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62203)

作品数:62 被引量:890H指数:20
相关作者:孙继平田子建樊京潘涛朱元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矿业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矿井
  • 16篇煤矿
  • 8篇无线
  • 8篇工作面
  • 6篇通信
  • 6篇井下
  • 5篇煤矿安全
  • 5篇煤矿安全规程
  • 5篇宽带
  • 5篇《煤矿安全规...
  • 5篇安全规程
  • 4篇综采
  • 4篇综采工作
  • 4篇综采工作面
  • 4篇煤矿井
  • 4篇煤矿井下
  • 4篇宽带传输
  • 4篇WIFI
  • 3篇电能
  • 3篇电能传输

机构

  • 4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1篇神华神东煤炭...
  • 8篇北京工业职业...
  • 6篇南阳理工学院
  • 5篇神华集团有限...
  • 5篇神华和利时信...
  • 3篇中国煤炭学会
  • 2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东华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华神东煤炭集...
  • 1篇罗德与施瓦茨...
  • 1篇神华信息技术...
  • 1篇国家能源投资...

作者

  • 26篇孙继平
  • 14篇田子建
  • 6篇樊京
  • 6篇潘涛
  • 5篇朱元忠
  • 4篇王文清
  • 3篇杜欣欣
  • 3篇周海丰
  • 3篇王继生
  • 2篇雷婧
  • 2篇江静
  • 2篇陈健
  • 2篇李晨鑫
  • 2篇曹阳阳
  • 2篇张骐
  • 2篇林越
  • 1篇王志东
  • 1篇史有群
  • 1篇张向阳
  • 1篇刘社育

