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2022027)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志忠李彦威勾洪磊马建超刘希武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超声波
  • 2篇电合成
  • 2篇电氧化
  • 2篇苯甲醛
  • 2篇MN
  • 1篇电极
  • 1篇电解氧化
  • 1篇铅电极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甲酸
  • 1篇分光光度法
  • 1篇苯甲酸

机构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李彦威
  • 4篇王志忠
  • 3篇勾洪磊
  • 1篇刘希武
  • 1篇梁素霞
  • 1篇马建超
  • 1篇李兴
  • 1篇杨秀花

传媒

  • 2篇现代化工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应用化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苯甲醛电合成技术的新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简述了苯甲醛电合成的发展概况,详细地介绍了间接电合成法、成对电合成法和超声电合成法3种苯甲醛合成技术,并着重介绍了Mn3+/Mn2+电解媒质作为氧化还原电对间接电合成苯甲醛的应用情况,指出超声电合成法将是合成苯甲醛很有前景的方法。
李彦威马建超刘希武王志忠
关键词:苯甲醛电合成超声波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电合成产物苯甲醛和苯甲酸被引量:8
2006年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电合成产物中苯甲醛和苯甲酸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采用5%的乙醇溶液作为参比,在同一样品溶液中分别于250nm和225nm处测定苯甲醛和苯甲酸的含量。由于二者吸收值的相互影响,本文采用标准混合溶液法,模拟实际样品组成,以建立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消除了被测组份间的相互干扰。本法简便、快速,应用于多个电合成产品中苯甲醛和苯甲酸含量的测定,均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其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1.9%—106.5%和95.8%—99.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15%和0.92%。
李彦威杨秀花勾洪磊王志忠
关键词:苯甲醛苯甲酸紫外分光光度法
超声波在电解氧化Mn(Ⅱ)为Mn(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以Pb基PbO2为阳极、Pb为阴极,超声电氧化Mn(Ⅱ)生成Mn(Ⅲ),比较了3种不同超声波频率下的电流效率,探讨了超声电解的机理,获得了超声电氧化的最佳反应条件。当电流密度为0.09 A/cm2,温度为20℃,硫酸锰浓度为0.4 mol/L,硫酸浓度为5.5 mol/L,电解时间为4100 s,超声波频率为59 kHz,超声波输出功率175 W时,电解氧化Mn(Ⅱ)为Mn(Ⅲ)的电流效率可达到84.79%。实验发现,施加超声波于电解过程,可保持电极表面活性,加快传质速率,降低氧化电位,提高电流效率,且较高频率的超声波具有更优的性能。
李彦威梁素霞勾洪磊王志忠
关键词:超声波电氧化
在线超声电氧化Mn(Ⅱ)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对铅电极上在线超声电氧化Mn(Ⅱ)为Mn(Ⅲ)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n(Ⅱ)在铅电极上的超声电氧化过程与未施加超声波时氧化机理相同,Mn(Ⅱ)都不是直接与铅电极进行电子交换,而是被电极上所生成的PbO2所氧化;探讨了超声波功率和电解电流对Mn(Ⅱ)氧化的影响,实验发现二者对其影响不是呈线性关系。在其优化条件下,Mn(Ⅱ)被氧化为Mn(Ⅲ)的收率可达到98.41%。
李彦威勾洪磊李兴王志忠
关键词:超声波铅电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