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2225016)

作品数:34 被引量:148H指数:7
相关作者:刘丽波姚鹏张锦蒋晶晶吴秀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9篇肿瘤
  • 5篇胶质
  • 4篇蛋白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胃癌
  • 4篇腺癌
  • 4篇鳞状
  • 4篇鳞状细胞
  • 4篇化疗
  • 3篇单核
  • 3篇单核细胞
  • 3篇信号
  • 3篇通路
  • 3篇痛觉
  • 3篇痛觉过敏
  • 3篇皮肤
  • 3篇内皮
  • 3篇基因

机构

  • 18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辽宁省肿瘤医...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吴秀英
  • 5篇蒋晶晶
  • 5篇张锦
  • 5篇姚鹏
  • 5篇刘丽波
  • 4篇田悦
  • 4篇张文海
  • 3篇张旭华
  • 3篇薛一雪
  • 3篇赵岩
  • 3篇刘梅
  • 3篇何春涤
  • 3篇刘云会
  • 3篇张剑军
  • 3篇郑志超
  • 3篇朱红
  • 3篇李建一
  • 2篇张涛
  • 2篇郑国良
  • 2篇陈洪铎

传媒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6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35例疗效观察和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35例患者给予利奈唑胺600 mg静脉滴注,12 h一次,疗程7~14 d ,采取加强用药护理、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后,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5患者例患者中,治愈24例(68.6%)、显效7例(20.0%),有效31例(88.6%),进步3例(8.6%),无效1例(2.8%),不良反应发生1例(2.8%),为血小板下降。【结论】运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潘颖丽孟立波张旭华
关键词:肺炎药物疗法肺炎护理
外阴鳞癌5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外阴鳞癌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6年2月—2012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9例外阴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中,不同病理分期和临床分期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A期患者预后最好;不同年龄组中,发病年龄<45岁者预后最差;不同手术方式在随访患者中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阴鳞癌的预后与发病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的浸润深度及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术前术后是否辅助放化疗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应个体化。
何英慧温馨许言郑香梅韩雪李博欧阳玲
关键词:外阴肿瘤预后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Neuregulin1加剧大鼠疼痛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神经调节因子(NRG1)对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磷脂酰肌醇3/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NRG1诱发大鼠疼痛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鞘内注入生理盐水;HRG1β组:鞘内注入外源性NRG1(HRG1β),生理盐水稀释,0.4 ng/μl,10μl,每日1次,连续3 d;LY294002组:鞘内注入LY294002,10μg每日1次,连续3 d;HRG1β+LY294002组:鞘内注入LY294002,10μg后1 h,经鞘内注入HRG1β4 ng,每日1次,连续3 d。不同时点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变化,检测大鼠脊髓组织磷酸化AKT(pAKT)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给予外源性HRG1β后脊髓组织中p-AKT的水平显著增高,缩足潜伏期(PWL)、机械性痛阈(PW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LY294002能显著降低p-AKT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PWL、P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LY294002预处理后明显减轻HRG1β诱发的触觉异常痛敏和热痛敏(P<0.05),明显抑制p-AKT表达升高。结论 NRG1能诱发大鼠痛觉过敏,促进磷酸化AKT水平增加,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在NRG1诱发的大鼠疼痛中,具有明显的抗伤害感受作用。
蒋晶晶姚鹏张锦吴秀英田悦
关键词:神经调节因子PI3K/AKT信号通路疼痛行为学鞘内注射
RIN1过表达对人胃癌细胞MKN28增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RIN1过表达对人胃癌细胞MKN28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扩增人RIN1基因,并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IN1。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1(+)-RIN1及空载体pcDNA3.1(+)转染至人胃癌MKN28细胞,G418法筛选阳性克隆;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鉴定RIN1的高表达。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RIN1高表达对MKN28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RIN1高表达对MKN28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RIN1真核表达载体,RIN1基因全长为2 353bp。G418法筛选获得高表达RIN1的MKN28克隆细胞株MKN28/RIN1-1和MKN28/RIN1-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这两株细胞分别为MKN28/3.1的3.21倍和3.17倍。过表达RIN1基因后,MKN28细胞增殖显著性加快,克隆数显著性增加;细胞周期改变,G0/G1期细胞减少而S期和G2/M期细胞增加。[结论]RIN1基因过表达加速MKN28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转化促进细胞增殖;RIN1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谷小虎邢晓静胡劲杨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整合素连接激酶通过核因子κB途径介导基质金属蛋白酶9上调促进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2014年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促进肺癌细胞侵袭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细胞转染、siRNA干扰、细胞划痕实验、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方法探讨IL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结果 在肺癌A549细胞系中,过度表达的ILK诱导MMP-9的表达(P<0.01);加入MMP-9抑制剂多西环素显著影响了转染组细胞划痕愈合能力(P<0.01),加入抗-MMP-9中和抗体则严重阻碍了细胞迁移能力(P<0.01),体外基底膜侵袭实验亦得到了相同的结果(P<0.01).ILK的过度表达促进磷酸化和核因子-κB(NF-κB)亚单位p65的核易位(P<0.01),并且NF-κB抑制剂BAY11-7028和NF-κBp65siRNA能抑制ILK高表达细胞系中MMP-9的上调(P<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ILK的过度表达可促进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并且是通过NF-κB途径介导MMP-9上调来实现这一过程.
