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K12619)

作品数:9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作者:郭世华岳淑芳侯国峰王秀娟廉博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小麦
  • 5篇籽粒
  • 5篇籽粒硬度
  • 5篇小麦品种
  • 3篇普通小麦
  • 2篇冬小麦
  • 2篇性状
  • 2篇春小麦
  • 1篇蛋白亚基
  • 1篇低纬
  • 1篇低纬高原
  • 1篇冬播
  • 1篇冬小麦品种
  • 1篇亚基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云南小麦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机构

  • 9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篇郭世华
  • 4篇侯国峰
  • 4篇岳淑芳
  • 3篇廉博
  • 3篇王秀娟
  • 3篇刘丽
  • 2篇马庆
  • 2篇杨金华
  • 2篇胡银星
  • 2篇于亚雄
  • 2篇程耿
  • 1篇王洪刚
  • 1篇白民瑜
  • 1篇廉搏
  • 1篇白彩虹

传媒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3篇2007
  • 6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部分小麦品种(系)及高代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2007年
为在春小麦品质育种中合理利用种质资源,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62份引进品种(系)和58份春小麦高代材料进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1、7+8、5+10亚基及其组合的频率最高。其中引进材料Glu-A1位点的三种等位变异中,1亚基频率为43.5%;Glu-B1位点的六种等位变异中,7+8亚基的频率为37.1%,其次是17+18,占22.6%;Glu-D1位点的三种等位变异中,5+10占61.3%,2+12占37.1%,还发现1份材料具有13+16亚基。在春小麦高代材料中,Glu-A1位点上1亚基的频率为63.8%;Glu-B1位点有五种等位变异,以7+8最多,为48.3%;Glu-D1位点有两种等位变异,5+10最多,占79.3%。参试材料的HMW-GS组合类型有21种,含5+10亚基的组合占全部组合的61.9%,其中1/7+8/5+10亚基组合占材料总数的23.3%。1/17+18/5+10/2*/7+8/5+10、2*/17+18/5+10、null/7+8/5+10和null/17+18/5+10五种组合的频率依次为5.0%、3.3%、5.8%、5.8%和1.7%。
侯国峰郭世华岳淑芳廉博
关键词:春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部分引进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为了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合理利用品种资源,以株高、穗长、韧度、有效分蘖、结实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为指标,对引进的17份冬小麦和63份春小麦品种(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参试小麦材料分为3类,其中24份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它们的株高和主茎穗长平均值较大,且植株的韧度较大,分蘖相对较多,不孕小穗数较少,单穗籽粒数和粒重都较高;5份品种(系)的株高很低,植株韧度较小,有效分蘖少,结实小穗数少,单穗粒重较低,不宜选作杂交亲本。
岳淑芳郭世华王秀娟侯国峰廉博
关键词:小麦聚类分析种质资源
云南小麦籽粒硬度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硬度是小麦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主要影响磨粉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研究用云南省各地州有代表性的大面积主推品种39份调查了云南省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分布,结果表明云南省小麦籽粒硬度变化范围大,表现为硬质麦、软质麦和混合类型小麦共存,其中中等偏硬的小麦品种最普遍,占53.8%;中等偏软的比例最低,为7.7%;极端类型软质麦的比例较高,为17.9%。此外,云南省自育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与国内外品种差距不大。
刘丽于亚雄郭世华胡银星杨金华程耿
关键词:小麦籽粒硬度
云南低纬高原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硬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试验对云南省有代表性的16个试点的18个田地麦区试品种进行了单籽粒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凤系02-98、临麦10号、963F7-4和靖0123的硬度值较高,分别为74.8、73.2、73.1和64.4,而楚22-41、022-3、楚21-35、00D2-33、楚20-7和99D2-405皆为软质麦。就地点而言,德宏地区和昆明地区较适合种植硬度值较高的小麦品种,而保山地区和大理地区适合发展软质小麦。
刘丽于亚雄郭世华胡银星杨金华程耿
关键词:普通小麦生态环境籽粒硬度
中国部分冬、春小麦品种(系)1BL/1RS易位系的A-PAGE检测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在春小麦品质育种中合理利用种质资源,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来自中国部分冬、春麦区的106份小麦品种和132份品系进行1BL/1RS易位系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共有63份为1BL/1RS易位系,频率为26.5%。其中106份品种中30份为1BL/1RS易位系,占供试品种的28.3%,且不同麦区之间1BL/1RS易位品种的频率不同。东北春麦区未发现1BL/1RS品种;西北春麦区和新疆冬春麦区易位系频率较高,均为50%;北部春麦区和青藏高原冬春麦区易位系频率较低,分别为16%和25%;冬麦区1BL/1RS易位系频率也较高(44%)。132份品系中,33份品系为1BL/1RS易位系,占供试品系的25%。
王秀娟郭世华郝云凤白民瑜岳淑芳廉搏侯国峰
关键词:小麦A-PAGE
我国部分冬小麦品种籽粒硬度及其单籽粒频率的分布被引量:5
2006年
