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

作品数:101 被引量:989H指数:17
相关作者:靳乐山孔德帅汤显强官波罗治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长江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经济管理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水利工程
  • 8篇农业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生态
  • 14篇农业
  • 9篇河长制
  • 7篇京津
  • 7篇京津冀
  • 5篇农业信息
  • 5篇污染
  • 5篇公路
  • 4篇信息服务
  • 4篇生态补偿
  • 4篇生态环境
  • 4篇农业信息服务
  • 4篇污水
  • 4篇可持续发展
  • 4篇公众
  • 4篇财政
  • 3篇实证
  • 3篇水处理
  • 3篇农村
  • 3篇农民

机构

  • 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1篇长江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湖北省农业科...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燕山大学
  • 3篇交通部公路科...
  • 3篇石河子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南开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河南省社会科...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管理...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靳乐山
  • 6篇汤显强
  • 6篇孔德帅
  • 6篇陈娉婷
  • 6篇罗治情
  • 6篇官波
  • 5篇沈祥成
  • 4篇吴志广
  • 4篇韩一军
  • 4篇刘乃郗
  • 4篇马乃毅
  • 3篇卢欣石
  • 3篇刘邦凡
  • 3篇侯麟科
  • 3篇崔永伟
  • 3篇李青云
  • 3篇王振华
  • 3篇彭栋
  • 2篇孙孝文
  • 2篇徐敏

