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7-005)

作品数:19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田一梅李光明张雅君徐竟成赵鹏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建筑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再生水
  • 3篇节水
  • 3篇城市
  • 2篇循环冷却水
  • 2篇再生水回用
  • 2篇杀生剂
  • 2篇输配
  • 2篇水回用
  • 2篇铁释放
  • 2篇阻垢剂
  • 2篇网络优化
  • 2篇节水标准
  • 2篇节水技术
  • 2篇回用
  • 2篇建筑
  • 2篇管网
  • 2篇管网输配
  • 2篇废水
  • 2篇城市节水
  • 2篇处理过程

机构

  • 13篇天津大学
  • 6篇同济大学
  • 3篇北京建筑工程...
  • 2篇中国城市规划...
  • 2篇中科院建筑设...
  • 2篇北京建筑大学
  • 2篇天津中水有限...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北京市节约用...
  • 1篇天津华能杨柳...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上海纺织节能...

作者

  • 11篇田一梅
  • 5篇李光明
  • 5篇张雅君
  • 4篇徐竟成
  • 2篇王华
  • 2篇郭洪娜
  • 2篇马媛
  • 2篇米小娟
  • 2篇黄菊文
  • 2篇赵鹏
  • 2篇韩漪
  • 2篇张桂花
  • 2篇王政
  • 1篇吴卿
  • 1篇赵彩云
  • 1篇阮星
  • 1篇单金林
  • 1篇梁永利
  • 1篇罗兰
  • 1篇姜威

