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310307)

作品数:3 被引量:86H指数:2
相关作者:何方李望成唐俊红乔胜英韩吟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1篇学成
  • 1篇入海
  • 1篇入海口
  • 1篇水系沉积物
  • 1篇土壤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污染
  • 1篇金属污染
  • 1篇聚类分析
  • 1篇矿集区
  • 1篇矿区土壤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健康风险评价
  • 1篇
  • 1篇ICP-MS
  • 1篇城市土壤

机构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厦门出入境检...

作者

  • 1篇韩吟文
  • 1篇王宪
  • 1篇陈奔
  • 1篇汪立宜
  • 1篇乔胜英
  • 1篇郭彦妮
  • 1篇唐俊红
  • 1篇李望成
  • 1篇何方

传媒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尤溪铅锌矿集区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被引量:26
2012年
为研究典型铅锌矿集区的重金属分布情况,同时对居民区的潜在健康影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尤溪铅锌矿集区内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铬、铜、汞、锌、铅)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非致癌风险模型对5种重金属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单因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铬、铜、汞、锌的健康风险指数在10-2~10-3水平,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铅的平均健康风险指数为0.529,表明人均铅摄入量接近美国EPA公布的慢性参考值;在梅仙东南部矿区出现最大值(2.30),可能会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健康总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梅仙镇采矿区和选矿区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大于1,且铅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占总健康风险比例最大,说明该地区存在以铅污染为主的重金属污染.越靠近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周围居民人体的健康风险越大.该地区来源于矿冶活动的健康风险远远高于来源于尾气排放(汽油燃烧)的重金属健康风险,成为当地铅锌污染的主要来源.
陈奔邱海源郭彦妮汪立宜王宪
关键词:矿区土壤ICP-MS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漳州市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59
2005年
讨论了108个取自漳州市城区公园、生活区及环城菜地等不同功能区的表层(0~20cm)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点,根据土壤中重金属元素与主元素间的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探讨了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分布和来源的因素。结果表明,漳州市城市土壤Hg、Cd、Pb、Cu、Zn、As、Cr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471mg/kg、0.353mg/kg、75.9mg/kg、32.6mg/kg、106.7mg/kg、6.86mg/kg、29.7mg/kg和12.8mg/kg,其中相对于区域土壤背景值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污染较突出的元素是Hg和Cd。深受人为污染活动影响的城区土壤和菜地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也尤为突出,城区土壤Hg平均含量最高,菜地土壤Cd平均含量最高。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Hg相对于其他元素表现较独立,S对Hg有一定的捕获能力;As、Cr和Ni是受控于成土母质的元素组合;Cd和Pb是受人为污染影响较强的元素,Cu来源于地质成因的比例较大;Zn受控于土壤中锰氧化物粘粒。
乔胜英李望成何方韩吟文唐俊红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聚类分析
福建省不同水系与入海口沉积物化学成分对比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对比福建省各个河口、海湾沉积物与其物源区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发现微量元素在浅海环境中的富集系数■(Ni)>■(Cr)>■(As)>■(Cu)>■(Zn)>■(Pb)>■(Hg)>■(Cd),揭示各元素的迁移机制有所不同;有些区域富集系数偏离平均值较多,反映出有些元素有额外的输入,最有可能是人为污染的叠加。
尤爱珍
关键词:水系沉积物入海口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