首先,金融市场发展在达到一定水平并且融资效率相对较高时,海归选择由外资企业流出建立新企业的可能性也较高,从而会放大外资研发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其次,货币市场通过新建企业的人员流动效应对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显著,而信贷和股票市场的效果并不理想。
李平许家云
关键词:金融市场发展海归技术进步
智力外流、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利用2001-2010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就智力外流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本积累对流出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智力外流通过激励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显著促进了国内的经济增长;(2)内陆欠发达地区智力外流的人力资本激励效应的边际作用比较大,而沿海发达地区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更强,总体来看,智力外流的经济增长效应在沿海发达地区更加明显;(3)通过引入交互项,本文还发现智力外流通过人力资本激励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智力流动规模的扩大而提高,进一步引发对中国最优智力外流水平的思考。
李平张玉许家云
关键词:智力外流人力资本经济增长
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及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39
2011年
本文将海归引入国际研发溢出的计量模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海归对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海归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但在不同地区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并且在使用多个工具变量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槛检验方法对影响海归技术扩散效应的若干因素及其门槛特征进行检验,并从财政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测算了引发海归积极技术外溢效应的门槛水平。
李平许家云
关键词:海归国际技术扩散门槛回归
波特假说的滞后性和最优环境规制强度分析——基于系统GMM及门槛效果的检验被引量:56
2013年
"波特假说"认为合理设置的环境规制政策在长期能够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生创新补偿效应,从而弥补因规制增加的成本,因此发挥规制的创新效应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关键。文章运用2000~2010年中国29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和门槛回归方法,在低碳视角下检验"波特假说"是否存在及存在的条件并确定最优规制水平。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当期阻碍技术创新,在滞后期促进创新且在滞后二期促进作用最明显;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三重门槛效应,规制强度较低时规制对创新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潜动力,不足以引发创新活动的开展,在最优规制水平显著促进创新,强度过高时促进作用减弱。
李平慕绣如
关键词:低碳视角环境规制波特假说门槛效应
人力资本跨国外流与汇款对技术创新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将人力资本跨国外流和汇款两大因素引入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世界上34个国家和地区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外流人员向母国输送汇款的技术创新效应。结果表明,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力资本跨国外流能够通过汇款显著促进母国的技术创新;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汇款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
李平杨立娜
关键词:汇款技术创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