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13B04)

作品数:47 被引量:454H指数:13
相关作者:刘训红刘娟秀马阳侯娅王胜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贵州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8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6篇首乌
  • 25篇何首乌
  • 13篇太子参
  • 12篇质谱
  • 12篇色谱
  • 11篇相色谱
  • 10篇液相
  • 9篇液相色谱
  • 8篇苷类
  • 8篇苷类成分
  • 8篇C-
  • 7篇学成
  • 7篇天麻
  • 7篇蒽醌
  • 7篇无机元素
  • 7篇化学成分
  • 7篇二苯乙烯
  • 7篇TRIPLE
  • 6篇离子
  • 6篇核苷

机构

  • 39篇南京中医药大...
  • 20篇贵州昌昊中药...
  • 5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贵阳医学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浙江医药高等...
  • 2篇徐州生物工程...
  • 1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苏州市中医医...
  • 1篇毕节市中药研...

作者

  • 34篇刘训红
  • 30篇刘娟秀
  • 25篇侯娅
  • 25篇马阳
  • 17篇王胜男
  • 13篇邹立思
  • 5篇张丽
  • 4篇丁安伟
  • 4篇刘晓
  • 4篇李帅锋
  • 3篇杨世林
  • 3篇蔡宝昌
  • 3篇邢清清
  • 3篇郑传柱
  • 2篇李志峰
  • 2篇王爱民
  • 2篇陈思颖
  • 2篇王琦
  • 2篇陈莎
  • 2篇章军

