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YN201107)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黄艳君浦冠勤毛建萍李阳平吴汉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毒力
  • 1篇毒力测定
  • 1篇药剂
  • 1篇叶量
  • 1篇有效积温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食叶量
  • 1篇起点温度
  • 1篇历期
  • 1篇积温
  • 1篇寄主
  • 1篇钩蛾科
  • 1篇发育历期
  • 1篇发育起点
  • 1篇发育起点温度
  • 1篇防效
  • 1篇防效试验
  • 1篇不同药剂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浦冠勤
  • 4篇黄艳君
  • 3篇毛建萍
  • 2篇李阳平
  • 1篇吴汉

传媒

  • 3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林业科技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带山钩蛾生物学特性
2013年
黄带山钩蛾Oretapulchripes Butler是法国冬青的重要食叶害虫,在苏州1a发生7代左右;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其卵期为5—6d,幼虫期14—16d,蛹期5~7d,成虫寿命4—10d。该虫的寄主范围较窄,仅在法国冬青上能够完成生活史。成虫根据翅色可分为黄翅型和褐翅型2种,且个体间体色变化很大,这可能与复杂的遗传背景有关。
黄艳君毛建萍浦冠勤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寄主
黄带山钩蛾食叶量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
2013年
黄带山钩蛾Oretapulchripes是法国冬青的食叶害虫。该虫在苏州地区1年发生7代左右,以幼虫越冬;在室内饲养条件下,黄带山钩蛾的卵期为5—6d,幼虫期14—16d,蛹期5—7d,成虫寿命4—10d。幼虫平均食叶量6.167g/头,1~5龄的食叶量分别为0.036g/头,0.096g/头,0.465g/头,1.02g/头,4.55g/头。经过曲线回归分析,得出黄带山钩蛾幼虫发育时间和食叶量的回归关系式,为该虫防治指标的确定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毛建萍黄艳君浦冠勤
关键词:钩蛾科食叶量
不同药剂对两点山钩蛾的毒力测定和防效试验
2012年
7种农药对两点山钩蛾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48%毒死蜱、2.5%溴氰菊酯、1%甲氨基阿维菌素、20%氯虫苯甲酰胺、Bt和20%虫酰肼6种农药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药后3 d的校正死亡率均在96%以上,而77.5%敌敌畏的毒力较差;野外防治试验表明:除敌敌畏外,6种农药药后7 d的校正防效均在96%以上。
黄艳君吴汉李阳平毛建萍浦冠勤
关键词:药剂毒力防效
黄带山钩蛾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
2013年
研究了黄带山钩蛾Oreta pulchripes Butler各虫态在恒温16,19,22,25,28℃下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黄带山钩蛾的卵、幼虫、蛹、成虫期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28±1.27),(8.47±1.33),(7.20±1.12),(10.70±0.97),(8.40±0.46)℃。相应的有效积温分别为(85.39±7.58),(223.40±20.94),(131.91±9.60),(62.98±5.08),(507.97±16.53)日度。根据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初步测得黄带山钩蛾在苏州一带的年发生世代数为7代左右,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一致。
黄艳君李阳平浦冠勤
关键词: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