传媒

  • 27篇工矿自动化
  • 20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煤炭
  • 2篇物理学报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Intern...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电气工程学报
  • 1篇第23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6篇2015
  • 30篇2014
  • 13篇2013
  • 2篇201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矿井图像监视系统与关键技术被引量:49
2014年
针对矿井图像监视存在的照度低、矿尘大、喷雾影响大、电磁干扰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矿井图像监视系统关键技术要求,如煤矿井下摄像机需辅助照明;彩色摄像机应具有彩色/黑白信号自动转换功能,当环境照度较低时,自动转为黑白信号;摄像机宜具有防护玻璃除尘功能;摄像机水平分辨率不小于400线(照度50~300lx条件下),灰度等级不小于7级(照度50~300lx条件下),最低照度不大于0.005lx等。提出应在采掘工作面、井下变电所、带式输送机机头和机尾、井下水泵房等关键场所设置摄像机。同时,指出矿井图像监视技术将在下井人员唯一性识别、煤炭产量监测、防作弊、煤仓煤位监测、水仓水位监测、煤岩识别、带式输送机监测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孙继平田子建
关键词:矿井图像技术监视技术摄像机
具有中继谐振线圈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被引量:23
2015年
论文首先通过耦合模理论建立了具有中继谐振线圈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高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系统耦合系数、谐振线圈衰减率及负载端衰减率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得出了系统取得最大传输效率所需满足的约束条件和控制函数。最后根据理论分析搭建相关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并与无中继线圈的无线输电系统做了对比,结果验证了约束条件及控制函数与最大传输效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该系统在能量传输距离和效率方面的优势,为后续设计远距离、高效率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田子建林越杨洪文樊京陈健李玮祥
关键词:耦合模
现代化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被引量:64
2013年
提出了由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和矿井救灾通信系统等组成的煤矿井下通信技术体系。提出矿用调度通信系统应采用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提出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宜采用WiFi、3G、4G等通信技术。提出矿井广播通信系统既可采用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远程供电广播技术,也可采用基于以太环网和无源光网络的IP通信技术。提出矿井救灾通信系统应采用无线多媒体通信技术,宜采用WiFi和MESH等通信技术。提出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应满足手机脱网通信、基站脱网通信、无线自组织网络、接入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传输平台等要求。指出在手机脱网通信、接入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传输平台、无线自组织网络、矿用无线摄像机、基站脱网通信、多功能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无线宽带传输等方面,WiFi优于WCDMA、CDMA2000和TD-SCDMA。提出多功能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和矿井无线宽带传输宜采用WiFi。
孙继平
关键词:矿井调度通信广播通信应急通信WIFIMESH
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系统不同拓扑结构的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无线输电系统中,工作频率和距离是主要的输入变量,而较高的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是目标。对于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系统,输入变量与目标的关系取决于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可分为串串结构、串并结构、并串结构和并并结构,本文应用等效电路方法对这四种拓扑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了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的表达式,研究了功率和效率关于频率、距离的关系,并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和仿真分析发现,在谐振频率点附近四种拓扑结构的系统均达到最优匹配,并且得到了最佳传输距离。还证明了系统最大传输效率只与接收端电路结构有关,与发射端电路结构没有必然联系。本文还制作了串并结构的实验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论的正确性。
田子建杜欣欣樊京曹阳阳
关键词:拓扑结构输出功率
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研究被引量:59
2013年
提出了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是解决采掘工作面移动监控、监视和语音通信需求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矿井宽带无线传输应满足传输带宽宽、便于接入有线宽带网络、中继设备少、体积小、发射功率小、电磁兼容性好、安全性好、传输协议标准化、电源电压波动适应能力强等要求。提出了漏泄通信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井下局部通信等;感应通信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井下救灾通信等;透地通信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等应急通信;小灵通、CDMA、GSM、Bluetooth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RFID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物联网、矿用设备管理和防碰撞等;ZigBee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井下人员、胶轮车、电机车等动目标精确定位和矿用传感器无线传输等;UWB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井下生命探测、防碰撞、煤矿井下人员和胶轮车等动目标精确定位等;WCDMA、CDMA2000、TD-SCDMA等3G不能用作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但可用于煤矿井下语音移动通信等。提出了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宜采用WiFi,4G有可能成为未来矿井宽带无线传输技术。
孙继平
关键词:宽带传输WIFI漏泄通信感应通信CDMA
《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监控与人员位置监测修订意见被引量:11
2014年
提出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要求: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严禁设置在断电范围内,会造成局部通风机停电的调校应每半年1次,监控数据必须上传至矿务局(公司)、县(市)调度指挥中心等。提出了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安装、使用与管理要求:各个人员出入井口应设置检测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的装置,应设置人脸或虹膜等唯一性检测的装置,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巷道分支处等地点应设置人员位置监测分站等。
孙继平
关键词: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监控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建设方法与技术被引量:15
2013年
针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建设中,因部分设计不合理、选用技术不适用导致新的事故隐患等问题,提出了应在避难硐室中设置提人罐笼和2道气密防护门,避免或减少爆炸冲击波等对设置在避难硐室中提升系统的破坏,为煤矿井下遇险人员提供较可靠的逃生通道。指出避难硐室不宜使用大容量高压容器,避免由于高压容器产品质量问题或使用管理不当,引发高压容器伤人事故。布置在温度较低煤岩中的避难硐室,不应在硐室与煤(岩)间设置隔热材料,而应使用利于导热的材料,以便于硐室散热。提出压风自救系统的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严禁设置在井下,接入避难硐室压风系统的供风管路应全部埋入巷道底板,避难硐室可使用漂白粉和明矾等处理避险人员的饮用水,避难硐室不宜使用大容量蓄电池,避难硐室应接入通信电缆全部埋入的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
孙继平
关键词: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安全避险避难硐室
基于TOA技术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精度评价方法被引量:25
2014年
针对现有行业标准对基于信号到达时间TOA(Time of Arrival)技术测距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精度评价未作相关规定的现状,提出基于TOA技术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精度评价方法,利用定位系统时间分辨率评价条件、处理器频率评价条件、定位误差评价条件对静态定位精度进行评价;利用定位巡检周期限定条件、最大位移速度限定条件对动态定位精度进行评价;综合静态和动态定位精度评价结果评价基于TOA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精度,并可对基于TOA技术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进行指导,同时给出了应用该方法进行基于TOA技术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精度评价及煤矿井下人员定位关键设备指标设计指导实例。
孙继平李晨鑫
关键词:井下人员定位巡检周期时间分辨率
基于双三角形金属条的二维可衍生超材料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两宽金属条中间引入两交叉细长金属线的双三角形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二维超材料结构.利用HFSS软件对该结构及其衍生结构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形结构在电磁波垂直和平行两种入射情况下都能实现双负特性,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出该类形结构的一般规律:电磁波以垂直和水平两种方式入射时,中间引入的金属线个数每增加一根,结构的谐振频率向高频方向分别移动0.5 GHz和4 GHz左右.对多维左手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田子建李玮祥樊京
关键词:左手材料
无线输电技术及其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介绍了无线输电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史,依据现有三大无线电能传输标准,重点阐述了电磁感应式、无线电波式、电磁谐振式3种无线电能传输方式,并认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式最具研究前景;针对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特点和防爆要求,分析了无线输电技术在矿井中的应用前景,指出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是无线输电技术的优先发展领域,并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通过实例分析了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无线输电技术的需求和意义;指出了矿井无线输电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田子建林越陈健李玮祥林鹏王文清
关键词:无线输电电磁感应无线电波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