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73030)

作品数:22 被引量:69H指数:6
相关作者:徐征赵谡玲张福俊宋林黄金昭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鲁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理学
  • 10篇电子电信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发光
  • 11篇电致发光
  • 8篇阴极射线发光
  • 8篇固态阴极射线
  • 8篇固态阴极射线...
  • 4篇发光特性
  • 3篇电致发光特性
  • 3篇晶体管
  • 3篇TTA
  • 2篇电致发光器件
  • 2篇异质结
  • 2篇有机薄膜晶体...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 2篇铁电
  • 2篇退火
  • 2篇配合物
  • 2篇稀土
  • 2篇稀土配合物
  • 2篇纳米
  • 2篇晶体

机构

  • 29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鲁东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4篇徐征
  • 19篇赵谡玲
  • 15篇张福俊
  • 7篇黄金昭
  • 6篇宋林
  • 6篇徐叙瑢
  • 5篇袁广才
  • 4篇吕玉光
  • 4篇李远
  • 4篇王勇
  • 4篇张敬畅
  • 3篇姜薇薇
  • 3篇田雪雁
  • 2篇宋丹丹
  • 2篇符雅丽
  • 2篇陈跃宁
  • 2篇王永生
  • 2篇刘然
  • 2篇曲崇
  • 2篇许洪华

传媒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物理
  • 3篇功能材料
  • 3篇第11届全国...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Journa...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液晶与显示
  • 1篇光学与光电技...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1篇2008
  • 15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铁电薄膜退火方法的研究
以锆钛酸铅薄膜(PZT)为例,分析了国内外铁电薄膜退火的各种方法.针对解决铁电薄膜基底高温生长工艺与硅集成电路承受温度较低的不兼容及器件性质劣化的难题,分别对普通炉子退火、快速热退火及激光退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激光低...
田雪雁徐征
关键词:快速退火激光退火
文献传递
ZnSe为发光层的蓝绿光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具有电子加速能力的SiO2代替传统夹层结构中的绝缘层,利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结构为ITO/SiO2/ZnSe/SiO2/Al的电致发光器件,观察到了传统夹层结构所没有的ZnSe层电致发光.测量了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及总发光强度随着驱动电压及驱动频率的变化关系.讨论了器件的发光机理,认为是初电子经过SiO2层加速,获得较高能量,然后碰撞ZnSe分子,将其价带的电子激发到导带,再跃迁回价带或缺陷能级与空穴复合发光.由于这种发光方式类似于阴极射线发光,只不过电子在固体中而不是真空中加速,所以称之为固态阴极射线发光.这种机理为实现蓝色电致发光提供了新的途径.
姜薇薇赵谡玲张福俊徐征
关键词:ZNSE蓝色发光电致发光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有机阱结构器件中能量传递的研究
本论文从能量传递的影响因素入手,对有机阱结构器件的发光特性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实验中利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了传统的单异质结器件 NFB(10 nm)/Alq(3 nm)和1个周期的Ⅱ型阱结构器件 NFB(5 nm)/Alq...
朱海娜徐征赵谡玲黄金昭宋丹丹张福俊
文献传递
并五苯基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特性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的特性,并通过掩膜的方法制备出以并五苯为有源层的顶栅极 OTFT 器件,并五苯有源层的厚度为150 nm,复合绝缘层的厚度为300 nm (SiO为100 nm,SiN 为200 nm...
袁广才徐征赵谡玲张福俊黄金昭黄豪黄金英徐叙瑢
文献传递
MEH-PPV/SiO_2异质结发光机理和非晶SiO_2二次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在薄膜电致发光中采用有机聚合物MEH-PPV和无机半导体SiO2复合制成异质结发光器件,利用SiO2的加速、倍增和离化的二次特性,实现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结构为ITO/SiO2/MEH-PPV/SiO2/Al的发光器件,其电致发光光谱的显著特征是有两个发光谱带。光谱中除了波长较长(峰值为583nm)的MEH-PPV的激子发光谱外,还观察到了波长较短(峰值为403nm)的蓝色发光谱,并且长短波的发光强度随着电压的不同而变化。电压较低时,只有长波光发射。当电压较高时,只有短波光存在。这种有两个谱带的发光是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独特标志,它是一种全新的激发方式,引发出发光学中一些新而重要的问题。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理论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SiO2的二次特性。文章研究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动力学问题,高电场下SiO2二次特性及厚度对二次特性的影响。
曲崇徐征陈跃宁
关键词:异质结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发现
2008年
通过分层优化方案,采用有机场致发光材料,发现了一种新的激发发光方式,即固态阴极射线发光(solid statecathodolum inescence,简称SSCL),文章主要介绍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发现历史、发光现象的辨认、发光现象的普适性考察以及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冀国蕊徐叙瑢
关键词:固态阴极射线发光发光强度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表征
2008年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SSCL)是一种全新的激发方式,是发光的一个分支.文章作者辨认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本质,证明了它的普适性.文章对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本质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分析了它的发光光谱及随驱动电压提高时的变化规律,证明了固态阴极射线激发既可引起激子发光,又可引起扩展态发光,扩展态的发光是激子离化后产生的电子-空穴的直接复合.文章作者还研究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瞬态特性及发光的衰减,证明了在它的发光波形中用传统的位相方法已不能表示固态阴极射线发光与激发电压的时间关系,并从它的两个发光峰随频率变化的明显差别提出了实测真实发光寿命的思路.
赵谡玲
关键词:固态阴极射线发光有机电致发光激子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亮度的提高
2008年
为提高固态阴极射线发光亮度,以碰撞激发为核心,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增大初电子的密度及过热电子的能量;第二是采用固态阴极射线发光和有机电致发光的混合或级联激发.固态阴极射线发光中的初电子来源包括从电极隧穿的电子和从界面态及材料陷阱中获释的电子.这些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在固体薄膜中加速获得能量,成为过热电子.它们碰撞激发有机材料发光后,本身并没有湮灭,而和传导电子及倍增电子一道与注入的空穴复合,产生发光.
张福俊徐征
关键词:固态阴极射线发光传导电子
磷光敏化荧光材料体系电致发光特性的研究
电子自旋统计研究表明.在有机半导体中形成单线态激子的几率和三线态激子的几率之比为1:3.由于荧光染料掺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只能利用单线激发态产生的荧光,其电致发光(EL)的内量子效率受到限制.所以不能超过25...
宋丹丹赵谡玲徐征张福俊朱海娜李艳蕊杨少鹏王永生徐叙瑢
文献传递
Er^(3+)离子掺杂透明的LaF_3-SiO_2纳米玻璃-陶瓷的上转换发光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Er3+掺杂的透明纳米LaF3-SiO2玻璃-陶瓷样品,并研究了其上转换发光性质与发光机制。研究得到了Er3+浓度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规律,拟合了上转换荧光强度与LD工作电流的关系,发现所得结果与理论值能够很好地一致。在980nm激光二极管激发下,获得了发射波长为520、540、660nm的有效上转换发光。在较低的功率泵浦下,540nm波长的绿光波段发射最强,其发光主要过程是处于4F7/2态的Er3+离子能量大部分被弛豫到4S3/2态,再由此激发态跃迁到基态4I15/2态所致。
佟鹏赵谡玲徐征徐叙瑢
关键词:纳米晶上转换发光玻璃-陶瓷溶胶-凝胶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