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20111069)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珊杨婷刘苗何小庆胡显良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在肝母细胞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及文献回顾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在肝母细胞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2013年收治的10例经TACE 治疗的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治疗后患儿的全身情况、血AFP值及瘤体体积大小的变化及生存情况。结果患儿10例,男女比例4∶1,发病中位年龄9.5个月(1个月~10岁),10例患儿首诊后均予以1~4次TACE 治疗,其中6例TACE+手术+化疗,1例TACE+化疗,3例在TACE 治疗后放弃继续治疗。介入治疗后肿瘤体积较前均有明显缩减(26.2%~10.00%,平均70.0%),血清AFP值下降明显(28.5%~99.7%,平均83.6%)。所有患儿在接受TACE 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一过性肝功能损害(Ⅰ度3例,Ⅱ度2例,Ⅲ度1例)、轻度骨髓抑制、贫血等不适,未见明显心脏毒性及肾毒性损害。随访时间2~11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6.1个月,1年存活率100%(7/7),2年存活率86%(6/7),3年存活率71%(5/7)。6例患儿在接受TACE治疗后成功行手术切除,术后均接受全身化疗,1例仅经过4次TACE治疗及化疗后肿瘤消失,未行手术治疗,均无瘤存活至今。3例放弃治疗患儿分别于2~8个月后死亡。结论 TACE治疗可作为肝母细胞瘤术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能够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血供减少,促进肿瘤包膜增厚,为尽可能完整切除创造了条件,能够改善肝母细胞瘤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长期存活率。
- 杨婷王珊胡显良
-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化学栓塞治疗性手术肿瘤蛋白质类
- 儿童脉管性疾病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脉管性疾病(vascular anomaies)是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肿瘤或畸形。可分为脉管肿瘤(vascular tumor)或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1],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软组织良性病变,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以口腔颌面部多见,占全身脉管疾病的40%~67%[2]。男女发病率略有差异。约半数患儿在出生时即有病灶,绝大多数患儿在3岁前可发现病变。淋巴管及血管的局部过度增生是形成脉管异常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
- 姚祥王珊
- 关键词:先天畸形血管瘤平阳霉素儿童
- 神经母细胞瘤中SOX2、FoxM1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对其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B) SOX2和FoxM1表达特点,初步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对SOX2、FoxM1调控作用.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1年至2016年确诊的34例NB患儿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免疫组化(IHC)检测FoxM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NB临床病理特征关系.20只荷瘤裸鼠数字随机均分为4组: LY294002组、LY294002对照组(C1)、IGF-1组、IGF-1对照组(C2).每2 d观察裸鼠一般情况并测量瘤体体积;HE染色观察瘤体病理形态学特征;Western blot、IHC检测瘤体组织pAKT、SOX2、Fox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B 组织:I-II 期FoxM1表达较III-IV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干预结束后,与各自对照组相比,LY294002组裸鼠一般情况好,IGF-1组无差异.LY294002组瘤体体积(2 223.53±266.59) cm3,明显低于其对照组瘤体体积(3 239.61±519.15)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31.4%;IGF-1组瘤体体积(5 619.90±1 181.45)cm3,明显高于其对照组瘤体体积(4 118.52±749.2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组裸鼠瘤体组织pAKT、SOX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M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1组裸鼠瘤体组织pAKT、SOX2和FoxM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参与上调SOX2、FoxM1表达影响NB生长.
- 张璐王珊李长春吕麟亚朱进李斯文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信号通路裸鼠
- 婴儿畸胎瘤甲胎蛋白量化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婴儿期畸胎瘤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定量检测值与同月龄儿正常参考值上限的比值对成熟型、未成熟型及恶性畸胎瘤的辅助鉴别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0月至2010年5月我们收治的166例畸胎瘤患儿临床资料。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AFP含量,将患儿检测值与正常同月龄儿参考值上限的比值作为血清AFP比值,结合成熟型、未成熟型及恶性畸胎瘤的病理诊断,分析血清AFP比值在鉴别3种不同类型畸胎瘤中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结果①131例成熟型畸胎瘤血清AFP比值最大16.34(绝对值670 ng/mL);13例未成熟型畸胎瘤血清AFP比值差异明显,7例Ⅰ级未成熟型畸胎瘤,最小AFP比值1.25,最大39.27;5例Ⅱ级未成熟型畸胎瘤,最小AFP比值1.23,最大139.51,其中2例比值大于83.17;1例Ⅲ级未成熟型畸胎瘤,AFP超出检测值上限;22例恶性畸胎瘤最小AFP比值83.17(绝对值499 ng/mL),13例超出检测上限;②未成熟型畸胎瘤血清AFP阳性率(12例,92.31%)和恶性畸胎瘤血清AFP阳性率(22例,100%)均高于成熟型畸胎瘤(58例,44.28%)(P<0.05),未成熟型畸胎瘤与恶性畸胎瘤血清AFP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9月龄婴儿血清AFP阳性率(33例,84.62%)高于9月龄婴儿(59例,46.46%)(P<0.05);性腺内畸胎瘤血清AFP阳性率(20例,76.92%)高于性腺外(72例,51.43%)(P<0.05)。结论婴儿期畸胎瘤AFP阳性率受年龄、发病部位及肿瘤病理类型等因素的影响。血清AFP比值在不同类型畸胎瘤有相应变化规律,可用于术前辅助判断畸胎瘤良恶性及制定手术方案,对动态随访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结合病理检查对于术后是否化疗有决定作用。
