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107)

作品数:10 被引量:88H指数:7
相关作者:李仁东常变蓉邱娟易凤佳罗开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遥感
  • 6篇面向对象
  • 3篇土地覆被
  • 2篇影像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建设用地
  • 2篇建设用地扩张
  • 2篇ECOGNI...
  • 1篇对象技术
  • 1篇多尺度分割
  • 1篇遥感监测
  • 1篇遥感影像
  • 1篇遥感影像分类
  • 1篇遥感影像分类...
  • 1篇影像分类
  • 1篇湿地
  • 1篇水田
  • 1篇土地覆被变化
  • 1篇土地覆盖分类
  • 1篇丘陵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天津农学院

作者

  • 10篇李仁东
  • 8篇常变蓉
  • 5篇易凤佳
  • 5篇罗开盛
  • 5篇邱娟
  • 1篇施媛媛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遥感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利用遥感、GIS一体化技术,获取长沙、株洲、湘潭3市(长株潭地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陆地卫星图像,提取建设用地扩张及其空间分布信息。运用扩张速度指数和强度指数分别对2000—2010年间10 a变化以及2005年为界的前后两个5 a区域建设用地时序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优势度指数分析了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趋向性。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在不同时期都处于增长的趋势,其中前5 a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强度都要明显高于后5 a。2000—2010年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约3.94万hm2,前后2个时期的扩张面积分别占增加总量的57.30%和42.70%。对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进行时空特征分析,认为建设用地扩张引起区域内耕地和林地在数量和空间格局上的变化,城区周围9-12 km范围内耕地极易转入建设用地;2个时期河流附近耕地流入建设用地随距离变化而呈现不同特征;前5 a城区周围林地转入建设用地强度大,距离交通用地3 km附近的林地易转入建设用地。
易凤佳李仁东常变蓉邱娟
关键词:长株潭建设用地扩张缓冲区
武汉市建设用地扩张遥感监测及空间分异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为分析武汉市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基于1990,2000,2005和2010年获取的Landsat影像数据,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建设用地信息;采用城市扩张速度(expansion speed index,ESI)、扩张强度(expansion intensity index,EII)及综合扩张程度指数(expansion degree index,EDI)和标准差椭圆(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SDE)空间分析方法分析该市1990―2010年建设用地扩张时序及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建设用地呈扩张趋势,20 a间扩张了749.9 km^2,前期10 a、中期5 a和后期5 a间扩张面积分别占扩张总面积的19.06%,33.33%和47.61%;3个时段的ESI和EII均呈增大趋势,后期扩张程度尤为剧烈。SDE分析表明,20 a来武汉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呈离散趋势,前期局部扩张,中期趋于均衡扩张,这2个时段呈"东北→西南"空间分布格局;后期全局均衡扩张,空间分布不存在方向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武汉市建设用地的理性扩张决策。
常变蓉李仁东
关键词:建设用地扩张遥感空间分异
基于HJ影像的面向对象土地覆被分类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提出了基于HJ影像的面向对象技术土地覆被分类的一整套方法,即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技术,充分利用影像的光谱特征、空间特征、纹理、上下文关系,综合运用多层分割、整体分割、类内分割和局部分割模式,融入二叉树流程法,以多时相HJ影像为实验数据,对土地覆被类型进行自动提取.并以地形复杂的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分类总体精度为82.88%,能够满足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覆被信息提取的精度要求,说明是可行的;由于中分辨率的HJ影像提供的光谱细节并不是很丰富,HJ影像面向对象土地覆被分类技术的光谱特征优势不明显,利用二叉树流程法和多种分割方法是降低误差提高分类精度的有效途径.
罗开盛李仁东
关键词:ECOGNITION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的最优分割尺度选择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首先介绍了面向对象的最优分割尺度的原理和基本特征,对历年来关于最优分割尺度的选择研究进行了综述,将模型所涉及的因素分为影像特征分析法、单特征指示法、影像特征综合评价法和地像结合法,并分别对各类方法的原理、技术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最优分割尺度研究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即分层景观指数法,同时预测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罗开盛李仁东常变蓉邱娟易凤佳
关键词: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的丘陵区水田遥感识别方法被引量:10
2015年
中国南方丘陵区地形破碎,地物分布复杂,丘陵区水田的光谱特征相对于平原区较混杂,传统的基于像元的遥感数据获取受异质性因素的影响,无法利用单一时(季)像及特定的图像自动识别规则提取精度较高的水田分布信息。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基于多时像HJ-1A/1B卫星图像,结合地面调查,以湖南省湘潭市为研究区,在易康(e Cognition)软件平台上分别以光谱特征为主要参考的多层最邻近分类法和以在特征知识库支持下的决策树分类法对丘陵区水田进行图像识别。结果表明:分层最邻近分类法比单一最邻近分类提取的精度高,但在相同分割尺度下,利用特征知识库支持下的决策树分类提取水田的精度达到最高,为90.25%,总Kappa系数为0.79,说明特征知识库支持下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比最邻近分类法更加适合丘陵区水田的遥感识别。
