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309)

作品数:14 被引量:121H指数:8
相关作者:胡翔龙吴祖星许金森陈铭谢树森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氧分压
  • 8篇针刺
  • 7篇代谢
  • 7篇能量代谢
  • 6篇深部组织
  • 6篇微循环
  • 6篇大肠经
  • 5篇微循环血流
  • 5篇微循环血流灌...
  • 4篇经络
  • 4篇光学
  • 3篇督脉
  • 3篇穴位
  • 3篇诱发电位
  • 3篇手阳明大肠经
  • 3篇大肠
  • 2篇电针
  • 2篇医用光学
  • 2篇生物组织
  • 2篇视觉诱发

机构

  • 17篇福建省中医药...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6篇胡翔龙
  • 9篇吴祖星
  • 8篇许金森
  • 8篇陈铭
  • 5篇潘晓华
  • 5篇杨洪钦
  • 5篇谢树森
  • 4篇萨喆燕
  • 4篇李晖
  • 3篇王瑜华
  • 3篇郑淑霞
  • 2篇陆祖康
  • 2篇吴宝华
  • 1篇靳聪妮
  • 1篇炉庆洪
  • 1篇陈丽
  • 1篇陈建玲

传媒

  • 4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国激光
  • 2篇Chines...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Scienc...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针炙学会...
  • 1篇中国光学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时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中氧分压与温度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常态下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温度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与大肠经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大肠经脉循行线上取六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四个为穴位(臂臑、手五里、手三里、上廉),两...
陈铭胡翔龙吴祖星
关键词:大肠经氧分压能量代谢温度
文献传递
激光辐照生物组织傅里叶与非傅里叶热传导效应被引量:6
2009年
对描述激光辐照生物组织光热响应的经典生物热传递模型和生物热波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激光辐照时间接近或小于生物组织热释放时间时,基于生物热波模型的结果与经典生物热传导模型的结果差异明显,采用后者对热损伤进行评估引起的误差较大。对于生物热波模型,考察点所在深度越浅,非傅里叶导热特征越明显。比较两种生物热传导模型,第一层血液灌注率和吸收系数对辐射原点的瞬态温度分布均有影响,但不改变其热特征。
杨洪钦陈建玲王瑜华谢树森李晖
关键词:医用光学生物组织
Determination of human skin optical properties in vivo from reflectance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被引量:3
2007年
A novel approach has been proved to quickly and non-invasively determin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human skin in vivo. It is based on the diffuse reflectance approximation model and subjected to the well established library of absorption spectra of water and hemoglobin. Under the nonlinear least-square algorithm, fitting the measured spectra in the range of 400-1000 nm to the diffusion approximation model, the reduced scattering coefficient a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skin tissue can be quickly determined in vivo.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convenient and suitable for the real-time clinical application.
杨洪钦谢树森李晖陆祖康
关键词:人皮肤光学特性
督脉循行线上及其左右两侧旁开对照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比较被引量:40
2008年
目的:比较常态下督脉经线上与其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有无差异。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对5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观察。测试皮肤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时,将型号为412的测试探头直接固定于被测试部位的皮肤,保持无压力接触;测试深部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时,将型号为418-1的测试探头固定在测试部位,将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插至所要测试的深度,导入光纤,同时尽量减少直射光的干扰。结果:(1)督脉线上的命门、脊中、至阳、身柱4个穴位和第12胸椎水平1个非穴位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要比其两侧旁开1 cm的非经对照部位高(P<0.01)。(2)督脉线上的命门、脊中、至阳、身柱4个穴位和第12胸椎水平1个非穴位的深部1、1.5、2 cm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要比其左右两侧旁开1 cm非经对照部位高(P<0.05)。(3)对督脉命门穴的观察发现,在深度达2.5 cm处,经穴与非经对照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沿督脉循行线的皮肤和深部组织中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深度在皮表至皮下2 cm之间。说明皮肤表面的微循环血流是形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的直接热源,而深部组织中的血流则是形成IRRTM的主要热源。
许金森潘晓华胡翔龙吴宝华
关键词:血流灌注量督脉
Optically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the light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human meridians被引量:2
2008年
To confirm the existence and properties of human meridians,the optical transport properties along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and tissues around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are studied noninvasively on twenty healthy volunteers in vivo and then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light propagating along the meridian and non-meridian directions both conform to the Beer’s exponential attenuation law. However,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uggests that the optical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human meridian differ from those of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over a low modulated frequency range(P<0.01),and light attenuation along the pericardium meridian i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along the non-meridian direction. These findings not only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acupuncture meridia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biomedical optics,but also shed new light on an approach to investigation of human meridians.
