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FBB011054)

作品数:10 被引量:178H指数:6
相关作者:陈家麟石文山李炳南田宏碧董晓星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心理
  • 8篇心理健康
  • 8篇教育
  • 7篇心理健康教育
  • 4篇班级
  • 3篇课程
  • 3篇班级心理
  • 2篇德育
  • 2篇素质教育
  • 2篇班级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标准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心理素质
  • 1篇心理咨询
  • 1篇学派
  • 1篇学生心理
  • 1篇智慧教育
  • 1篇生心
  • 1篇实效
  • 1篇实效性

机构

  • 9篇扬州大学
  • 1篇连云港师范高...

作者

  • 9篇陈家麟
  • 2篇石文山
  • 2篇李炳南
  • 1篇董晓星
  • 1篇汪满昌
  • 1篇田宏碧
  • 1篇韩媛媛
  • 1篇孙昊
  • 1篇刘颖

传媒

  • 2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心理科学
  • 1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大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十年的述评被引量:85
2003年
随着社会进步,健康问题已日益受到大众的极大关注。
田宏碧陈家麟
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实证研究实效性本土化
浅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被引量:16
2005年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育实践中,应注意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阐述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及整合策略。
韩媛媛陈家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被引量:23
2004年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是集体性特征、课程性特征和组织性特征 。
石文山陈家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教育集体教育课程设置
维列鲁学派活动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4
2003年
本文通过对维列鲁学派活动理论的再认识,概括出了心理发生的活动二重化理论和心理发展的生活空间理论,并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心理健康的四种基本属性,即实践功能性、生活适应性、辩证发展性和文化多元性。最后,文章提出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的三条基本理念,即素质教育的理念、智慧教育的理念和体验教育的理念。
石文山陈家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智慧教育活动课程
试析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特征
2006年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班级组织为基本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协同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团体性、渗透性和生态性三大本质特征。
李炳南汪满昌
关键词: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被引量:6
2003年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应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突显其个性,各原则之间应有一定的层次性,主要包括素质教育方向性原则、智慧性教育原则、活动体验原则和辩证施教原则四个方面。
李炳南陈家麟
关键词: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
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被引量:1
2003年
孙昊陈家麟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素质班主任工作
情感教育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被引量:23
2005年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国际上所倡导的情感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情感教育的体验性特征、愉快性特征、审美性特征对新课程改革具有启示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以保障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教师应注意情感性地处理课堂教学内容,在对待学生时要调动其自身的情感因素,积极利用新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董晓星陈家麟
关键词:情感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论榜样示范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5年
榜样示范法就是以别人的优良心理品质和模范行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榜样示范法具有积极意义。榜样示范法的心理依据、榜样示范法的心理机制、榜样示范法的分类以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运用榜样示范法的策略等问题。
董晓星陈家麟
关键词:榜样榜样示范法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正向作用表现为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导向作用,德育可以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促进心理健康等。负向作用表现为德育问题有时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患,德育会引起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冲突,德育工作可能使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上出现归属问题或工作空间受限问题等。
刘颖陈家麟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