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1KYB099)
-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6
- 相关作者:胡丽庆史煜波王盛翁幸鐾孙定河更多>>
- 相关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段尿在常温下保存时间对培养结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临床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明确尿液标本合理保存时间,加强对标本细菌培养前的保存时间控制。方法随机选取114份患者尿液标本,比较其在新鲜尿液即刻培养结果和室温(22~25℃)的环境中各放置0.5、1、2、3、4和5 h等不同时间点细菌培养结果的分离率差异,采用样本率与总体率(新鲜尿液培养的分离率)的差别检验(|u|和P)分析其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新鲜尿液即刻培养与放置0.5 h培养结果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6%);之后随放置时间延长分离率逐渐升高,2 h接种标本分离率为43%,差异无统计意义(|u|=0.9489,P>0.05);放置3、4和5 h后接种标本分离率分别为50.9%、55.3%和63.2%,呈显著增高(|u|值分别为2.627、3.586和5.446,P值均小于0.01)。结论在常温下不同的保存时间对培养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在2 h后影响更为显著。准确有价值的培养结果,与标本合理的存放时间有极大的关系,加强尿液培养前阶段的保存时间控制非常重要。
- 胡丽庆吕鹏周永列王盛
- 关键词:尿液细菌培养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谱文献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谱,早发性VAP与晚发性VAP病原谱差异及其他临床流行病学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维普中刊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VAP临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743篇,其中共18篇进入统计分析,18篇均可用于病原学统计,共检出病原菌334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2457株占73.4%,革兰阳性球菌555株占16.6%,真菌335株占10.0%;可用于早发性VAP与晚发性VAP病原谱比较的共3篇,统计出铜绿假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以及真菌的构成比稍有差异(P<0.05),其余病原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用于发病率统计的共9篇,统计出发病率为41.6%;可用于病死率统计的共10篇,统计出病死率为25.0%。结论文献分析显示,VAP病原谱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早发性VAP与晚发性VAP病原谱差异不大。
- 王林峰王选锭黄小萍胡丽庆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谱发病率病死率
- 黏质沙雷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黏质沙雷菌分离株的整体耐药特点,研究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方法收集2007至2010年从宁波市第一医院不同病区分离(剔除重复菌株)黏质沙雷菌247株,用Vitek2-Compact及配套革兰阴性杆菌药敏卡(GNS)检测其药敏情况,对筛选出的20株耐碳青霉烯类菌株进行PCR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黏质沙雷菌对头孢曲松、氨曲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0.4%(174/247)、64.8%(160/247)、57.4%(142/247);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5%(8/229)、5.4%(13/241)、5.9%(14/237)、8.1%(20/247)。PCR检测20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黏质沙雷菌中,1、7、12和16号的AmpC染色体基因表达是阴性参考菌株的98.3、102.3、121.5、87.3倍;共有12株黏质沙雷菌分离株同时携带CTX-M型超广谱13内酰胺酶(ESBLs)和KPC-2型碳青霉烯类酶。黏质沙雷菌所携带的CTX—M以CTX-M1、CTX.M2、CTX—M9为主;2株菌携带有SHV基因;2株菌携带有SME基因;2株菌携带有TEM基因;5株菌膜孔蛋白基因ompC和ompF均缺失;仅1株ompC基因缺失;2株菌ompF基因缺失。结论黏质沙雷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原因比较复杂,以产β内酰胺酶为主。开展对耐药菌株的进化和多耐药基因的研究,有利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抗生素对耐药菌的选择压力及控制耐药菌株的蔓延,
- 胡丽庆吕火祥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 尿道分离产blaKPC-9型碳青霉烯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该菌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包括KPC-2、KPC-3及 KPC-9型碳青霉烯酶类,此酶可在质粒间传播。目前产blaKPC-9型大肠埃希菌株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在1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到KPC-9型碳青霉烯酶,现报道如下。
- 胡丽庆王盛史煜波翁幸鐾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尿道Β-内酰胺酶
- 奇异变形杆菌中质粒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别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本地区近4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奇异变形杆菌可能存在的碳青霉烯类酶基因型别。方法回顾分析2009到2012年临床分离奇异变形杆菌的资料筛选出非重复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15株;用浓度梯度法(E-试条法)检测其对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厄他培南(ETP)、环丙沙星(CIP)、阿米卡星(AK)和米诺环素(MIN)的MIC值;Hodge试验进行产碳青霉烯酶的确认,同时对试验菌株进行耐药基因的PCR扩增检测及测序,对阳性扩增菌株的质粒提取物与叠氮钠耐受的敏感态大肠埃希菌J53(E.coliJ53)进行电转化,并对电转化后的菌株进行目标基因的PCR扩增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MIC值的检测。