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JYC751127)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振谦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道教
  • 2篇渊源
  • 2篇诗法
  • 2篇诗学
  • 2篇诗学视阈
  • 2篇宋代
  • 2篇唐宋
  • 2篇文人
  • 2篇夺胎换骨
  • 2篇《黄庭经》
  • 1篇代文
  • 1篇道教内丹
  • 1篇道教内丹学
  • 1篇道教文化
  • 1篇点铁成金
  • 1篇心态
  • 1篇信仰
  • 1篇艳情
  • 1篇以文为诗
  • 1篇人心

机构

  • 10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0篇张振谦

传媒

  • 3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黄庭经》对陆游的影响
2011年
《黄庭经》是宋代颇为流行的道教经典之一。陆游与道教关系密切,道学修养深厚,《黄庭经》对其影响相当深刻。我们从陆游的诗文中发现,陆游对《黄庭经》是了解和熟悉的。从陆游的养生思想、生活心态、文学创作等方面也可看出《黄庭经》对陆游的影响。
张振谦
关键词:《黄庭经》道教
“夺胎换骨”诗法的道教术语渊源
<正>宋代颇为兴盛的佛、道二教对宋代诗论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佛禅与宋代诗学的关系早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而道教与宋代诗论的关系则至今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夺胎换骨"是宋代重要的诗学术语,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
张振谦
文献传递
古代诗学视阈内的“野”范畴被引量:1
2011年
"野"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先秦时期,儒家之"野"与"文"、"礼"相对,侧重人性伦理;庄子之"野"与自由、自然相通,强调质朴的自然形态。在魏晋玄学思潮的影响下,庄子之"野"开始运用于文学批评,成为诗学审美范畴。司空图《诗品》中提出的"疏野"是唐代诗学重要的审美标准,宋人对"野"字及相关意象的广泛运用既是其学陶的重要表现,也是宋诗平淡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元明清时期,"野趣"成为文人的重要心理归属和审美情调的惯用提法。
张振谦
关键词:庄子
宋代文人“谪仙”称谓及其内涵论析被引量:1
2011年
"谪仙"称谓缘自道教神仙观念,这一称谓因用于李白而具有了诗人意义。宋代文人广泛借用"谪仙"称谓,这与他们的道教信仰、诗才学识以及对李白的崇拜有关。狂傲、贬谪和诗才是宋代文人对"谪仙"概念基本内涵的确认。"谪仙"因此也成为宋代诗学批评的术语之一。
张振谦
关键词:宋代文人道教
道教内丹养生与北宋诗人心态被引量:1
2013年
道教内丹养生在北宋文人士大夫间的盛行,使一些诗人的心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形成了主体、闲适、自娱为特征的心态,这种心态流露于作品中,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诗歌风貌。面对人生挫折,北宋诗人往往受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影响,高扬主体精神,用内丹养生中"性命双修"、"自适其适"的思想和心境驱遣烦恼忧愁。道教内丹养生对北宋诗人心态的渗透,是造成北宋诗学娱乐倾向的原因之一。
张振谦
关键词:道教诗人心态
论唐宋游仙词被引量:3
2012年
游仙词是唐宋时期道教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古代诗歌中游仙传统,尤其是中晚唐艳情游仙诗的延续和发展,又与词体功能的扩展相关。唐宋游仙词创作较为繁荣,大致经历了一个形成、成熟到繁荣的过程,其创作特点也由艳情化游仙发展为以梦游仙。同时,唐宋游仙词呈现出鲜明的文体形态:词作主旨的隐喻特征,即词人往往以游仙寄托人生之感和隐逸之思,借游仙隐喻艳情事迹或体察道教义理;虚构和梦幻化的游仙意象使词作表现出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文人通过游仙来获取精神愉悦和心境的清雅之趣则是游仙词功能的主要体现。
张振谦
关键词:道教文化
八仙早期成员徐神翁信仰考述被引量:2
2011年
宋代民间道士徐守信,经过从师受道、道士和民间俗士附会、文人士大夫品题、帝王召见赐号等环节,神化为具有神异功能且被世人广泛信仰的"徐神翁"。徐神翁信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他写字、作诗占卜的崇信和对其画像的崇拜。徐神翁信仰在泰州本地及东南沿海一带影响颇大,圣迹崇拜较为兴盛。宋代诗文、笔记对其神异事迹的载录以及道教、民间信仰对徐神翁的吸纳,使其成为八仙早期成员之一,广泛出现于元明"八仙戏"中。
张振谦
关键词:道教八仙
“夺胎换骨”诗法的道教术语渊源被引量:1
2011年
"夺胎换骨"是宋代重要的诗学术语,与道教内丹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晚唐五代道士吕洞宾最早提及"夺胎换骨"之语,宋代黄庭坚将之用于诗歌批评中,遂形成"夺胎换骨"诗法。黄庭坚提出的"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诗论也源于道教内丹术,与"夺胎换骨"关系密切,均将苦修作为学诗与修仙的关联点。这一关联点又对陈师道"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的诗歌主张产生了一定影响。
张振谦
关键词:夺胎换骨道教内丹学点铁成金
宋代诗学视阈内的“健”范畴
2012年
"健"作为文学批评术语出现于汉魏时期,自钟嵘《诗品》开始,原本专论文章的"健"被引入诗歌批评中。至宋代,"健"成为诗学常用术语和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其诗学意义在宋代得到了集中诠释。以"健"论诗显示了宋人诗文相通的文学观念,是"以文为诗"创作倾向在诗学批评领域的反映。以"健"论诗的流行有其深刻的儒学思想文化背景,是《周易》倡导的"健"美及其代表的道德人格精神在文学领域的体现,同时也是宋人学杜、尊杜的重要表现。
张振谦
关键词:宋代诗学
唐宋文人对《黄庭经》的接受
2012年
《黄庭经》是一部在唐宋文人中广泛流传的道教经典。中唐以前,该经主要以临摹法帖形式在文人书法家中传播。此后,《黄庭经》得到唐宋文人士大夫的普遍接受。他们不仅诵读、抄写、注解《黄庭经》,借鉴其养生思想和炼养方法,心态受其濡染;而且采撷其中语汇和"黄庭换鹅"故事作诗歌典故,诗歌的内容和体式等方面也带有《黄庭经》印痕。唐宋诗歌"当句有对"句法的源头可上溯至《黄庭经》。
张振谦
关键词:《黄庭经》唐宋文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