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0SHB008)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7
相关作者:王毅杰朱艳栗治强谢培熙冯显杰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农民
  • 8篇农民工
  • 8篇民工
  • 2篇心理授权
  • 2篇授权
  • 2篇公平
  • 1篇新生代
  • 1篇新生代农民
  • 1篇新生代农民工
  • 1篇运行逻辑
  • 1篇中国农民
  • 1篇中国农民工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距离
  • 1篇社会融合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学角度
  • 1篇社会支持
  • 1篇随迁子女
  • 1篇农民工随迁子...

机构

  • 9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贵阳勘测设计...

作者

  • 7篇王毅杰
  • 2篇栗治强
  • 2篇朱艳
  • 1篇王开庆
  • 1篇周现富
  • 1篇魏倩倩
  • 1篇付方胜
  • 1篇谢培熙
  • 1篇王微
  • 1篇汪毅
  • 1篇冯显杰

传媒

  • 3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掣肘与鼓励: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合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在我国积极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城乡流动人口实现城市社会融合仍有困难。利用2007年的调查数据,本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机制做了分析。本研究区分了社会融合状况和融合意愿,并比较了其中差异。发现,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意愿高于融合状况,社会融合状况受客观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而社会融合意愿则受主观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这意味着社会结构因素仍是阻碍社会融合的首因,必须加快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研究还发现,学校场景的社会融合作用在弱化,启示研究者要将视野扩展至随迁子女的家庭和社区生活。
栗治强王毅杰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客观环境
组织公平、社会支持与农民工心理授权研究——基于10省的问卷调查被引量:12
2012年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授权对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和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如何提高心理授权鲜有研究。文章利用2012年初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探讨了组织公平、社会支持与农民工心理授权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公平感越高、心理授权越高;社会支持越强,心理授权越高。依据这一发现,文章提出提高农民工心理授权的措施与建议,以期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王开庆王毅杰
关键词:组织公平社会支持心理授权干预机制
从职业社会学角度看中国农民工的职业化缺失被引量:8
2010年
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它的日益严重同时暴露出了我国农民工职业化方面的问题。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看,我国虽有典型的农民工职业却一直未能实现农民工的职业化。通过对农民工个人相关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我国农民工的职业化缺失既有农民工知识能力不足的原因,也在于农民工自身的务工经历不但未能帮助他们的职业化发展,反而形成新的职业化障碍,农民工难以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
王微
劳动过程中的关系运作——一项基于钢筋工人的经验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基于对一个钢筋工队伍劳动过程的参与式观察,描述了原有关系进入劳动过程后的运作状态,分析了关系在劳动过程中争做技术员、分班和竞争、合作的作用。研究发现,原有关系的运作不仅保障了劳动有序进行,还给艰苦的劳动和生活创造了意义;更重要的是,关系具有了一种总体性特征,从而实施着较强的约束和控制功能。
王毅杰周现富
关键词:总体性控制功能
工作回报、心理授权与农民工工作满意度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2012年初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探讨农民工工作回报、心理授权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外出农民工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同事关系方面满意度最高,发展机会和收入方面满意度最低;工作回报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心理授权中的工作意义和自主性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因而,提高农民工工作满意度有两条路径:提升工作回报和心理授权。
王毅杰朱艳
关键词:外出农民工心理授权工作满意度
农民工权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基于2012年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影响农民工权能感的因素及增强权能的途径。统计分析发现:农民工权能感较差,其中人际权能感尤为突出;显著影响权能感的因素有,个体的性别和经济状况、压力-去权维度中的工作压力、支持-增权维度中的环境公平和对同事、家庭、朋友、市民以及制度的资源动员能力;不同压力状态下农民工增强权能途径有所差异,在高压力群体中对宏观环境的创新与改革需求凸显,而在低压力中工作场景中管理公平的作用明显。因此,消减压力、构建公平公正的权力关系、加强资源动员能力,是增强农民工权能感的有效途径。
王毅杰栗治强
生存压力下农村民办学校的组织运作——一项基于Y校的个案研究
2013年
基于Y校的实地研究,对农村民办学校面对内外压力时所形成的内部运作规范及采取的行动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村民办学校在地方教育场域中被隐匿,处于边缘状态;在面临生存压力时,其内部有一套独特的管理规范和运作体系在支撑着学校运行;生存压力下学校的运行逻辑是功利化的,这使得教育的本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异化。
王毅杰汪毅
关键词:运行逻辑
农民工留城定居研究综述
2012年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主要有五个方面在影响着农民工的留城定居行为。第一,户籍制度和土地承包制度阻碍着农民工进入"体制内"。第二,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的差异,会带来留城与否的不同结果。第三,人力资本不同也会在留城定居决策上产生分化。第四,作为经济理性人,对城市收入和开支的衡量决定了是否留城定居。第五,城乡之间情感性博弈左右着农民工的去留。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未来在农民工留城定居方面可研究的几个方面。
付方胜魏倩倩
关键词:农民工
农民工分配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基于2012年"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影响农民工分配公平感的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因素主要是客观经济地位维度的职业地位、主观经济地位维度的在工作城市的收入层次、生活体验维度的生活压力与社会距离。对于农民工而言,并非结构决定论所侧重的社会经济地位亦非局部比较论所青睐的参照点的选择决定分配公平感,而是他们的生活体验起着重要作用,农民工感知到的社会距离越远、生活压力越大,越认为其收入是不公平的。
王毅杰冯显杰
关键词:分配公平感社会距离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研究述评被引量:18
2011年
通过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比较,在"再生产"视角下从个人、性别、家庭和制度安排4个方面,评述了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空间隔离"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呈现复杂性;他们保持节俭并尽量汇款回家以维持与家庭相关的社会关系再生产,另一方面又追求城市消费方式以融入城市,通过消费重造主体性;家庭消费转移至城市以及打破集体消费领域的制度性歧视有利于其融入城市。研究指出,应将其视为"完整的人",关注其家庭消费,同时结合生产和制度安排来考量消费。
谢培熙朱艳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