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010003830)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萍陈兰陈春林唐雷陈若兰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腹盆腔血管数字化三维模型指导血管内介入插管方式选择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利用腹盆腔血管及腰骶椎数字化三维模型,探讨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及分叉开口位置与髂总动脉长度的关系,从而指导血管内介入插管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接受腹盆腔CTA检查患者439例,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患者腹盆腔血管及腰骶椎数字化三维模型,Mimics软件联合Geomagic软件对左右髂总动脉间分叉角度和左右髂总动脉长度进行测量,观察并记录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所对应椎体。通过统计学软件对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与其对应椎体位置及左右髂总动脉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439例患者腹盆腔血管和腰骶椎三维模型,均清楚显示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及分叉开口位置。439例患者中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为平均(49.1±12.4)°,分叉开口位于L3-4有38例,L4上1/3有63例,L4中1/3有89例,L4下1/3有135例,L4-5有114例。左右髂总动脉平均长度分别为(45.6±15.6)mm和(43.3±15.4)mm。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与其分叉开口位置高度存在负相关关系(r=-0.172,P〈0.05),该分叉角度与左右髂总动脉长度也存在负相关关系(左侧:r=-0.171,P〈0.05;右侧:r=-0.164,P〈0.05)。结论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开口位置越低,其角度越大,相应髂总动脉长度越短,经股动脉行对侧髂内动脉直接插管距离短、易操作,成功率高;反之,插管路径就延长,直接插管难度增加,需用成襻插管技术,或进一步结合髂内外动脉分叉角度,评估是选择对侧还是同侧髂内动脉插管。
- 陈春林陈兰唐雷刘萍李鉴轶陈斌段慧王俊
- 关键词:数字化三维模型
- 胎儿三维成像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在医学影像技术用于产科之前,医生难以检查到胎儿的形态和结构。产科超声的出现,使得胎儿检查成为现实,部分胎儿畸形等疾病可以进行产前诊断。然而,超声检查结果与医生的经验密切相关。其重要原因是二维图像难以显示胎体的整体空间构架。三维成像技术的出现,使胎儿影像学检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二维向三维发展。
- 廖科丹刘萍
- 关键词:胎儿
- MRI三维模型用于健康未育青年女性盆底肌群的解剖形态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 利用MRI三维模型分析青年健康未育女性盆底肌群的形态及解剖学特点.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25例青年健康未育女性志愿者,采集其盆腔MRI数据集,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构建骨盆、盆腔器官及盆底肌群的三维模型,并对肛提肌进行相关指标的测量,包括:肛提肌体积(LVOL),肛提肌板角度(LPA),肛提肌裂孔横径(LH-W)及前后径(LH-L),肛提肌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LSG).结果 (1)成功构建25例MRI三维模型,包括骨盆、盆腔器官及盆底肌群(包括坐骨尾骨肌、肛提肌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会阴肌群),该模型形态逼真,直观、立体性强,能清晰反映盆底肌群层次.(2)肛提肌测量结果:LVOL为(34±6) cm3,LPA为(43±4)°,LH-W为(33±4) mm,LH-L为(54±5) mm,LSG左侧为(18.8±2.5) mm,右侧为(18.3±2.5)mm.结论 利用MRI数据集可重建出女性盆底肌群,是研究女性盆底肌群解剖的有效方法;对肛提肌三维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可评估盆底功能,有助于理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标准.
- 刘萍陈若兰陈春林黄璐郭传家陈兰彭程王俊廖科丹梁璇王建平任道坤谭欢庆唐雷钟世镇
- 关键词:骨盆底
- 3D打印个体化女性盆腔结构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基于CT数据集获取盆腔结构表面轮廓信息,结合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探讨3D打印技术研制个体化盆腔结构的方法及其在妇产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例妇科患者的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angiography,CTA)数据集,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各组织三维模型,再利用Z510型号3D打印机按照1∶1比例进行3D打印。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出患者的腰骶椎、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外静脉、输尿管、子宫及子宫动脉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并利用3D打印技术1∶1打印出完整的3D模型。结论:3D打印模型不仅具有数字化三维模型一样的三维视觉功能及个体化特点,还具有可手动触摸、标记重要解剖结构的功能,为医学教学、临床、科研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刘萍陈兰李鉴轶陈春林唐雷段慧孔祥雪陈若兰陈斌
- 关键词:数字化三维重建3D打印妇产科个体化
- 基于MRI与CT骨盆三维重建与测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对比基于MRI与CT三维骨盆重建的特点及测量研究。方法:对25例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志愿行盆腔CT及MRI检查的发育正常、无病理性骨盆女性,应用Mimics软件分别构建出骨盆三维模型,测量三维骨盆模型的各径线、角度值并进行分析。结果:1基于MRI与CT数据集的三维骨盆模型,解剖结构清晰、形态逼真、表面光滑。2CT、MRI三维骨盆测量的入口后矢状径、入口前后径、中骨盆横径、中骨盆后矢状径、出口后矢状径、骶骨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2、-4.021、-4.048、-3.468、-2.956、5.203,P<0.01),但CT与MRI三维骨盆测量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为4 mm;入口横径、骶耻内径、中骨盆前后径、出口横径、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高度、骶骨弯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6、0.947、0.796、-1.916、0.192、2.172、-2.484,P>0.05)。3MRI与CT三维骨盆测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骨盆入口横径、入口后矢状径、入口前后径、骶耻内径、中骨盆横径、中骨盆后矢状径、中骨盆前后径、骨盆出口横径、骨盆出口后矢状径、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高度、骶骨长度、骶骨弯度的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5.1,4.1)mm、(-2.9,5.6)mm、(-5.4,2.3)mm、(-5.9,2.8)mm、(-6.6,4.5)mm、(-6.2,3.3)mm、(-6.1,2.5)mm、(-3.6,4.4)mm、(-4.2,4.9)mm、(-5.2,5.4)mm、(-3.1,4.8)mm、(-1.8,6.2)mm和(-6.5,3.9)mm。结论:1基于MRI与CT数据集均可构建出清晰逼真的三维骨盆。2MRI与CT三维骨盆测量值比较具有较好一致性,虽有6条径线值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平均值的绝对值小于5 mm,无临床意义。MRI三维骨盆测量可应用于临床。
- 刘萍廖科丹陈春林陈兰黄璐陈若兰昌仁民陈瑞莹唐雷
- 关键词:三维重建骨盆测量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