易凤佳李仁东常变蓉邱娟
关键词:遥感决策树面向对象耕地水田丘陵区
2000~2010年汉江流域湿地动态变化及其空间趋向性被引量:11
2016年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建立汉江流域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湿地景观数据库。运用湿地景观动态变化指数、强度指数及多度指数等方法分析近10a来汉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及空间趋向性。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汉江流域湖泊、河流、水田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其中前5a(2000~2005年)湿地变化强度明显高于后5a(2005~2010年)。空间趋向性以湿地景观内部转变和湿地向其他用地转移为主要特征,内部转变以水田与水库坑塘间的转变为主,在空间上呈现3种趋向特征:湖泊周围[0–12]km两者之间转化强度随距离拉大而增大;河流周围两者转变趋势明显,在[4–6]km变化尤为突出;交通用地附近[0–4]km水田与水库坑塘间转变强度高。水田、湖泊和水库坑塘湿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是引起区域湿地面积萎缩的重要原因,10a间湿地向建设用地转变总量约为470.43 km^2,占湿地变化总量的22.55%。
易凤佳李仁东常变蓉施媛媛邱娟
关键词:湿地遥感汉江流域
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的大尺度土地覆被调查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以HJ-CCD为实验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对地形复杂、类型多样的湖南省进行土地覆盖类型的自动提取.着重研究在大尺度上的土地覆被调查中应用HJA/B遥感影像和面向对象技术获取土地覆被信息的一整套技术方法.将多尺度分割、邻域推移分类法以及野外调查、专家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用野外采样点进行精度检验.湖南省土地覆被调查结果的总体精度84.99%,Kappa系数为82.79%.结果证明了以HJ-CCD影像为遥感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大尺度的土地覆被调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罗开盛李仁东常变蓉
关键词:面向对象大尺度ECOGNITION
基于面向对象的长株潭地区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被引量:10
2014年
结合Landsat TM遥感影像和环境减灾卫星HJ-1-A、B影像数据,基于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技术实现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的分类提取.综合利用隶属度函数和最邻近分类方法设置分类规则,逐步提取林地、湿地、耕地、人工表面的地物信息.以地形复杂多样的长株潭地区为研究区,收集整理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用于分类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利用隶属度函数方法分类结果基本能满足生产者和用户的需要,但是林地、耕地内部二级类精度相对较低,错分比较严重,采用最邻近分类优化分类结果后,研究区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6.05%,耕地和林地一级类分类精度分别提高到73.63%和87.1%.
易凤佳李仁东常变蓉
关键词: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土地覆盖分类
长沙市近10年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未来趋势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为真实地刻画和揭示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与趋势,利用HJ-CCD及ETM遥感影像获得长沙市2000—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变化趋势指数,定量分析过去10年土地利用空间变化,预测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人工表面空间位置转移不频繁,未来变化趋势为强劲的涨势,扩张可能来自耕地、湿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的系统性转入;耕地和林地的空间位置转移频繁;耕地的变化趋势为落势,未来流失方向是人工表面;林地变化趋势为落势,流失方向是人工表面和草地,转化为人工表面的可能性更大;草地以净增加为主,来自未利用土地转入的可能性更大;未利用土地以净流失为主特征,流失方向是人工表面.
罗开盛李仁东
关键词:土地利用
面向对象的湖北省土地覆被变化遥感快速监测被引量:11
2013年
为了快速监测湖北省土地覆被变化,以HJ-CCD、TM以及ETM影像为数据源,探索出了集成面向对象技术与"3S"技术的中尺度土地覆被变化遥感流程和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HJ-CCD影像和面向对象技术进行2010年湖北省土地覆被信息的提取,并用野外采样点对结果进行验证。在保证高精度的情况下利用向量相似性函数对湖北省2000-2005年以及2005-2010年进行变化检测,从而获得2个变化时期影像的变化区域,然后利用面向对象技术中的最邻近分类器对变化区进行自动化分类。最后分别将2期的变化结果与未变化结果融合后获得湖北省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覆被图,在GIS中处理后建成县、市、省3级行政级别的湖北省土地覆被变化本底数据库。试验表明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为93.24%,Kappa系数为0.914;2000-2005年与2005-2010年变化检测的总体精度分别为90.88%和90.75%。同时研究发现景观破碎的地区应用面向对象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
罗开盛李仁东常变蓉邱娟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土地覆被变化面向对象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