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07KG8) 作品数:9 被引量:54 H指数:5 相关作者: 张志广 李熳 陆伟 夏秀丽 季英兰 更多>> 相关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4年 目前在我国冠心病(CHD)的发病率越来越多。一方面,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高危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通常介入术后出现再狭窄问题同时也严重影响疗效,而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出现解决了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新生内膜过度增生、血管壁弹性回缩等原因形成的管壁再狭窄〔1~3〕。另外。 赵建秋 张志广关键词:冠心病 双联抗血小板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308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NSAID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骨关节疾病等,其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黏膜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08例NSAID相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以期提高对NSAID的临床认识水平。 李熳 张志广 卢向东 陆伟 季英兰 夏秀丽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风湿性疾病 骨关节疾病 消化道黏膜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大鼠小肠的损伤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大鼠小肠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阴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双抗组),分别予生理盐水、阿司匹林(10.41 mg/kg)、氯吡格雷(7.81 mg/kg)、阿司匹林(10.41 mg/kg)联合氯吡格雷(7.81 mg/kg)灌胃1次/d,共14 d。所有大鼠于末次给药后手术,观察小肠的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小肠黏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1)各实验组大鼠小肠的损伤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阿司匹林组高于氯吡格雷组(P<0.01),双抗组最高(P<0.01);(2)各实验组大鼠小肠黏膜TNF-α、IL-1β较对照组均呈明显高水平表达(P<0.05),且阿司匹林组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双抗组最高(P<0.05)。结论:常规剂量抗血小板药物可造成大鼠小肠损伤,且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损伤程度重,同时其TNF-α、IL-1β表达增强,提示这种变化可能参与了小肠损伤。 田珺琪 张志广 李熳 刘霞 张雪莲 陆伟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 小肠损伤 IL-1Β 老年人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NSAIDs相关性消化道出血患者308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208例和中青年组(〈65岁)100例,分析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老年组应用NSAIDs以阿司匹林为主,占55.8%(116/208),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37.0%(37/100)(X^2=9.517,P〈0.05);其血液常规及凝血常规指标与中青年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服用NASIDs药物后近期出血率[21.2%(44/208)]低于中青年组[63.0%(6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61,P〈0.05)。老年组及中青年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溃疡病史及Hp感染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人NSAIDs相关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与青年患者不同,需予以个体化治疗。 李熳 张志广 陆伟 夏秀丽 季英兰关键词:老年人 非甾体类抗炎药 消化道出血 阿司匹林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PCI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 004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服药时间、既往消化道病史、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脑血管病史、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等情况。比较不同因素的消化道出血情况,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65岁、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血小板数量异常、肌酐升高、血红蛋白异常是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致PCI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联用PPI是出血的保护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致消化道出血的认识,采取适宜措施,降低PCI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冯雪 张志广 李熳关键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胃肠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胃黏膜损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相关胃黏膜损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丙二醛、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进而了解NSAID引起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内镜室胃黏膜活检标本114份,其中来自服用NSAID的慢性胃炎伴糜烂及胃溃疡患者70例(NSAID组),余44份标本来自未服用NSAID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胃黏膜组织中VEGF、丙二醛、HIF-1α,结果以阳性率表示。结果NSAID组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8/70)与54.5%(24/44),)(2=9.70];而丙二醛和HIF—1α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9%(44/70)与27.3%(12/44),χ^2=13.70;45.7%(32/70)与13.6%(6/44),χ^2=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NSAID药物可能通过降低胃黏膜组织中的VEGF及升高丙二醛、HIF1-α而引起胃黏膜组织的损伤。 张志广 陆伟 李熳 闻淑军 季英兰 夏秀丽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丙二醛 缺氧诱导因子-1Α 非甾体抗炎药致老年患者消化道狭窄伴出血三例报告 被引量:4 2014年 病例1:患者男性,75岁。主因黑便伴腹胀20余天于2010年12月10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余因颈椎病静脉输入氯诺昔康约1周后出现黑便、伴腹胀,立即停药就诊于外院。 李熳 张志广关键词:胃肠出血 非甾体类抗炎药与胃肠道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3年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是一类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减少前列腺素生成而起到抗炎、解热、镇痛、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然而,NSAIDs在为广大患者减轻病痛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反应,尤以胃肠道损害最为常见。本文就NSAIDs相关性胃肠道损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江勇 张志广 李熳关键词:胃肠道损害 非甾体类抗炎药 前列腺素 环氧合酶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致小肠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大鼠小肠损伤的情况。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双抗组),每组20只,每天分别予生理盐水、阿司匹林10.41 mg/kg、氯吡格雷7.81 mg/kg、阿司匹林10.41 mg/kg联合氯吡格雷7.81 mg/kg灌胃,共14 d。所有大鼠于末次给药后手术,观察小肠损伤情况,取空肠液行细菌培养,溴化乙锭(EB)行小肠通透性检测,按照Chiu方法进行小肠黏膜病理损伤评分。结果各实验组大鼠小肠黏膜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病理损伤评分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且以双抗组最高(3.450±1.356)分。与对照组[(54.012±3.513)μg/g]相比,各实验组大鼠小肠通透性均明显增高,双抗组高于阿司匹林组及氯吡格雷组(μg/g:130.533±29.631 vs 90.965±3.765 vs 66.800±4.853,P<0.001)。双抗组大鼠空肠液细菌总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CFU/mL:61 924.805±1 751.159 vs 18 154.280±1 153.376,P<0.001),肠杆菌与肠球菌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0.220±0.089 vs 1.007±0.148,P<0.001)。结论常规剂量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较单一用药造成大鼠小肠损伤程度加重,肠道细菌数量增多,菌群失调、小肠通透性的增高都可能是小肠黏膜损伤的重要表现。 刘霞 张志广 李熳 张雪莲关键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小肠 通透性 菌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