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07KJB360087)
- 作品数:11 被引量:93H指数:6
- 相关作者:朱华旭郭立玮潘林梅唐于平张启春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的超滤膜过程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以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水提液超滤过程污染机制,为中药膜分离技术应用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系统模拟的方法,以超滤膜过程中通量变化、膜污染度、成分截留率、小分子物质吸附速率和吸附量等为指标,研究黄连解毒汤复方中小分子药效物质和共性高分子物质的超滤行为及相互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中,小檗碱和栀子苷PS5K超滤膜透过率在90%以上,淀粉、果胶、蛋白质3种高分子物质的截留率为100%;但模拟溶液中由于高分子物质的存在造成小檗碱和栀子苷的膜透过率大大降低,膜污染和膜通量衰减加剧;小檗碱和栀子苷的膜吸附行为也因为高分子物质的存在而发生了改变。结论:黄连解毒汤复方溶液中,高分子物质的存在是造成超滤膜污染和药效物质损失的主要因素,其中主要污染物是淀粉和果胶。
- 董洁朱华旭郭立玮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超滤药效物质高分子物质
- 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正常及脑缺血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9
- 2010年
-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正常和脑缺血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方法正常大鼠及脑缺血大鼠ig黄连解毒汤后不同时间采血,用HPLC法测定栀子苷的血药浓度,3P87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脑缺血及正常大鼠栀子苷药动学符合一室模型。脑缺血及正常状态下大鼠ig黄连解毒汤后,栀子苷在脑缺血及正常状态下体内的AUC分别为(15.819±5.228)、(11.395±3.111)μg.h.mL-1,t1/2ke分别为(4.704±1.850)、(3.695±1.595)h,Cmax分别为(2.135±0.202)、(1.677±0.621)μg/mL。结论栀子苷在脑缺血状态下的血药浓度及吸收效果优于正常状态,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消除较慢,反映了黄连解毒汤临床对症治疗脑缺血疾病的合理性,体现了方证对应的思想。
- 曾明飞潘林梅朱华旭张启春郭立玮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栀子苷药动学
- SVM算法用于黄连解毒汤3种指标性成分配伍浓度与药效作用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将支持向量机算法用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探讨建立能反映黄连解毒汤中指标性成分质量浓度与药效作用相关性的数学模型。方法根据数学组合原理,将黄连解毒汤君(黄连)、臣(黄芩)、佐(黄柏)、使(栀子)4味药组合为11组,每组分别采用膜分离、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得到22个部位。选用鼠性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活性跟踪筛选,MTT法测定黄连解毒汤及各分离部位对过氧化氢(H2O2)、氯化钾(KCl)、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算法考察标识黄连解毒汤的3种指标性成分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黄芩苷、栀子苷量与保护率之间的相关性,寻找3种成分浓度的优化配比关系。结果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的浓度比为1∶13∶12时,样品对过氧化氢致细胞损伤的保护率最高;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的浓度比为13∶1∶3时,样品对连二亚硫酸钠造模的保护率最高;而对于氯化钾造成的损伤,未能得出最优浓度。结论不同造模机制下得到的黄连解毒汤中指标性成分的最佳浓度比不同,该汤剂中指标成分适宜的浓度范围及比例需要进一步药理实验研究确定。
- 朱华旭黄山陆文聪纽冰郭立玮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支持向量机算法保护率
- 基于“方证相应”原理的中药生物药剂学PK/PD研究模式初探被引量:4
- 2013年
- 依据"方证相应"科学原理,借鉴药物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PK/PD结合模型),针对"中药生物药剂学"研究的技术关键问题①中药复方的组方配伍均可明显影响中药化学成分在体内的药动学,并与疗效和毒副作用密切相关,如何通过生物药剂学的模式描述此类作用?②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药动学过程有所不同,生物药剂学所用动物模型如何体现"证"的特征?③方作用于证,使证递减与转化,在机体生理、病理指标与药物分布等时空变化呈现动态对应状态下,如何确认方的药效物质种类及其数量?提出以PK/PD为基本研究手段的中药生物药剂学研究模式:①以"效"为核心,同时辅以成分药动学,更好的体现中医药的整体性;②综合多种主要药效成分的药动学与药效学,构筑"整合药动学/药效学"评价体系;③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时间-浓度-效应"三相同步表征的PK/PD数学函数,探讨"方证相应"有关"有是证即有是方,有证而为,无证而不为"机制的生物药剂学表达模式。
- 朱华旭潘林梅张启春唐于平郭立玮
- 关键词:方证相应PK药效物质
- 黄连解毒汤全方与“组合-配伍”提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确立黄连解毒汤水煎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中药复方各类指标性成分在煎煮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阐明复方配伍对君药中指标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各类指标性成分的转移率为判断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水煎煮的最佳提取工艺;根据数学组合原理,将黄连解毒汤的君药与臣、佐、使三味药重新组合为5组,阐明各组合中君药指标性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的配伍变化。结果:1、黄连解毒汤水煎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8倍量水煎煮2次,第1次10倍量水、第2次8倍量水,每次1.5h。2、君药黄连中指标性成分生物碱的转移率在不同组合中的差异较大。结论:1、全方共煎的工艺稳定、指标性成分转移率高。2、黄连解毒汤不同组合在水煎煮过程中,君药黄连中指标性成分生物碱在不同组合中转移率的差别较大。
