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610108)
-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邵兆刚赵越何哲峰边彦明张永双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的早期记录及其构造与气候含义被引量:11
- 2009年
- 综合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早期记录的研究进展和典型盆地地层、沉积、古生物、古环境研究的系统成果,扎达盆地香孜组上部冻融层的出现代表了区域的古海拔达到了高原冰缘的高度,即3500m以上。这一段地层的时代可能从2.3Ma前后开始,并与贡巴砾石层下部冰水沉积层的时代基本一致。卓奥友冰期和希夏邦马冰期的时代与扎达盆地沉积结束后,直接覆盖其上的终碛垄和冰碛垄的时代大致相当,展现了这一时期喜马拉雅山脉的山岳冰川进一步发育,也说明喜马拉雅山脉作为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的地区开始冰冻圈的环境很可能在早更新世早中期。川西地区的早更新世的冰川沉积说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附近地区这一时期已经抬升至冰冻圈高度,但是,海拨高度与气候环境与喜马拉雅山脉应有不同。具体的时代仍需要深入工作。青藏高原普遍开始冰冻圈记录是在中更新世早期。伴随着全球冰期的到来,这一时期的冰川作用在青藏高原最为发育和广泛。这些暗示着青藏高原在中更新世早期整体性地较快速抬升进入冰冻圈,即海拔3500m以上。详细的过程仍有待深入研究。
- 赵越钱方朱大岗张永双邵兆刚何哲峰
- 关键词: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早更新世冰冻圈
- 西藏佩枯错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1
- 2013年
- 西藏佩枯错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河湖相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显示,该地区在晚更新世早期的127—72kaB.P.时期,气候温和湿润,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至66—56kaB.P.时期,气候转变为温凉略干,植被转为疏林草原;在56—49kaB.P.时期,气候温凉潮湿,植被又转为针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草原;而在49—46kaB.P.时期,气候温和偏干,植被转为疏林草原;在46—31kaB.P.时期,气候寒凉湿润,植被表现为温度进一步下降的疏林草原;在31—15kaB.P.时期,环境向寒冷方向发展,植被转为高寒草原;自11kaB.P.(全新世初期)开始,气候由温暖偏干转变为温凉偏湿,植被由灌丛草原转变为森林灌丛草原。这表明自晚更新世以来,该区气候环境是在逐渐变干的总趋势上,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冷暖与干湿波动。
- 边彦明余佳邵兆刚韩建恩贺承广
- 关键词:晚更新世以来湖相沉积环境变化
- 康西瓦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6
- 2009年
- 文章详细调查了康西瓦断裂带发育的断层崖、断层陡坎、地震破裂带、错断山脊、拉分盆地、挤压脊、偏心洪积扇、错断水系等新构造运动形迹,这些新构造运动形迹表明了康西瓦断裂带在晚新生代以来发生了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并兼有正滑运动分量。数字地形高程模型(DEM)分析表明康西瓦断裂西端终止于塔什库尔干谷地东部的瓦恰河谷内,东端与著名的阿尔金断裂带相连。如果以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为参照系,康西瓦断裂晚新生代以来的左旋走滑累积位移量可达80~85km,根据断裂带8~12mm/a的长期走滑速率,推测康西瓦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左旋走滑运动开始于约10Ma。结合我们获得的断裂带两侧岩浆岩的年龄,表明康西瓦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的开始时代为晚中新世,现今康西瓦地区的构造地貌格局很可能是中新世晚期以来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形成的。
- 何哲峰黎敦朋刘健赵越
-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缘晚中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