传媒

  • 6篇经济研究参考
  • 5篇中国水利
  • 4篇生态学报
  • 3篇环境保护
  • 3篇世界农业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长江技术经济
  • 2篇大众科技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管理世界
  • 2篇中国环境管理...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农业网络信息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行政论坛
  • 1篇中国草地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2篇2019
  • 17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3
  • 3篇2002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型时期稻米价值链成本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来自中国、印度、越南、孟加拉国、老挝五国的证据被引量:6
2018年
本文利用中国、印度、越南、孟加拉国和老挝五个国家八个地区稻米价值链各环节主体的微观调研数据和国家层面经济发展、水稻产业的宏观数据,以全价值链为视角,分别在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转型时期稻米价值链整体及各环节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各个国家稻米价值链成本竞争力的影响。总的来看,转型时期稻米价值链整体表现出价值链主体环节减少,但地理空间延伸的特征。稻米价值链各环节主体朝着技术创新、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方向演进。各个国家稻米价值链总成本的排序与国家内部农业劳均增加值比较一致,中国稻米价值链总成本最高。将稻米价值链分为农户、工厂、经销和零售四个环节,发现农户和零售商环节成本高是造成中国稻米价值链成本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而中国加工和经销商环节具有微弱的成本优势。为提高中国稻米生产的成本竞争力,应借助机械替代劳动作业以节约成本,培育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使土地租金位于合理价格,并充分利用加工设备的产能和零售营销的新变化来增强稻米生产成本竞争力。
王建英陈志钢张成龙
关键词:稻米
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一个机制复合体的分析框架被引量:38
2021年
研究目的:探索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复合体的分析框架。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交易主体、支付标准测度和价值实现方式选择为核心要件,并面临生物物理界限、制度界限、伦理界限和权利界限的权衡;(2)科层化实现、市场化实现和NGO实现三个基本机制各有其适用空间和局限性,且逐渐显现机制嵌构趋向,但组织网络仍呈碎片化样态;(3)机制复合体理论以制度性嵌入、规范性嵌入和关系性嵌入为关键性功能要素,将其引入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分析形成的机制复合体,基本框架表征为价值实现主体的多元化、支付责任分担的公平性和价值实现方式的网络化。研究结论:以政府主导型公-私-社合作伙伴实现机制为核心、多种价值实现机制并存的机制复合体,是中国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演进的方向。
丘水林庞洁庞洁
浅谈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区域共建共享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分析了我国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特点及其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区域统筹的原则、方法和措施。由于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分散性、差异性和规划的特殊性,在规划设计中要突破地域行政界限,强化区域内部机构的合作和协调,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城镇提出适宜的区域共建共享方式,最终实现小城镇区域环境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合力共建的共赢模式。
周长青孔彦鸿胡小凤
关键词: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湖北农户农业信息供给与需求状况
2015年
利用对湖北省三个县市1037个农户开展的实地调查数据,从农户信息获取工具、农户各类农业信息需求程度、农户各类农业信息提供的主体和供给方式以及农户对信息供给的满意度等方面考察了湖北农户农业信息供给与需求状况。
潘志峰吴海涛陈池波
关键词:农户经营信息需求信息供给
从企业行为看国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历程
2017年
随着全球国际投资规模增长,国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丰富起来,而我国学界对国际投资理论的理解还缺少一个企业行为角度,本文正是就这一角度对国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梳理。依据企业投资行为要素分析,国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也就是企业投资行为三个历程,即:投资动因、投资区位和投资模式。投资动因主要表现为市场寻求、自然资源获取、效率获取和战略性资产获取四个方面。投资区位主要包括投资周期理论、投资引力模型和逆向投资三个方面。而投资模式,总体看主要包括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大模式,但从投资行为环节看,又可分为垂直投资、水平投资和复合投资。
刘乃郗韩一军刘邦凡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投资动因
基于生态现代化的区域资源环境绩效分析——以山西省为例被引量:10
2010年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实现生态现代化及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环境质量指数(EQI)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中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山西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国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年增幅为7.1%的背景下,山西在全国的排名从2000年的24位上升为2007年的15位。但山西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山西建设用地绩效、COD排放绩效、SO2排放绩效和用水绩效逐步上升,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绩效和能源绩效呈现不稳定的变动态势。SO2排放绩效指数呈平稳后上升接着下降的偏"S"型曲线。COD总体绩效指数呈现平稳态势,基本保持88.1的均值水平,绩效指数高于2000—2007年西部平均水平和2000—2003年中部平均水平,但远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山西须采用综合配套措施,缩短目前能源和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和改变其路径依赖,提升山西在我国中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改进生态效率,进而实现绿色发展。
李红丽智颖飙王再岚张荷亮田闻瑾李艳山马晓徐希一
关键词:生态效率
污水处理费定价方法分类与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改善污染水质是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污水处理业将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污水处理费合理定价是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先决条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污水处理费定价方法。文章将七种主要定价方法归纳为成本型、激励型和差别型三类,并对每种定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得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污水处理费定价方法体系。
马乃毅姚顺波
关键词:污水处理费
国际环境统计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借鉴被引量:2
2016年
环境统计向各级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环境污染与防治、生态破坏与环保及环境管理工作的统计资料,要求客观地反映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环境决策、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已有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建立起环境统计制度体系,然而,我国的环境统计制度体系尚处于构建阶段,亟需借鉴相关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环境统计制度框架。本文以欧盟、比利时、法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例,分析了国际环境统计的发展情况及趋势,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统计制度给出了发展建议。
杨威杉赵学涛臧宏宽
关键词:环境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欧盟
我国可持续城市建设:经验、问题与展望被引量:7
2018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绿色发展、环境友好、公平发展的理念正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指引中国可持续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可持续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体历程大致分为可持续城市发展初期实践阶段(1986—2000)、关注转型发展的可持续城市建设阶段(2001—2012)、强调协调发展关注社会公平的可持续城市建设阶段(2012至今)三个阶段。在此期间,我国提出并开展了可持续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韧性城市、卫生城市、海绵城市、循环经济城市等一系列试点示范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发展经验。从我国可持续城市发展实践来看,尚存在诸多问题。在多规融合、统筹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推进下,可持续城市实践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和更高效的行政支持。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可持续城市发展方面的实践,无疑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可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作出贡献。
王谋康文梅刘君言吕献红张莹罗栋燊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经验浅析被引量:14
2018年
"一河(湖)一策"方案是河湖保护管理实践的行动指南,也是考核评估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结合水利部《"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指南(试行)》与从事"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的实践经验,以梳理问题、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清单为重点,探讨分析现状问题辨识、编制范围界定、管理目标设置、任务措施落地与利益相关方参与等关键内容的编写要点,就如何提高"一河(湖)一策"方案的编制质量及其约束力与生命力提出建议,以期促进"一河(湖)一策"方案落地生效,形成河湖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和共管"的良好局面。
吴志广
关键词:河长制生态环境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