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39B02)

作品数:58 被引量:342H指数:13
相关作者:冯京海张敏红顾宪红张少帅周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肉鸡
  • 12篇应激
  • 8篇热环境
  • 8篇热应激
  • 6篇相对湿度
  • 6篇免疫
  • 5篇育肥
  • 5篇肉仔鸡
  • 5篇仔鸡
  • 4篇蛋白
  • 4篇蛋鸡
  • 4篇动物
  • 4篇育肥猪
  • 4篇家禽
  • 4篇肥猪
  • 3篇代谢
  • 3篇动物福利
  • 3篇氧化应激
  • 3篇营养
  • 3篇鼠肝

机构

  • 4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1篇东北农业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24篇冯京海
  • 23篇张敏红
  • 20篇顾宪红
  • 14篇张少帅
  • 12篇周莹
  • 10篇郝月
  • 8篇甄龙
  • 7篇杨春合
  • 6篇李春梅
  • 6篇李萌
  • 6篇常玉
  • 5篇胡春红
  • 5篇刁新平
  • 4篇石玉祥
  • 4篇李延森
  • 4篇王占彬
  • 4篇鲍伟光
  • 4篇冯跃进
  • 4篇杨培歌
  • 4篇张校军

传媒

  • 25篇动物营养学报
  • 8篇畜牧兽医学报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5篇家畜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家禽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猪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9篇2017
  • 16篇2016
  • 15篇2015
  • 9篇2014
  • 11篇2013
  • 2篇2012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哺乳仔猪的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较高的哺乳仔猪死亡率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其主要的死亡原因有压死、腹泻、冷应激、弱死等。详细分析哺乳仔猪主要死亡原因,对于降低仔猪死亡率、指导养猪生产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顾招兵李明丽兰国湘高娅俊施正香
关键词:母猪哺乳仔猪
不同周龄蛋鸡卵巢机能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周龄蛋鸡卵巢机能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规律。选择17周龄京红蛋鸡48只、78周龄京红蛋鸡24只,2只1笼为1个重复,分别饲养至36、48、97周龄采样。结果发现,随着周龄增大,蛋鸡卵巢机能衰退,表现为卵巢内等级卵泡、小黄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数量显著减少(P<0.05),小黄卵泡、大白卵泡和次级卵泡闭锁率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和孕酮的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周龄增大,蛋鸡机体氧化损伤加剧,表现为肝脏、卵巢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蛋鸡卵巢机能衰退可能与体内(肝脏、卵巢和血清)氧化损伤加重有关。
姜礼文冯京海张敏红陈燕
关键词:蛋鸡卵巢机能
热应激和采食量限制对育肥猪肝脏热应激蛋白和急性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引言长期慢性热应激会引起猪只采食量下降,机体产热减少。高温和采食量下降都会影响肝脏代谢。本实验以育肥猪为对象,探讨了热应激和采食量限制对育肥猪肝脏热应激蛋白和急性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崔艳军李洁蕾鲍伟光郝月杨春合顾宪红
文献传递
4-硝基苯酚对大鼠肾上腺皮质孕酮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设计体内体外试验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4-硝基苯酚(4-nitrophenol,PNP)对雄性大鼠肾上腺皮质孕酮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内试验采用24只SPF级雄性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连续2周皮下注射(剂量为0、0.1、1.0和10.0 mg·kg-1的PNP)。最后一次注射24 h后称体质量,然后麻醉处死,收集血液及各脏器,以备测定;为进一步确定PNP对肾上腺皮质孕酮分泌的影响,体外试验利用肾上腺皮质细胞原代培养,细胞贴壁后用不同浓度的PNP(0、10-6、10-5和10-4mol·L-1)培养24 h。[结果]体内试验结果显示:0.1和1.0 mg·kg-1PNP处理组大鼠脾脏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体质量及其他脏器质量和脏器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 mg·kg-1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孕酮水平显著降低(P<0.05),雌二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光学显微镜组织学检查未发现注射PNP组肾上腺皮质形态异常,但RT-PCR结果显示10.0 mg·kg-1PNP处理大鼠肾上腺中St AR、P450scc和P450c17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3β-HSD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注射PNP组培养液中孕酮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4-硝基苯酚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肾上腺类固醇合成酶的表达来影响肾上腺皮质孕酮的分泌功能。
曹云张永辉李春梅
关键词:雄性大鼠肾上腺
动物伦理与动物福利概述被引量:9
2015年
从儒家动物生态伦理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方面简述了动物伦理的基本思想,并讨论了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动物克隆技术和转基因动物等引发的伦理问题,介绍了动物伦理问题的解决与实现动物福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才能促使人与动物乃至自然的和谐发展。
顾宪红
关键词:动物动物伦理动物福利
动物机体热休克应答相关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动物处于不良饲养、运输、屠宰等环境下产生热应激,机体对热应激的反应称为热休克应答,多条信号途径调控热休克应答,引发热休克蛋白的产生。本文综述了MAPK、PI3K/Akt、PKC等信号途径对热休克蛋白的调控作用,从分子机制上阐明了热应激的调控机理。