结果2009到2012年,筛选到15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IPM、MEM、ETP的耐药率均为100%,CIP的耐药率为86.7%(13/15),AK的耐药率为33.3%(5/15),MIN的耐药率为80%(12/15);15株细菌中Hodge试验阳性7株,blaKPC基因阳性11株,经测序检测确认为blaKPC-2型;11株blaKPC基因阳性菌株的质粒提取物经电转化大肠埃希菌J53,使转化子大肠埃希菌J53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厄他培南的MIC值增高2~64倍,PCR扩增转化子大肠埃希菌J53bla。基因均阳性。结论本地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奇异变形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其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主要为位于质粒上的6如眦。基因型,易于在菌株间流行,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 胡丽庆王盛史煜波翁幸鐾
- 关键词:奇异变形杆菌PCR质粒电转化
- 综合性医院传染病防控现况及医院感染控制调查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调查并研究综合性医院防控传染病和控制感染的现况,提出有效建议。方法随机选取宁波市综合性医院106所,对其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监督管理、人员分工和预警机制等。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它们传染病防控和感染控制方法及现状。结果 106所医院中101所医院贯彻施行国家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另5所医院在监督管理和保障措施方面有明显漏洞。监督管理高效者仅有37所,约占34.91%。药品管理高效及有效者共有97所,约占91.51%。预警机制高效者高达21所,约占19.81%。结论综合性医院传染病防控及医院感染现状大体良好,符合国家标准。然而,诸如预警机制、监督管理等细节方面仍有诸多弊病,亟待改进。
- 卢丹华石展鹰胡丽庆
- 关键词:传染病医院感染
- 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对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及多种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值,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的同源性,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的缺失等多种耐药基因.结果 PFGE显示1、2、4、5号菌株均有19个条带,具有同源性;PCR试验检测结果1、4号菌携带bla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3、5号菌携带携带blaDHA,3号携带bla ACT/MIR型AmpC 基因,1、2、4、5号菌携带bla KPC-2碳青霉烯酶基因;2号、4号菌株缺失膜孔蛋白基因ompF,3号菌株同时缺失ompC和ompF;其中3号菌株的16S rRNA基因定量确定AmpC基因的表达为阴性菌的106.7倍.结论 宁波市第一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弗劳地枸橼酸盐杆菌具有同源性,其耐药机制由KPC酶、AmpC酶、ESBLs、膜孔蛋白缺失等共同作用所形成,多数耐药基因定位在质粒上易引起耐药性的播散,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 胡丽庆孙定河史煜波史颖娇
- 关键词: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同源性
- 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的4年监测及碳青霉烯类耐药株的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2007年到2010年奇异变形杆菌的临床分布与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到2010年临床分离奇异变形杆菌的资料及整体耐药情况;对保存的耐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或厄他培南(ETP)的菌株进行复苏,并做Hodge试验进行产碳青霉烯酶的确认,同时对试验菌株进行耐药基因的PCR扩增检测。结果 2007年到2010年,奇异变形杆菌在临床各送检样本中以痰液分离率最高:51.1%、34.4%、22.1%和35.4%,其次为尿液:14.3%、28.0%、34.9%和33.6%;耐药监测分析显示,4年间对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基糖苷类耐药率相对较高且较为稳定;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最低但增加明显,亚胺培南从2007年的1.8%升到2010年的16.1%,美罗培南从2007年的1.7%升到2010年的16.8%。15株耐碳青霉烯类菌株中,Hodge试验阳性7株,blaKPC基因阳性11株,blaCTX-M基因阳性13株。结论本地区奇异变形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最低,但增加明显。位于质粒上的blaKPC基因所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和blaCTX-M基因所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本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 胡丽庆史煜波孙定河翁幸鐾
- 关键词:奇异变形杆菌PCR
- 产气肠杆菌连续分离株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临床连续分离的产气肠杆菌耐药性及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方法用Vitek2-Compact仪对临床连续分离的240株产气肠杆菌进行鉴定和常规药敏试验,并筛选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MIC值;用改良的三维试验方法分别检测耐药菌株的ESBLs与AmpC酶;改良Hodge试验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用PCR扩增法检测3种β-内酰胺酶的耐药基因;结果 240株产气肠杆菌对2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在3.8%-100%之间,最高为头孢西丁(100%)、最低为亚胺培南(3.8%);筛选出10株耐碳青霉烯类产气肠杆菌;三维试验10株菌ESBLs及AmpC酶均为阳性,Hodge试验阳性7株。PCR结果示,携带blaKPC基因7株;携带blaCTXM基因7株,携带blaSHV基因2株;携带blaDHA基因6株,携带blaACT/MIR型ampC基因4株;16SrRNA基因定量确定ampC基因的表达增加的3株。结论产气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主要耐药机制为产碳青霉烯酶、ESBLs与AmpC酶。
- 胡丽庆王盛史煜波翁幸鐾
- 关键词:产气肠杆菌ESBLSAMPC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