传媒

  • 9篇中草药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中药材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质谱学报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北方园艺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2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首乌藤中13种成分被引量:16
2016年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首乌藤中二苯乙烯(二苯乙烯苷、虎杖苷、白藜芦醇)、蒽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黄酮(表儿茶素、芦丁、金丝桃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及酚酸(没食子酸)等13种成分的方法。采用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25 m 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采用TOPSIS法对13种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3种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1 5,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24%~102.3%,RSD均小于5%。TOPSIS分析显示广州产的样品综合质量较好。所建立的方法准确、专属性、重复性较好,可用于首乌藤中多元功效物质或指标成分的同时测定,为首乌藤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罗益远刘娟秀王锋刘训红王胜男华愉教兰才武
关键词:首乌藤UPLC-MS/MS蒽醌黄酮酚酸
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同时测定何首乌中7种指标成分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建立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MEKC-DAD)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及商品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儿茶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选择胶束电动毛细管分离模式,用未涂渍标准熔融石英毛细管(75μm×64.5 cm,有效长度56 cm)作为分离通道;背景电解质溶液:25 mmol·L-1硼砂-30 mmol·L-1SDS-10%乙腈(p H 9.60);检测波长:254 nm;运行电压:25 k V;运行温度:24℃;压力进样:25 k Pa,5 s。结果何首乌中7种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加样回收率为99.164%~101.504%。用此法测定何首乌中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满意。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为何首乌商品药材或饮片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罗益远刘娟秀刘训红兰才武侯娅马阳王胜男蔡宝昌
关键词:何首乌二苯乙烯苷蒽醌儿茶素
UPLC-QTRAP-MS/MS分析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核苷类成分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何首乌中核苷类成分积累的动态变化,以确定何首乌的适宜采收期。方法:采用UPLCQTRAP-MS/MS技术测定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9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何首乌核苷类成分中,以尿苷、腺嘌呤、鸟苷、胞苷含量较高;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核苷类成分含量呈峰谷状变化,12月份含量相对较高。结论:何首乌核苷类成分的积累与生长期密切相关,其积累高峰期与当地传统采收期基本一致。
罗益远刘娟秀刘训红兰才武侯娅马阳徐力
关键词:何首乌核苷类成分
高压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天麻药材及全天麻胶囊中硒的含量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建立高压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天麻药材及全天麻胶囊中硒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压消解法处理天麻药材及全天麻胶囊样品,用具有还原与消除干扰作用的硝酸-盐酸混合体系作为反应介质,并加入铁氰化钾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天麻药材及全天麻胶囊中硒含量测定进行研究,同时以茶叶、黄芪、人参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对测定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硒的荧光强度与进样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6μg.L-1,重复性、精密度均良好,回收率98.26%~101.2%,RSD 2.4%~4.4%,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2批不同产地天麻药材和5批全天麻胶囊中硒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天麻药材中硒的含量为0.012 4~0.660 mg.kg-1,表明各产地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差异较大;全天麻胶囊由于天麻药材来源较为一致,硒含量为0.214~0.385 mg.kg-1。结论: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对环境污染小,适用于天麻中硒的含量测定,为进一步提高天麻药材及全天麻胶囊质量控制及其再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陈思颖兰波朱迪刘童王爱民王永林
关键词:原子荧光光谱法天麻全天麻胶囊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6
2013年
目的研究天麻Gastrodia e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制备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天麻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天麻素(1)、对羟基苯甲醇(2)、对羟基苯甲酸(3)、对羟基苯甲醛(4)、对羟苄基甲醚(5)、巴利森苷(6)、4-(甲基亚磺酰甲基)苯酚(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邻苯二甲酸二辛酯(9)、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10)、克罗酰胺(11)。结论化合物7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9和11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王亚威李志峰何明珍冯育林王琦李翔杨世林
关键词:天麻天麻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磷脂类成分变化被引量:2
2018年
以何首乌为试材,采用Folch试剂对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样品中磷脂类成分进行提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不同采收期(2013年9月5日、2013年10月17日、2013年11月6日、2013年12月6日、2014年1月7日)何首乌中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PG)、溶血卵磷脂(LPC)含量,以揭示不同采收时间何首乌中代谢物积累动态规律及确定其药材合理采收期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何首乌中磷脂类成分以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甘油的含量较高。不同采收期何首乌中磷脂总量呈现峰谷状变化,11月采集的样品达到最高值,其次为12月采集的样品。
蔡中齐罗益远刘训红刘娟秀王胜男华愉教
关键词:何首乌磷脂采收期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差异化学成分被引量:22
2015年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3个不同产地太子参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得到有效区分;初步筛选并鉴定出21个不同产地太子参间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其中有麦芽三糖、蔗糖、甲酰原氨酸、次黄苷三磷酸、太子参环肽甲、太子参环肽乙、太子参环肽己、太子参环肽丁、太子参环肽A和鞘氨醇等10个共有的差异化学成分。该结果可为揭示生态环境对太子参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侯娅马阳邹立思刘晓刘训红罗益远刘娟秀兰才武袁济端
关键词:太子参化学成分
基于ICP-MS技术的野生与栽培何首乌无机元素差异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无机元素的差异。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分析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24种无机元素;数据处理用SIMCA-P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成分得分图显示,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无机元素差异明显,通过载荷图筛选出差异显著的10种无机元素,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10种差异无机元素呈现出不同的规律。结论揭示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无机元素的分布规律,为何首乌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罗益远刘娟秀侯娅刘训红兰才武马阳王胜男
关键词:何首乌野生品栽培品无机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化学成分含量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分析同基源不同入药部位何首乌和首乌藤中的化学成分。以同基源不同入药部位何首乌和首乌藤为研究对象,采用UPLC-TQ/MS技术同时测定其中二苯乙烯类、蒽醌类、黄酮类和酚酸类14种成分,用QTRAP UPLC-MS/MS技术同时测定其中10种核苷类成分,用ICP-MS测定其中24种无机元素。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化学成分差异明显。何首乌和首乌藤中二苯乙烯类成分的总量分别为26.135、15.307 mg/g,蒽醌类成分的总量分别为15.608、10.034 mg/g,黄酮类成分的总量分别为0.864、17.075 mg/g,没食子酸的含量分别为0.529、0.720 mg/g;何首乌和首乌藤中10种核苷的总含量分别为140.517、197.534μg/g,其中尿苷含量较高,分别为55.688、90.273μg/g;何首乌和首乌藤中无机元素中均以K含量较高,分别为12.538、16.747 mg/g,何首乌中Ca、Mg、P的含量分别为3.283、1.362、1.218 mg/g,首乌藤Ca、Mg、P的含量分别为37.999、2.105、1.021 mg/g。基于多成分的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成分含量分析为何首乌和首乌藤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罗益远刘娟秀刘训红王胜男华愉教
关键词:何首乌首乌藤蒽醌类酚酸无机元素
不同种质太子参核苷类成分QTRAP LC-MS/MS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太子参中核苷类成分,比较不同种质太子参间的差异。方法:采用QTRAP LC-MS/MS技术同时测定5个种质太子参中13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质太子参核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核苷总量以福建柘荣(ZS2)最高,贵州施秉(SB)最低。福建柘荣(ZS1)与安徽宣城(XC)间核苷含量差异较小。结论:为进一步阐明生态环境对太子参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提供了基础资料。
马阳侯娅邹立思刘训红徐力兰才武袁济端
关键词:孩儿参种质核苷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