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军区医学科研计划课题(Z07003)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斌徐永清李晶刘力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军区医学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舟骨
  • 2篇舟骨骨折
  • 2篇骨折
  • 1篇运动学
  • 1篇在体
  • 1篇在体研究
  • 1篇三维运动学
  • 1篇手舟骨
  • 1篇手舟骨骨折
  • 1篇腕舟骨
  • 1篇腕舟骨骨折

机构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作者

  • 2篇徐永清
  • 2篇陈斌
  • 1篇刘力
  • 1篇李晶

传媒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腕舟骨骨折三维运动学在体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在体研究腕舟骨腰部骨折后届.伸、桡,尺偏运动时的三维运动学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10例腕舟骨腰部骨折成年志愿者的双侧腕关节,分别在中立位、掌屈及背伸各15°、30°、45°、60°,桡偏10°、20°及尺偏10°、20°、3泸、400位置进行螺旋CT成像扫描。在基于计算机的手术模拟系统中进行三维定量分析。在桡骨远端关节面的中心点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统,测量腕舟骨骨折后远、近端骨块的三维运动学数据,并与健侧腕舟骨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腕舟骨骨折后,近端骨折块与健侧比较,旋转、位移改变不明显,远端骨折块则变化较大。腕关节桡偏10°、背伸30°时,远近端骨块质心间距离最小。结论在舟骨腰部骨折的治疗中,腕关节取桡偏100、背伸30°位置时,骨折断端间距离较小,复位满意,为舟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陈斌徐永清李晶刘力
关键词:舟骨骨折运动学在体研究
手舟骨骨折损伤机制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手舟骨骨折的原因、机制,为减少手舟骨骨折的发生提供预防措施。方法2006年11月~2007年11月,临床收集手舟骨骨折病例16例,详细询问并记录病史,结合X片、CT表现,从物理力学的角度分析受伤机制。结果16例均为腕过伸位着地受伤;5例为军事训练(单双杠、倒功)中受伤,其中1例受伤时上臂呈后伸位,4例呈前屈位;8例为打球时受伤,其中2例受伤时上臂呈后伸位,6例呈前屈位;3例为高处坠落(2~6m)时受伤,均为上臂前屈位手掌着地所致。结节部骨折0例,远端(粉碎性骨折)3例,腰部横形骨折10例,斜形骨折3例,纵形骨折0例,近端骨折0例。结论手舟骨骨折主要发病原因为高强度训练、运动及高处坠落时腕关节过伸位手掌着地受伤。受伤时手掌的不同位置及人体的不同运动倾向综合作用,通过不同的损伤机制造成手舟骨不同类型的损伤。
陈斌徐永清
关键词:手舟骨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