传媒

  • 4篇给水排水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工业水处理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净水技术
  • 1篇上海节能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建设科技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能源与节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生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杀生剂复配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再生水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时,微生物数量的增加会影响换热管道传热效果,降低管道使用寿命。使用平皿计数法,针对天津市某再生水厂出水的4倍浓缩水测得4种常用单体杀生剂的最佳杀菌剂量,在该剂量下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两种复配杀生剂,并通过动态试验验证两种复配杀生剂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在异养菌总数约为106CFU/mL时,4种单体杀生剂的最佳杀菌剂量如下:稳定性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均为6 mg/L、异噻唑啉酮为95 mg/L、1227为120 mg/L,杀菌率均可达到94%以上。经过正交试验得到两种复配药剂(1#、2#),1#组成如下:稳定性二氧化氯为3 mg/L、异噻唑啉酮为50 mg/L、1227为30 mg/L;2#组成如下:稳定性二氧化氯为4 mg/L、异噻唑啉酮为40 mg/L、次氯酸钠为2 mg/L,杀菌率均超过99%。在异养菌总数约为107CFU/mL时,通过动态试验可知,以上两种药剂的持续时间均超过7 d,杀菌效果较好。考虑经济因素后确定第一种复配药剂更适合用于电厂循环冷却系统的杀菌处理。
韩漪田一梅吴萍苏溦娜马媛
关键词:再生水循环冷却水杀生剂
废水回用方式对水网络碳足迹的影响分析
2011年
针对典型高耗水化工企业,分析其水网络的碳足迹,对推进清洁生产、优化水资源配置、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新鲜水和电能这两项决定性因素,计算水网络的碳足迹,分析了钛白粉厂不同废水回用方式对水网络碳足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钛白粉厂直接回用水网络和再生回用水网络的碳足迹分别比初始水网络降低了24.69%和26.38%;与直接回用水网络相比,再生回用水网络在新鲜水使用、废水排放和废水回用方面碳足迹的改变量小。
梁永利徐竟成黄菊文米小娟阮星李光明
关键词:水网络碳足迹
RO膜处理陶瓷废水用于热力厂锅炉补水的试验研究
热力厂蒸汽锅炉补水具有补水量大,水质要求高等特点。生产陶瓷废水除了悬浮物含量较高外,有机物、氮、磷等含量都很低,经过简单的加药絮凝沉淀后即是优质中水。采用低压反渗透膜处理该中水,其出水水质可以达到低压蒸汽锅炉补水标准,而...
张雅君朱文吴俊奇
关键词:RO膜蒸汽锅炉
文献传递
自来水与海水淡化水掺混和调质对既有输配水管道铁释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将中试管网作为平台,进行自来水与海水淡化水动态掺混和调质后的管网输配动态试验,研究自来水与海水淡化水不同掺混比的水样在干管、支管中pH和总铁含量变化,探究水质较稳定的掺混比范围。通过改变自来水与海水淡化水的pH、溶解氧、碱度等水质指标和水力停留时间,分析引起既有输配水管道铁释放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支管水样的铁释放现象比干管水样严重,水质稳定性差;自来水与海水淡化水掺混比为3:1~5:1时水质较稳定;为保证干管水样总铁含量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947~2006),各水质指标须满足:pH〉8.0,碱度〉80mg/L(以CaCO3计),溶解氧〉3.5mg/L,水力停留时间〈8h;干管中总铁含量与浊度之间呈较强的线性关系,说明干管中浊度主要由铁释放引起。
史昱骁田一梅赵鹏贾利华杨锁印刘伟
关键词:自来水掺混调质
再生水处理过程微生物种群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以某再生水厂处理水为研究对象,对夏季(7月)水样进行了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总进水、混凝沉淀出水、微滤出水、臭氧出水、反渗透出水和清水池出水中的微生物种群。应用PCR方法获得6个特异片段,并对其进行测序检索,分析了其可能代表的菌株,通过此方法获得了传统培养方法无法得到的菌株。研究发现,再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菌种有鞘氨醇单胞菌、黄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前两者可降解有机污染物,后者具有脱氮作用;同时上述细菌也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和腐蚀性,若出厂水中含有上述细菌,则因其在再生水管网中的繁殖,有可能导致供水水质恶化,加速管网腐蚀。因此,水厂出水应加强消毒,控制微生物数量,保证再生水输配管网的供水安全。
郭洪娜田一梅赵彩云吴卿
关键词:再生水细菌
新型动态法评价反渗透阻垢剂的阻垢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新型动态法—钙离子物料守恒法,研究了反渗透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不同阻垢剂投加量、系统进水流量和系统回收率)下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并将国产阻垢剂和进口阻垢剂的阻垢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阻垢剂浓度越大,阻垢效果越好,当阻垢剂浓度大于2mg/L时,阻垢效果趋于平缓;反渗透中试系统进水流量低于1 000L/h时,流量越大,阻垢效果越好,当流量大于1 000L/h时,随着流量的增大,阻垢效果反而下降;随着反渗透系统回收率的提高,阻垢剂的阻垢效果下降;国产阻垢剂的阻垢效果优于进口阻垢剂。研究采用的钙离子物料守恒法与传统动态法如给水一次通过法相比,该试验周期短,重现性好。
唐福生姜威张麟郭洪娜田一梅
关键词:反渗透阻垢剂阻垢性能
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的设置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描述、解释、评价、检测和预测功能。评价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部分,其选取与设定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有很大影响。通过对节水型城市内涵、建设目标等因素进行分析,在现有节水评价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设定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集,对典型指标进行说明,并提出对于节水型城市评价的几点思考。
张雅君汤燕燕
关键词: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
城市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被引量:5
2013年
从节水减排角度出发,针对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大、节水减排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开展技术攻关,编写了政府性文件2项、地方标准4项、技术指南2部、行业标准1项,形成关键技术6项,建成示范工程3座,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2项。研究成果不仅对于切实推动并提高全国城市节水水平与节水效率、引领全国各城市相关标准的制定和节水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和示范作用,也有力支撑了国家总的节水政策与目标,为城市主管部门进行节水评价、节水减排管理及节水技术、设备、器具应用管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持,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张雅君田一梅刘红张桂花李光明王华
关键词:城市节水节水标准水专项
印染废水处理过程的节能途经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印染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由于印染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其处理过程具有工艺复杂、处理流程长、耗能高等特点。该文从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处理设备及污泥处置等方面就其节能途径进行分析,探讨工艺技术及设备对印染废水处理能耗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节能对策,以求在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的前提下,实现低能耗、低成本运行,为印染废水的低能耗处理处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吕东龚成晨李健徐竟成
关键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能耗节能途径资源化
典型钛白粉生产企业用水网络优化和设计
2011年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行业是典型的耗水大户,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目前国内外对该行业节水研究较少。通过对某钛白粉厂用水网络现状的调研分析,本文采用数学规划法对用水网络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建立优化模型,将各单元排水进行最大限度的回用,增加水的使用次数,降低新鲜水用量。研究结果表明,用水网络改造后,新鲜水消耗量和废水排放量分别比改造前减少90t/h,节水率达到36%。
王政李光明徐竟成米小娟朱曙光
关键词:钛白粉数学规划节水网络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