赵明静刘朔王玲玲韩冰王笑歌张旭华
关键词:整合素连接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A549核因子-ΚB
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与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11月至2012年7月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诊断明确并施行根治性手术的T2期直肠癌320例,回顾性分析其各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管血管浸润(P=0.000,OR=10.004,95%CI:2.855~35.065)、组织学类型(P=0.006,OR=1.518,95%CI:1.124~2.049)和浸润深度(P=0.039,OR=2.097,95%CI:1.038~4.237)是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本组淋巴结转移率为20.6%,浸润浅肌层和深肌层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2%和24.3%。结论淋巴管血管浸润、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对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影响较大。
张晓路王鑫徐岩孙哲鲁翀王振宁邢承忠
关键词:直肠肿瘤T2期淋巴结转移局部切除
miRNA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4年
总结近期国内外有关miRNA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miRNA、乳腺癌和化疗耐药"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有关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作用的文献。从乳腺癌化疗耐药入手,阐述乳腺癌化疗耐药的特点、机制,并着重对miRNA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miRNA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乳腺癌的化疗耐药。本文具体综述了一些以不同机制参与肿瘤耐药的miRNA,及其具体参与耐药的途径。探讨了血清miRNA作为肿瘤标记物的潜在临床利用性。结论:深入研究血清miRNA在乳腺癌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必将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掀起一个新的篇章。
顾玺张文海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耐药MIRNA
EMAP-Ⅱ上调miR-429表达抑制人U87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EMAP-Ⅱ)对人U87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人U87胶质瘤细胞,给予EMAP-Ⅱ处理不同时间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i R-429在人U87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利用Lipofect AMINETM2000将antimi R-429及其阴性对照转染至人U87胶质瘤细胞,再给予EMAP-Ⅱ,分别应用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人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MAP-Ⅱ显著抑制了人U87胶质瘤细胞的活力,上调mi R-429在人U87胶质瘤细胞的表达水平,上述变化在EMAP-Ⅱ作用0.5 h时效果最显著;与EMAP-II作用0.5 h组相比,转染anti-mi R-429后,EMAP-Ⅱ的作用被阻断,人胶质瘤U87细胞的细胞活力,以及迁移和侵袭能力基本恢复。结论 mi R-429参与了EMAP-Ⅱ抑制人U87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控。
陈亮宇刘丽波郑健薛一雪刘云会
骨癌痛大鼠NRG1-ErbB2和脊髓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
2016年
目的观察NRG1、ErbB2和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骨癌痛大鼠中的表达。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8只。Sham组(假手术组)和骨癌痛模型(CIBP,胫骨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组。于注射瘤细胞前和后6、14、21d取出L4-L6节段脊髓,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明确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脊髓背角的分布及表达,qRT-PCR检测NRG1、ErbB2和GFAP mRNA的变化。结果 CIBP组大鼠接种瘤细胞后14天,GFA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并持续至接种后21d(P〈0.05),星形胶质细胞的胞体变得肥大。接种瘤细胞后6d大鼠脊髓NRG1mRNA和ErbB2 mRNA表达水平比Sham组显著增加,持续至接种瘤细胞后21d(P〈0.05)。结论髓背角NRG1、ErbB2参与了骨癌痛,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相关。
蒋晶晶姚鹏张锦吴秀英田悦
关键词:骨癌痛星形胶质细胞痛觉过敏SD大鼠
经肛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肿瘤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肛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治疗低位直肠肿瘤(包括直肠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局部恶变及局限于黏膜层、直径<3 cm的早期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距肛门9 cm以内的低位直肠肿瘤、行经肛门TST手术切除直肠肿瘤的4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行传统经肛门手术局部切除肿瘤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门功能评定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0.0%);术后肛门1、3个月功能评定优、良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为(3.8±1.3)d,对照组为(4.3±1.2)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TST手术治疗低位直肠肿瘤是较为安全、有效、可靠、微创的一种治疗方法。
杨凌洪刘冰孙丽萍杜雪明邢承忠
关键词:低位直肠肿瘤微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