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332)

作品数:13 被引量:88H指数:7
相关作者:吴晓王慧王承慧郑浩陈薇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城市
  • 3篇流动人口
  • 3篇就业
  • 3篇就业空间
  • 2篇城市规划
  • 2篇城市设计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分布
  • 1篇人口空间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
  • 1篇通勤
  • 1篇资源评估
  • 1篇文化资源
  • 1篇项目策划
  • 1篇历史文化
  • 1篇历史文化资源
  • 1篇就业密度

机构

  • 14篇东南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11篇吴晓
  • 6篇王慧
  • 3篇王承慧
  • 2篇郑浩
  • 2篇黄潇仪
  • 1篇陈薇
  • 1篇陈雨露
  • 1篇罗宗宇
  • 1篇孙世界
  • 1篇滕珊珊
  • 1篇魏羽力
  • 1篇高源
  • 1篇张书源
  • 1篇吴泽宇

传媒

  • 3篇城市规划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规划师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华中建筑
  • 1篇新建筑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人口与发展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的分离与通勤研究——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
本文基于'流动人口个体'的视角来研究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的分离特征:首先对流动人口职住空间分离进行了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分离模式进行了划分和空间解析,然后描述了流动人口'居住—就业'的网络联系、空间错位特征和通勤关系,最后...
黄潇仪吴晓
关键词:流动人口通勤
文献传递
南京市主城区就业空间布局初探被引量:17
2014年
依据2008年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就业人口数据和2007年南京市用地现状图,修正匹配得到南京市主城区各街道统计单元服务业、制造业及总的就业密度值,对城市就业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就业集聚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市主城区总体和分行业的就业空间集聚区分布,并结合地统计方法和城市空间结构模型识别其就业中心。结果显示:南京市服务业就业集聚区集中于主城中心区域,呈"单核+扇形放射"分布,形成了强集聚的单中心就业结构;制造业就业集聚区集中分布于主城南、北部边缘区域,呈现出较明显的"圈层+环带"结构,且主城范围内无就业中心;总体就业集聚区集中于主城中心区域,呈"单核放射+散点"分布,形成了单中心主导的就业结构,其分布格局与服务业类似,且拥有共同的就业中心,但相较于服务业,总体就业中心影响力较小;历史因素、政策引导和市场力量相互作用,是影响就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王慧吴晓强欢欢
关键词:就业空间就业密度
运河古镇传统空间格局的图解初探——以常州市孟城、万绥两镇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以常州市新北区孟城、万绥两座运河古镇为例,探寻古镇传统空间格局的解析方法。以点、线、面、自然基底四要素为切入点,从构成要素和组合方式两方面对比分析了在传统条件和现实状况下古镇空间构成要素的分布特征与组合方式之异同,以期了解古镇传统空间格局特质,并为日后的保护管控及规划提供依据。
王慧吴晓王承慧
南京市新就业人员聚居空间的现状解析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涌入并滞留在大城市,形成了具有阶段性特征的新就业人员群体,从而产生了严峻的居住困难问题。故本文以南京市为例,从社会属性和空间属性两方面入手,对新就业人员聚居...
强欢欢
文献传递
历史保护规划中的展示利用思路初探被引量:10
2014年
历史保护规划是一类以历史价值特色的保护和传承为导向的专项规划,而对于展示利用的探讨已成为历史保护规划编制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之一。有鉴于此,论文首先提出了展示利用的基本原则,然后结合具体的历史保护规划项目,依循"框架确立—体系建构—分期实施"的基本操作脉络,系统地探讨了不同阶段下展示利用规划的思路和方法、特点和要求,以期为类似的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照。
吴晓王承慧滕珊珊杨凌茹黄潇仪
城市设计中的项目策划思路框架解析被引量:4
2013年
项目策划与城市设计具有"策划先行,顺向指导;设计反馈,逆向修正"的关系。在城市设计中,围绕上层建构与下层衍化搭建项目策划思路框架,包括目标建构与方案制定,具体可拆解为发展目标、职能结构、概念布局和项目落实四个方面。武夷山赤石村片区城市设计采用了上述项目策划思路框架,将发展目标确定为以生态、艺术、活力、历史为重点发展方向的旅游发展目标;将职能结构确定为由崇阳溪/黄柏溪滨水游线串接而成的四个片区;提出北片区"河街并行、绿楔纵织",南片区"茶阡林陌、溪引岛链"的概念布局;为落实项目,编制项目细化方案,进行设施配比研究。
陈雨露吴晓高源郑浩
关键词:项目策划城市设计
基于“预期-现实”比较的新就业人员聚居空间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新就业人员"作为一类中低收入群体,在居住方面存在阶段性的困难,已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的"夹心层",亟需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以新就业人员聚居区的现状为基础,展开聚居区的重点预期分析,并与现实聚居空间进行分类比较和交叉分析,旨在发掘聚居区"预期-现实"之间的差异及其个体原因,从而为聚居区的改造策略提供依据。
强欢欢吴晓王慧
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的差异性评估
流动人口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类长期存在的群体,其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作为日常生活实态的两类典型载体,是城镇空间解析的典型样本与关键路径。本文挖掘与遴选最能表征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的诸多要素,涉及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空间属...
黄潇仪吴晓
关键词: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就业空间
文献传递
2000年以来吉林省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特征解析被引量:4
2013年
选取2000、2004、2009年三个时间节点,以吉林省48个县市空间单元为研究区域,采用统计年鉴数据,对吉林省人口空间演化特征进行考察,并进一步分析其驱动因素。吉林省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出加速集聚的演化过程,人口重心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加速移动,人口偏移增长处于前期阶段,人口密度分布趋异趋势渐强,经济发展差异是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王慧吴晓
关键词:人口分布
论沈从文的“地方重造”思想——沈从文重造思想研究之四被引量:3
2010年
沈从文所说的"地方重造"指的是大湘西的重新改造。从二十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地方重造"思想逐渐生成。湘西地方实际存在的问题是沈从文"地方重造"思想生成的外在客观依据,而他热爱湘西地方的浓烈情感则是内在成因。就湘西地方如何重造,沈从文提出了个人的方案设计。沈从文"地方重造"思想的特点在于地方主义与国家主义的统一,且与其湘西少数民族立场密切关联。
罗宗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