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02225)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马强姜春明宇万太徐永刚周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速效
  • 2篇速效磷
  • 2篇土壤
  • 2篇棕壤
  • 2篇下辽河平原
  • 2篇辽河平原
  • 2篇淋溶
  • 2篇潮棕壤
  • 1篇有机培肥
  • 1篇施肥
  • 1篇施肥处理
  • 1篇土壤剖面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培肥
  • 1篇剖面分布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淋溶试验
  • 1篇淋溶特征
  • 1篇ZN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农业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姜春明
  • 4篇马强
  • 3篇周桦
  • 3篇宇万太
  • 3篇徐永刚
  • 2篇王月立
  • 1篇姜子绍
  • 1篇赵颖
  • 1篇张翠翠

传媒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用ICP-AES分析大豆体内Mn和Zn分配及收支平衡被引量:1
2013年
长期定位试验和ICP-AES测试相结合,研究了下辽河平原土壤有效Mn和Zn浓度变化以及不同施肥制度下大豆体内Mn和Zn浓度与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下辽河平原土壤有效Zn浓度已濒临临界值,应加强对其监测;大豆籽实和秸秆体内Zn浓度受施肥影响变化较小;而籽实中Mn浓度受施肥影响变化较大,且NPK和NPKO处理显著高于O和CK处理;养分循环再利用在增加大豆生物量的同时,Mn和Zn携出亦呈增加趋势;土壤-作物系统中,Mn和Zn均出现收支赤字,其赤字大小顺序为NPKO
周桦姜春明徐永刚马强
关键词:MNZN大豆
利用ICP-MASS研究有机培肥土壤重金属淋溶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以下辽河平原11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原状土柱淋溶实验,通过比较不同用量有机肥处理土壤重金属积累情况及其淋溶特征,探讨了雨养农业条件下有机培肥措施对土壤表层重金属(Cu,Zn,Cd和Cr)积累的影响,阐述了重金属在土壤表层(0~20cm)中的积累特征明确了重金属元素的淋溶特点和垂直迁移规律(0-60cm)。研究表明,随着有机肥用量增加,表层土壤中Cu,Zn,Cd和Cr的含量都随之升高,积累速度为Cd〉Cu〉Zn〉Cr。根据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即使施入50t·ha-1有机肥料,也未造成表层土壤Cr,Cu和Zn的污染,其中Cr仍符合Ⅰ类土壤质量标准,而Cu和Zn符合国家Ⅱ类土壤质量标准,但对Cd而言,此时表层土壤含量已接近国家Ⅲ类土壤质量标准阈值,存在较大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土柱淋溶实验表明,只有个别淋溶液Cu和Cd浓度属于国家Ⅲ类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其余均符合国家Ⅱ类及以上水质标准,且所有淋溶液Cr的含量都符合国家Ⅰ类水质标准,表明在下辽河平原,即使有机肥使用量达到50t·ha-1时,仍未对地下水构成任何风险。另外,淋溶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下降趋势(Cr除外),表现出重金属不易下移的特点,但相对而言,Zn和Cr向深层土壤淋溶能力较强,Cu和Cd则更易积累在表层土壤。
赵颖马强周桦姜春明徐永刚姜子绍宇万太
关键词:重金属淋溶表层土壤
不同施肥处理对潮棕壤磷素累积与剖面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以下辽河平原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通过比较不同肥料类型和用量条件下表层土壤全磷及土壤剖面(0~80 cm)中速效磷的分布差异,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条件对土壤中磷素垂直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各施磷肥处理下,土壤磷素收支盈余,表层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明显升高,且土壤磷收支的盈亏值(x)与土壤速效磷的增减量(y)呈显著直线关系y=0.070 1x+8.538 9(R2=0.89**),其中磷素盈余量的15.8%进入到土壤速效库内;(2)化肥磷施用量为50和100 kg hm-2时,60~80 cm土层内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存在磷素的垂直迁移;(3)相对于化肥而言,施用有机肥更易于磷素向下迁移;(4)在施肥、有机质含量和作物吸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土壤速效磷在土壤剖面中呈现上下层高、中间层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最低值出现在20~40 cm土层。
王月立张翠翠马强周桦徐永刚姜春明宇万太
关键词:速效磷土壤剖面下辽河平原
潮棕壤速效磷产量临界值和淋溶临界值的计算被引量:6
2014年
确定合理磷肥用量对取得高产、提高经济收益和保护环境都有重要意义,而明确土壤速效磷产量临界值与淋溶临界值是界定施肥量适宜与否的必要前提。本文基于下辽河平原长期定位试验,使用直线-平台、双直线和米氏模型计算土壤速效磷产量临界值,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确定土壤速效磷淋溶临界值。结果表明:该地区玉米和大豆的速效磷产量临界值分别为12.0 mg·kg -1和10.8 mg·kg -1;三个模型中以米氏模型计算的值最高,以直线-平台模型计算的值最低;通过6次淋溶试验,计算的土壤速效磷淋溶临界值在74.6 mg·kg -1到82.0 mg·kg -1之间,均值为80.2 mg·kg -1。在农业生产中应将土壤速效磷控制在12.0~80.2 mg·kg -1之间,可据此指导施肥,达到保证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并减少施肥对环境影响的目标。
王月立马强姜春明宇万太
关键词:长期定位试验淋溶试验下辽河平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