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2GXNSFBA053031)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海燕曾宪超张海波陈光莹梁志武更多>>
相关机构:钦州学院湖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液-液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水
  • 1篇油水界面
  • 1篇脱臭
  • 1篇汽油
  • 1篇硫醇
  • 1篇活性剂
  • 1篇高剪切
  • 1篇表面活性
  • 1篇表面活性剂

机构

  • 2篇钦州学院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篇张海燕
  • 1篇梁志武
  • 1篇柯明
  • 1篇陈光莹
  • 1篇张海波
  • 1篇曾宪超

传媒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化工技术与开...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碱与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的协同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对比油/碱(O/A)、油/碱-表面活性剂(O/AS)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发现加入碱降低油水界面张力(DIFT_(min)),而高碱浓度下,界面张力反而升高;加入表面活性剂后,低碱浓度时界面张力升高,而高碱浓度下体系的界面张力显著降低.通过对比相同离子浓度下NaOH与NaOH-NaCl溶液与重油的界面张力发现,OH-也对高碱浓度下界面张力的升高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测定油碱作用后从油相扩散至水相的总碳含量(TOC)的变化,发现油相扩散至水相的组分的量增加.综合考虑上述实验结果,认为NaOH和外加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的协同作用为:NaOH与重油潜在的界面活性物质作用生成原位表面活性剂,外加表面活性剂取代原位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发生吸附,促进原位界面活性物质离开油水界面,从而使得原油中潜在的界面活性物质得以与原油反应,进而生成更多的原位界面活性物质从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张海燕陈光莹张海波曾宪超梁志武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油水界面
高剪切条件下不同因素对汽油脱臭效果影响的研究
2013年
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的作用下,对影响FCC汽油液-液脱臭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脱臭效果影响的显著性为碱浓度>剂油比>催化剂浓度>搅拌速度。由于高剪切分散乳化机良好的混合效果,碱浓度即使降至1 wt%后,仍然可以达到较好的脱臭效果;而且当H2S浓度不大于20μg·g-1时,采用该方法脱臭后的油样,其铜片腐蚀实验合格,因此该工艺可以大大减少碱液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当剂碱中混有苯酚时,博士试验合格时的硫醇含量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苯酚对硫醇的抽提作用或是在氧化过程中,苯酚被氧化成过氧化物从而对博士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张海燕朱俊哲柯明韦金广
关键词:高剪切汽油硫醇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