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03015)

作品数:37 被引量:572H指数:15
相关作者:曹霞喻登科陈伟郎益夫杨早立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昌大学哈尔滨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经济管理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社会学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理学

主题

  • 8篇知识
  • 7篇网络
  • 7篇产学研
  • 7篇产学研合作
  • 5篇企业
  • 5篇绩效
  • 5篇集群
  • 5篇合作创新
  • 5篇创新网络
  • 4篇知识整合
  • 4篇实证
  • 4篇产业集群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知识创新
  • 3篇中介
  • 3篇科技成果转化
  • 3篇集群创新
  • 3篇产学研合作创...
  • 2篇新能源
  • 2篇新能源汽车

机构

  • 31篇哈尔滨工程大...
  • 9篇南昌大学
  • 6篇哈尔滨学院
  • 4篇哈尔滨技师学...
  • 3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浙江财经学院
  • 1篇黑龙江省社会...
  • 1篇桂林航天工业...

作者

  • 13篇曹霞
  • 9篇喻登科
  • 8篇陈伟
  • 8篇郎益夫
  • 7篇杨早立
  • 6篇周文
  • 4篇付向梅
  • 4篇郎益夫
  • 3篇王玉梅
  • 3篇刘希宋
  • 2篇邓群钊
  • 2篇陈华
  • 2篇陈恒
  • 2篇苏屹
  • 1篇吕萍
  • 1篇罗公利
  • 1篇涂国平
  • 1篇孙德忠
  • 1篇李博
  • 1篇李忠富

传媒

  • 6篇科技进步与对...
  • 5篇运筹与管理
  • 5篇管理评论
  • 2篇情报科学
  • 2篇科学学与科学...
  • 2篇科学学研究
  • 2篇系统管理学报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系统工程
  • 1篇系统工程学报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情报杂志
  • 1篇图书与情报
  • 1篇数理统计与管...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技术经济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科技和产业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2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组织知识创新与创新人才素质提高协同发展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将创新人才素质引入组织知识创新过程,强调以整体、动态的视角分析组织知识创新过程中各要素的变化,依据协同理论建立组织知识创新与创新人才素质提高协同发展模型,揭示两者协同发展的演进规律;在该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两者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两者的协同发展进行了评价,以分析组织知识创新与创新人才素质协同发展状况,并给出促进两者协同发展的对策。
王玉梅罗公利林双
关键词:知识创新神经网络
基于分支定界组合权的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2
2012年
提出一种将主观权重区间和客观权重相结合的线性加权组合权确定方法.通过数学规划模型,不断寻找与组合权重综合评价结果序关系最为接近的主观权重,并由此采用分支定界思想优化主观权重区间,得到具有序关系一致性的最优主观权重.算例分析表明,优化后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和组合权的综合评价结果将带来被评价对象序关系的一致性,验证了该综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喻登科
集群创新网络知识动态增长研究:基于过程视角被引量:19
2015年
设计知识创新与扩散的影响机制,将知识增长绩效的影响因素纳入动态过程,构建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增长过程模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仿真技术对东北三省新能源汽车集群创新网络进行实证仿真,研究集群创新网络知识增长绩效的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知识动态增长的模拟过程中,集群创新网络存在知识动态增长的突变点,知识扩散与创新的累积效应受知识扩散条件的约束.对于知识增长绩效,无标度网络相比实际网络更具优势.最优知识增长绩效要求网络中的企业具有适度的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而企业之间的交流频率,转移意愿,准则相似度和网络知识溢出效率越高,知识增长绩效越高.
周文陈伟郎益夫
一种基于专家组合多重相关的主观赋权方法被引量:20
2012年
文章提出一种对多位专家主观权重组合进行信息集结,从而得到具有收敛性的专家加权权重矩阵,最终得出综合主观权重的方法。其思路为:将专家主观权重矩阵的相关系数作为对专家的赋权,通过循环计算主观权重矩阵和相关系数矩阵的专家加权权重矩阵,得到收敛的相关系数矩阵和专家加权权重矩阵,并通过对专家加权权重矩阵的行绝对值归一化而计算得到主观权重。
孙德忠喻登科田野
关键词:相关系数
基于偏好和动态直觉的产学研合作伙伴选择群决策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针对产学研合作伙伴选择的有限理性和偏好特性,基于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和相对熵理论,构建产学研合作伙伴选择群决策模型。运用动态直觉模糊加权几何算子(DIFWG)集成合作伙伴不同时段的个人准则决策矩阵,实现对产学研合作伙伴持续性的评价;运用直觉模糊有序加权平均算子(IFOWA)集成不同决策者的决策矩阵和偏好矩阵,并利用决策者对合作伙伴的主观偏好与对合作伙伴各准则的客观评价之间差距的极小化,基于加权平均思想,求取评价准则的客观权重;然后,引入相对熵求取评价对象理想的最优权重解,依据该解对各合作伙伴进行排序并选择;最终通过实证研究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充分利用直觉模糊理论,实现了产学研合作伙伴的"群偏好—多时段—群决策"的全面评价。
曹霞刘国巍付向梅
关键词:技术经济及管理群决策产学研直觉模糊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结构和风险研究——以海洋能产业为例被引量:26
2014年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以海洋能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为研究对象构建实际网络并分析了网络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仿真方法研究了实际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风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海洋能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具有无标度、同配性质和非hub-club结构特征,大学和研究机构占据网络的集聚节点位置,企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较弱;内生性风险对具有无标度性质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危害性强于外生性风险,中介节点和集聚节点分别从破坏程度和破坏烈度两个方面影响网络的稳定性;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抗风险能力,不仅需要注重内生性风险的防范,同时还需要着重保护集散节点和中介节点。
陈伟周文郎益夫杨早立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网络风险
专利三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回顾了关于专利评价体系与专利指标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构造了基于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价值指标的"专利三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系统分析方法论述了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重点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模型对专利质量与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推演。
李振亚孟凡生曹霞
集聚结构、中介性与集群创新网络抗风险能力研究——以东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例被引量:33
2015年
网络风险破坏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集群创新网络的抗风险能力。为实现有效的网络风险管理,以东北三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为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仿真方法模拟外生性风险和内生性风险在网络的传染过程中集聚结构、中介性对集群创新网络抗风险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提高集群创新网络抗风险能力的可行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内生性风险的破坏性大于外生性风险;在网络风险的冲击下,集聚结构和中介性通过网络的自组织行为分别从破坏速度和破坏烈度两方面对网络结构和功能的抗风险能力产生显著影响;集聚结构、中介性内部的变异程度以及二者的一致性程度影响网络的抗风险能力;培养和扶持中等规模企业群体是提高网络抗风险能力的可行方案。
陈伟周文郎益夫
关键词:中介性网络风险产业集群
基于主客观组合群决策的权重区间确定方法被引量:4
2012年
提出了一种确定权重区间的方法,即将由多位专家确定的主观权重和用多种方法计算的客观权重相结合,形成权重区间,通过分析主客观权重区间的重合关系,计算权重区间的置信度和精确度,据此对权重区间进行循环优化。最后用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喻登科
关键词:组合赋权群决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被引量:87
2012年
从资源与文化的相似性以及有助于支柱产业形成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等方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分别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价值链、知识链和物联网为媒介的三种协同发展路径,进而提出了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单核、多核和星形模式,最后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几点策略。
喻登科涂国平陈华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