籽粒硬度是小麦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主要影响磨粉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用单籽粒谷物硬度测定仪对252份冬小麦品种(品系)的籽粒硬度及其单籽粒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按籽粒硬度分为三类5级,63份软质品种(系)中,5级和4级占95.2%,3级为4.8%;31份混合品种(系)中,3级占93.6%,4级和2级各3.2%;148份硬质品种(系)以1级为主,占92.4%,2级为7.6%。籽粒硬度变幅为12~104,标准差12~29。各种硬度类型皆有,且不同麦区的品种差异较大,北部和黄淮麦区品种的硬度显著高于长江中下游和西南麦区,前者以硬质为主,后者分别以混合和软质类型为主。籽粒硬度的分类与不同硬度范围单籽粒频率分布及其硬度均值有关,软质麦硬度指数小于46的籽粒占75%~98%,大于47的籽粒为6%~36%,均值为14~40,标准差12~27;硬质麦硬度指数小于46的籽粒为1%~19%,大于47的籽粒为82%~100%,硬度均值为56~104,标准差12~20;混合麦硬度指数小于46和大于47的籽粒分别为26%~75%和23%~74%,硬度均值为32~63,标准差17~29。软质或硬质品种籽粒分布集中,一致性较好;混合型品种籽粒分布分散,一致性较差。
郭世华
关键词:普通小麦籽粒硬度
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我国冬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4
2006年
为了解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我国冬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选择北方冬播麦区有代表性的65个小麦品种(系),分别在6个省份的11个地点种植,对其部分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指标在不同小麦品种(系)以及不同地点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品质性状间相比,基因型(G)对籽粒硬度、环境(E)对千粒重、G×E互作对SDS沉淀值的影响较大。用AMM I模型(主效可加互作可乘)对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影响进行分析,G×E互作程度比较大的试点有北京、济南和徐州,比较小的为临汾试点,其中籽粒硬度和SDS沉淀值G×E互作程度较大的为北京和泰安试点,籽粒蛋白质G×E互作程度较大的为济南、烟台和徐州试点,千粒重G×E互作程度较大的为北京和徐州试点。不同品种的不同品质指标有不同的适宜地区,对于籽粒硬度,品种95(6)161、烟475在北京有较好的适宜性,原冬971在泰安有较好的适宜性;HS97-1、秦麦11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在烟台、徐州有较好的适宜性;对于千粒重,农大3308、临旱917在北京,晋农218在济南,HS97-1在运城,中梁88303在烟台,豫农95027在徐州有好的适宜性;对于SDS沉淀值来说,中梁93646、中梁88303在北京,99G 46、中91162在石家庄,L 2-503、99G 66在泰安,农大3383在运城,郑SP 2027、临汾125在周口、徐州有好的适宜性。
郭世华王洪刚
关键词:冬小麦基因型与环境互作AMMI模型
中国冬播麦区小麦品种籽粒硬度的变异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系)籽粒硬度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异,对65份品种(系)的籽粒硬度在北部冬麦区11个试点,以及43份品种(系)在南方冬麦区4个试点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硬度类型品种所占比例不同,北片硬质品种的比例大于南片,软质和混合品种比例小于南片。北片各点参试品种籽粒硬度均高于南片,其中北片硬质品种的硬度大于南片硬质品种,软质和混合品种的硬度值与南片接近;硬度值最高的是西农8925-13,达99;最低的是WG6,为18。同一小麦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籽粒硬度存在差异,北片47份硬质品种的硬度在不同地点间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平均值为7.5%,南片22份软质品种的硬度在不同地点间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平均值为26.3%;各品种的变异系数以周麦12号最小为2.6%,扬97-65最大为72.7%,各地点变异系数表现出南片各点均大于北片,其中南片江苏白马湖最高达49.7%,北片周口最低为26.7%,因此,品种间硬度在北片各地点较南片稳定。对北片品种(品系)籽粒硬度的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分析表明,硬度主要由品种固定效应决定,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较小,环境影响最小。
郭世华刘丽于亚雄马庆杨金华程耿胡银星
关键词:籽粒硬度
不同硬度类型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充分利用品种资源,以引进的57份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SDS—PAGE和单籽粒硬度仪(SKCS)分析了这些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籽粒硬度。共检测到13种亚基和21种亚基组合,30份材料具有5+10亚基,10份2^*,9份17+18,1份13+16。5+10和2^*在硬质麦中出现的频率较混合麦高,在软质麦中的频率最低,17+18在混合麦中的频率较高。HMW—GS组合中,Null、7+9、2+12和1、7+8、2+12的频率较高,分别为17.5%和14.0%,个别品种还同时聚合有1A、1B、1D上的优质亚基。参试品种(系)含硬质麦32份(1级20份、2级12份),混合麦15份(2级3份,3级12份),软质麦10份(4级6份,5级4份),籽粒硬度的分布范围为12~74。春小麦和冬小麦材料Nei's平均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0.5508和0.5733,表明春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位点的遗传变异略低于冬小麦;春小麦和冬小麦A、B和D基因组的Nei's平均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0.4975、0.6487和0.5403,说明Glu—B1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是Glu—D1位点,Glu—A1位点最低。
郭世华侯国峰白彩虹刘丽马庆岳淑芳王秀娟廉博
关键词:小麦籽粒硬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