- 朱华旭潘林梅李欢唐于平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全方
- 黄连解毒汤药动学实验研究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寻找黄连解毒汤药动学实验研究的方法。[方法]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黄连解毒汤药动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黄连解毒汤组成的单味药和全方指标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提取工艺对指标性成分的影响、药动学方面的研究为基础,论述了PK-PD结合模型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和药动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结论]黄连解毒汤药动学实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才能揭示该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 钱智磊曾明飞朱华旭潘林梅郭立玮张启春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数据挖掘
- 基于复杂体系原理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组合筛选”思路与方法被引量:21
- 2009年
- 依据"中医药研究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与"中药复方是天然组合化学库"两种学说,指出中药药效物质化学组成多元化,而又具有多靶点作用机制,是一个具有大量非线性、多变量、变量相关数据特征的复杂体系。提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组合筛选"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把组合化学"以分子最大的多样性模拟生物多样性"原理及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中药复方复杂体系研究领域。以中药复方组方药味的重组合分组及多种分离技术代替组合化学合成路线,以多种工业化分离技术的产物为"基本构造单元",创造"化学多样性"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组合库,并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寻找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化学组成与作用机制的内在关联;探索针对中药药效物质复杂体系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新技术,为建立"最优分离"概念,以及开展相关精制技术应用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 郭立玮朱华旭潘林梅
- 关键词:中药复方药效物质
- 黄连解毒汤提取动态过程及沉淀产生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初步探讨黄连解毒汤提取动态过程中"沉淀物"的产生及机制。方法:采用UV测定其中总生物碱、总黄酮的量,HPLC同时测定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黄芩苷、栀子苷的量并计算固含率,沉淀率。采用SPSS统计软件评价各指标性成分、沉淀率、固含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总生物碱中的小檗碱等的量均与总生物碱呈较好的相关性。总黄酮中黄芩苷与总黄酮的相关系数并不高,而总黄酮与栀子苷的相关系数略高;沉淀率与各指标性成分不显示有极高的相关性。固含率与各指标性成分的相关系数相对较大。结论:随提取时间的变化,提取液中以小檗碱为代表的总生物碱及黄芩苷等达到一定浓度后可视为一平衡点或称为沉淀生成的临界点,即可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由于"沉淀物"的生成,降低了上述成分浓度,破坏了"平衡状态"。药材中相关成分溶出速度增加,同时沉淀物可能部分溶解,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 潘林梅傅佳朱华旭郭立玮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动态过程
- 假奓包叶化学成分研究(Ⅲ)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对广西产假奓包叶进行系统的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进行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并运用波谱学方法对所分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自其地上部分分得12个化合物,通过光谱解析鉴定了其结构。鞣花酸类衍生物6个,为鞣花酸(ellagic acid,Ⅰ)、3,3′,4′-三甲基鞣花酸(3,3′,4′-trimethylellagic acid,Ⅱ)、3,3′-二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 ellagic acid,Ⅲ)、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Ⅳ)、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Ⅴ)、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xylopyra-noside,Ⅵ);吡啶酮生物碱化合物1个,为蓖麻碱(ricinine,Ⅶ);香豆素化合物2个,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Ⅷ)、东莨菪苷(scopolin,Ⅸ);酚酸类化合物3个,为香豆酸(p-coumaric acid,Ⅹ)、阿魏酸(ferulic acid,Ⅺ)、原儿茶酸(vanillic acid,Ⅻ)。结论化合物Ⅰ~Ⅻ均为首次自该属植物中分得。
- 朱华旭唐于平龚祝南闵知大
- 关键词:香豆素酚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