刘吉茹张勇顾宪红
关键词:热应激热休克蛋白信号途径
粪便皮质酮代谢产物含量作为一项肉鸡热舒适非侵入指标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粪便皮质酮代谢产物含量作为一项非侵入指标用于肉鸡热舒适评价的效果。本研究包括3个试验:试验1进行了肉鸡粪便皮质酮代谢产物含量的昼夜节律研究;试验2研究了35 ℃急性热应激2 h对粪便皮质酮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试验3研究了10、14、18、22、26、30 ℃长期(14 d)温度处理对肉鸡粪便皮质酮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粪便皮质酮代谢产物含量在06:00~16:00和18:00~04:00期间均没有显著的波动(P〉0.05),但整体上白天(08:00~18:00)显著高于夜间(20:00~06:00)(P0.05)。综上所述,粪便皮质酮代谢产物含量可作为一项非侵入指标对肉鸡热应激做出及时评价。
苏红光张敏红冯京海吴鑫胡春红
关键词:肉鸡热舒适
持续偏热处理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小肠形态结构和黏膜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持续偏热(26和31℃)处理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小肠形态结构和黏膜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2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144只转入人工气候实验舱,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适应期7 d,温度21℃,相对湿度60%。29日龄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至试验结束,试验期共14 d。结果表明:与21℃处理相比,1)26和31℃处理对肉仔鸡胸腺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第7天,31℃处理显著降低脾脏指数(P<0.05);第7、14天,31℃处理显著降低法氏囊指数(P<0.05)。2)26和31℃处理显著降低第14天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P<0.05);31℃处理显著升高第14天空肠隐窝深度(P<0.05);26和31℃处理显著升高第14天回肠隐窝深度(P<0.05)。3)31℃处理显著降低第1天十二指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含量,26和31℃处理显著降低第7天十二指肠SIg A含量;31℃处理显著降低第1天空肠SIg A含量。因此,与21℃处理相比,持续偏热(26和31℃)处理不同程度影响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损伤小肠形态结构,降低小肠黏膜免疫功能。
张少帅甄龙冯京海胡春红彭骞骞常玉周莹张敏红
关键词: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黏膜免疫
水料比作为偏热环境肉鸡热舒适评价指标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不同温度(21、26和31℃)处理对肉鸡生长性能、生理指标、采食量和饮水量及相关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水料比(W/F)能否作为肉鸡热舒适评价的指标。试验选取144只22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适应期7 d,温度21℃,相对湿度60%。29日龄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降低(P<0.01),料重比(F/G)极显著升高(P<0.01),其中21和26℃组肉鸡F/G无显著差异(P>0.05);肉鸡平均日饮水量(ADWC)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环境温度升高全期W/F、水重比(W/G)极显著升高(P<0.01)。2)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肉鸡体核温度、呼吸频率极显著升高(P<0.01);相比21℃,31℃组肉鸡血清瘦素(LEP)含量显著升高(P<0.05),抗利尿激素(ADH)含量显著降低(P<0.05);26℃组与21、31℃组肉鸡血清LEP、AD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肉鸡血清胆囊收缩素(CCK)、醛固酮(AL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第1天、前3 d、前7 d及全期14 d肉鸡W/F与肉鸡ADG、ADF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第1天、前3 d肉鸡W/F与肉鸡F/G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前7 d、全期14 d肉鸡W/F与肉鸡F/G呈显著正相关(P<0.05)。4)肉鸡每日W/F与环境温度、肉鸡体核温度、呼吸频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本试验条件下,肉鸡W/F反映出不同温度下肉鸡的冷热程度,可作为偏热环境下肉鸡热舒适评价的指标。
甄龙张少帅石玉祥冯京海张敏红
关键词:水料比肉鸡热舒适评价
脏污程度对奶牛乳区温度分布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提高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准确性,按脏污程度对奶牛乳区温度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选取乳房外观正常,SCC<5×10~5·mL^(-1)的泌乳牛325头,对其后乳区进行分区:乳头池、乳腺池和乳腺,并对不同分区采取3分制的评分制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将后乳区不同分区各分为4组。结果显示,在干净状态下,奶牛后乳区左右不同分区的皮肤温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乳腺、乳腺池到乳头池,其皮肤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有显著降低或降低的趋势,降低幅度相应为1.90、6.90和1.62℃;随着脏污程度的增加,乳头池、乳腺池、乳腺皮肤的最低温度呈现极显著降低(P<0.01),平均温度有降低的趋势,温度变异程度极显著增加(P<0.01)。综上表明,脏污程度对奶牛乳区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且乳腺部分最高温度受到的影响较小,是温度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较适部分和较适检测指标。
彭丹丹陈健赵越韩丽李淦杨春合顾宪红
关键词:温度分布红外热成像技术乳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