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020105)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扬帆李森赵兰明马兴鸣秦俊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眼压
  • 2篇微重力
  • 1篇隐形眼镜
  • 1篇速度场
  • 1篇头低位
  • 1篇头低位卧床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燃烧
  • 1篇燃烧特性
  • 1篇微重力条件
  • 1篇卧床
  • 1篇细水雾
  • 1篇航天
  • 1篇航天应用
  • 1篇防火
  • 1篇防火安全
  • 1篇感器
  • 1篇DPIV
  • 1篇传感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杨扬帆
  • 1篇付佳佳
  • 1篇秦俊
  • 1篇蒋婷
  • 1篇肖原
  • 1篇马兴鸣
  • 1篇陈晓萍
  • 1篇赵兰明
  • 1篇余敏斌
  • 1篇王双峰
  • 1篇于洪强
  • 1篇王春慧
  • 1篇李森

传媒

  • 3篇载人航天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重力下固体材料燃烧特性的地面实验模拟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在对水平窄通道内典型热薄固体材料的燃烧特性进行实验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材料表面火焰传播、材料可燃极限与微重力实验结果的相似性,以及窄通道实验模拟微重力材料燃烧特性的机理。研究表明,在航天器舱内常见的低速气流条件下,高度为10mm~14mm的窄通道能较好地模拟微重力环境中材料表面火焰传播的特征,并复现材料的可燃极限曲线;窄通道内火焰诱导的浮力流动速度的最大值约为5cm/s,与常规实验通道(高度较大)相比,窄通道能够有效地限制自然对流,进而提供模拟微重力条件下材料燃烧特性的实验环境。
王双峰肖原
关键词:微重力防火安全
微重力条件下细水雾速度场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DPIV(Digit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量方法,开展了微重力条件下细水雾速度场特性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重力条件下,细水雾竖直方向速度明显下降,整体雾场向四周扩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细水雾雾滴受力方程,模拟细水雾在常重力和微重力状态下的雾场情况,得出了与实验结果相同的结论。
李森秦俊马兴鸣赵兰明付佳佳
关键词:微重力细水雾DPIV速度场
24小时连续眼压测量技术及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眼压具有昼夜波动性和节律性,24小时眼压对青光眼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均有重要意义。临床上依靠眼压计多次测量完成的24小时眼压测量是间断的,不能准确地反映眼压变化情况。植入式眼压测量技术包括单纯植入式和复合植入式,通过将压力传感器直接植入眼内,实现长期或永久的眼压监测。角膜接触镜式眼压测量技术是在角膜接触镜内嵌入传感器,通过感知眼压变化引起的角膜形变以进行24小时连续眼压监测。连续眼压测量技术在研究眼压变化规律、辅助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宇宁杨扬帆余敏斌
关键词:青光眼眼压传感器
面向航天应用的眼压连续监测技术研究
2022年
针对航天任务中对航天员眼压连续监测的应用需求,建立隐形眼镜式眼压测试系统,通过眼压计算模型、眼压与线圈共振频率的关联模型设计,实现了眼压的连续监测;在地面-6°头低位卧床实验期间,通过隐形眼镜式眼压测试系统获取4名受试者卧床前4天和卧床第14天的24 h眼压数据,验证了隐形眼镜式测试系统在航天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卧床前和卧床后眼压数据的比对分析,初步探讨了航天环境影响下24 h眼压的变化特性。数据表明,-6°头低位卧床条件下眼压波动范围变大,稳定性下降,提示航天员的眼压波动是重要的关注指标。
蒋婷钟玉棠于洪强王春慧陈晓萍杨扬帆周炳贤
关键词:航天眼压隐形眼镜头低位卧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