谢树森杨洪钦郭周义李晖刘颂豪
关键词:光传输存在性
针刺对胃经氧分压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常态及针刺时胃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探讨胃经的经与非经、经上穴与非穴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胃经循行线上取4个穴位(伏兔、阴市、足三里、上巨虚)及2个经上非穴位(伏兔-阴市中点、足三里-上巨虚中点),在6个测试点内外1.5~2 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分为胃经组(胃经穴位组、胃经非穴位组)、内对照点组、外对照点组,连续同步记录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60 min,观察其在电针前、电针解溪穴时、电针后的变化。结果在正常情况下,沿胃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内外两侧非经对照部位,胃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电针解溪穴时及电针后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胃经穴位组氧分压降低幅度非常显著大于胃经非穴位组(P<0.01);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无显著差异;两侧非经对照点无显著变化。结论经络通道上存在着某些特殊的腧穴,在这些腧穴上有着更高的氧气供应,并在经络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陈铭吴祖星许金森胡翔龙
关键词:胃经能量代谢氧分压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针刺
生物组织光热响应及其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基于激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机理,概述了生物组织的光热响应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光热响应所建立的温度场的常用测量技术进行比较,并分别用热电偶和热成像设备进行实验测量。研究结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指导临床也有一定的意义。
杨洪钦炉庆洪谢树森陆祖康
关键词:生物医学生物组织温度测量
针刺对手阳明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中氧分压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与手阳明大肠经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31名健康志愿者,沿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线上取5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3个为穴位(臂臑、手五里、手三里),2个为经上非穴位点(曲池-臂臑中点、曲池-阳溪中点);同时在各测试点内外1.5~2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形成5个横向测试水平。观察电针前、电针合谷穴时及电针后各测试点氧分压的变化情况,连续记录60min。结果:正常情况下沿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非常显著地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P<0.01)。电针合谷穴时,手阳明大肠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降低,与电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后手阳明大肠经上氧分压与电针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而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时、电针后各测试点的氧分压与电针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常态下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能量代谢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旺盛,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氧利用率提高,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陈铭胡翔龙吴祖星
关键词:手阳明大肠经氧分压能量代谢
针刺时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中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常态下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与大肠经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大肠经脉循行线上取六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四个为穴位(臂臑、手五里、手三里...
陈铭胡翔龙吴祖星
关键词:大肠经氧分压能量代谢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文献传递
针刺不同穴位对视网膜电图和皮层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健康成人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影响,探讨经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方法:33名志愿者参与本实验。以直径为1 cm装有导电膏的圆盘形表面电极放置于眼眶下缘皮肤表面(测ERG),或放置于正中线右旁开5 cm、耳上5 cm的枕部皮肤表面(测VEP)。视觉刺激的闪光频率为1次/s,光源与眼距离50 cm。受试者静卧,给予20次闪光刺激,同时用叠加仪将20次ERG、VEP反应进行平均加算,获得1次叠加结果。按同法记录3~5次反应作为针前基础值。然后刺激穴位,待出现针感时连接电子刺激器,给予电脉冲刺激,频率0.5 Hz,波宽0.2 ms,电针10 min后记录3~5次ERG、VEP作为针时值。测试穴位分别为光明、内关、足三里,每穴测试时间至少相隔3 d。结果:电针刺激光明穴对ERGb波振幅、VEP P100振幅的影响较大,变化是双向的,而电针刺激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对ERGb波的振幅和VEP P100振幅的影响比较小,其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电针胆经光明穴对ERG和VEP振幅的影响明显大于电针内关和足三里,提示不同穴位对ERG、VEP活动的影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许金森潘晓华胡翔龙萨喆燕郑淑霞
关键词: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针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