- 何小庆王珊刘苗阮味维
- 关键词:畸胎瘤甲胎蛋白类婴儿
- 32例小儿未成熟畸胎瘤临床诊疗特点回顾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回顾分析儿童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32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未成熟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22例,年龄9 h^103个月。肿瘤发生于卵巢9例,睾丸6例,腹膜后9例,骶尾部5例,纵膈1例,胃部2例。全部患儿均行肿瘤完全切除,术后接受化疗14例(Ⅱ级、Ⅲ级各7例),随访患儿生存情况。结果(1)32例患儿,男女比例为1:2.2,发病中位年龄5个月,平均年龄24.8个月,1岁以下占65.6%。肿瘤发生部位以性腺最常见(卵巢多于睾丸)16例(50.0%),其次为腹膜后9例(28.1%)、骶尾部5例(15.6%),其他部位仅2例(6.3%)。(2)血清甲胎蛋白(AFP)比值大于83.17者3例(Ⅱ级1例,Ⅲ级2例)。(3)影响血清AFP阳性率的因素:病理分级Ⅰ级和Ⅲ级间血清AFP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265),而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部位的未成熟畸胎瘤患儿血清AFP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所有患儿均经手术完全切除肿瘤,病理检查确诊未成熟畸胎瘤,Ⅰ级11例,Ⅱ级14例,Ⅲ级7例,术后接受化疗14例(Ⅱ级7例、Ⅲ级7例)。(5)随访时间3个月~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6个月,仅2例(2/32)出现复发,1例为卵巢畸胎瘤术前有破溃者,1例为纵膈畸胎瘤术后未予化疗者,其余均获得完全缓解(30/32,93.8%)。结论(1)未成熟畸胎瘤诊断后应及早行肿瘤完整切除手术,Ⅰ级伴AFP正常者,通常仅需要手术完整切除肿瘤;Ⅱ级伴AFP阳性、术中见肿瘤包膜不完整、侵袭周围组织或肿瘤破溃、瘤体未完整切除者,术后建议进一步联合化疗;Ⅲ级的患儿在术后都应及时辅以化疗。规范的综合治疗下多能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2)未成熟畸胎瘤患儿血清AFP测定对于术前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指导手术时机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术后动态随访监测肿瘤有无复发、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杨婷王珊胡显良
- 关键词:未成熟畸胎瘤手术化疗甲胎蛋白
- 399例儿童畸胎瘤的单中心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畸胎瘤的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畸胎瘤患儿,共399例,按照性别、年龄、部位、病理类型、血清AFP 水平、治疗及预后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成熟型畸胎瘤301例;未成熟畸胎瘤17例,其中组织学Ⅰ级9例,Ⅱ级5例,Ⅲ级3例;恶性畸胎瘤81例,按 COG/CCG 肿瘤分期标准,Ⅰ期5例,Ⅱ期14例,Ⅲ期44例,Ⅳ期18例。②成熟型畸胎瘤及未成熟型畸胎瘤共318例一期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未成熟畸胎瘤Ⅲ级及部分Ⅱ级病例术后辅以化疗;81例恶性肿瘤患儿中,Ⅰ、Ⅱ期均手术完全或完整切除肿瘤,部分Ⅱ期病例术后辅以化疗;40例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术后化疗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另外22例中断治疗并放弃;③术后随访1~10年,3例成熟型畸胎瘤患儿术后良性复发,再次予以完整切除后,截止随访时间,301例均无瘤存活;1例未成熟畸胎瘤Ⅲ级术后恶性复发,放弃治疗后死亡;恶性畸胎瘤完成治疗的患儿仅1例恶性复发后死亡,未完成治疗患儿中10例死亡,其余患儿各有不同程度的病情进展。结论在儿童畸胎瘤治疗中,一期完整切除肿瘤,避免肿瘤破溃是预防复发及恶变的关键,未成熟畸胎瘤依据 AFP、影像学、肿瘤组织分级、病理免疫组化、术中情况等选择是否化疗;对于恶性畸胎瘤,彻底手术切除的同时结合化疗,术后密切随访,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
- 姚祥王珊何小庆杨婷
- 关键词:畸胎瘤外科手术化疗预后
- PI3K/AKT信号通路在SK-N-SH细胞中对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在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human neuroblastoma,SK-N-SH)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K-N-SH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将培养板中的细胞分为A组抑制剂LY294002组、B组激动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组、C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LY294002阴性对照组)、D组dd H2O组(IGF-1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E、F组(培养基组),24 h后A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抑制剂LY294002,终浓度为20、40、50、60、100μmol/L,B组换用无血清DMEM继续培养12 h后加入不同浓度激动剂IGF-1,终浓度为25、50、100、150、200 ng/ml,阴性对照组分别加入与LY294002和IGF-1相同浓度的DMSO和dd H2O,空白组为100μl/孔培养基,置于37℃,5%CO2的孵箱中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和激动剂IGF-1对SK-N-SH细胞增殖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分化改变,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检测SK-N-SH细胞Trk A m RNA的表达与变化。结果:1MTT检测结果显示,LY294002明显抑制SK-N-SH细胞生长,LY294002组(0.39±0.17)细胞增值能力较阴性对照DMSO组(0.78±0.21)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IGF-1促进SK-N-SH生长,IGF-1组(0.72±0.14)细胞增值能力较阴性对照组(dd H2O组,0.43±0.08)增值能力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2显微镜下观察LY294002组和IGF-1组细胞无明显分化形态学改变。3FQ-PCR结果显示,LY294002组(0.78±0.05)酪氨酸蛋白激酶A(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A,Trk A)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 RNA)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1.56±0.02)、空白组(1.66±0.15)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89,P=0.000)。IGF-1组、dd H2O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3组间的Trk A m RNA的表达水平无统计�
- 雷璐璐王珊刘苗冯瑞华
- 关键词:增殖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